德兴方言科普
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方言,德兴虽然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但是在农村、在街巷说说本地话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从语言区域看,德兴地处徽州方言、楚方言和吴方言交界。但由于自唐以来德兴的迁入人口中皖南人多,因此语言上受其影响大,所以德兴方言可归属徽语。又因为德兴是个山区,山地阻隔交往少,致使境内各地方言亦有差别,差到五里不同腔,十里不同调。大致可分为四片:
东北乡片、东南乡片、西南乡片和西北乡片。此外,与玉山接壤的龙头山、昄大一些乡村通行玉山话;绕二、黄柏部分居民祖藉在闽、粤会说闽粤话;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浙江衢县、龙游、淳安有大批移民定居德兴,他们大多结村而居,操原藉方言。这样德兴便有了德兴方言、玉山方言、闽、粤方言、浙江方言共四种。这四种方言中当以德兴方言为主要,其中又以银城话者居多,故本文所说的德兴方言,其实是指银城话。德兴方言中在一些常用词组及其语法上确有独特之处。
(一)德兴方言常见词组:
1、代词,如其(他、她)、其啦(他们、她们)、我啦(我们)、么银(谁)、么哩(什么)、自家(自己)、何德(哪里)等。
2、人的称谓,如男客(男人)、女客(女人)、人客(客人)、鬼小(小鬼)、弟郎(弟弟)、妹子(妹妹)、闺女(女孩、姑娘)、郎长(女婿)、郎中(医生)。
3、形容词,如好瞅(漂亮)、清爽(干净)、污糟(肮脏)、孽怪(好打扮、不正经)、在行(内行)、壳瘦(很瘦)、滚壮(胖)、闹热(热闹)、难为(借人东西或打扰人家表示感谢)。
4、表示时间,如侵早(早上)、上昼(上午)、哈码(下午)、昼时(中午)、日里(白天)。
5、表示位置,上底(上面)、瘦底(下面)、里头(里面)、顺手边(右边),反手边(左手)、堂前(正厅)。
6、表示衣物,如背褡(背心)、裤头(短裤)、褂(上衣)、手捏(手帕)。
7、表示日常生活,如昼饭(午饭)、困觉(睡觉)、嬉(玩)、
歇气(休息)、哇事(说话)、打哄(说谎)、生人(分娩)、过了(死了)、做生(过生日)、喀饭(吃饭)。
8、表示蔬菜,如天罗(丝瓜)、落苏(茄子)、洋落苏(西红柿)。
(二)、在语法上德兴方言与普通话有不少不同处:
l、亲属称谓多不重叠。如爸、妈、哥等,绝不会口爸爸、妈妈和哥哥。
2、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以词尾有无“啦”来区别,如我,我啦。“啦”还含有多的意义,如一啦东西(很多东西)。
3、用“凑”作补语。如“嬉一下凑”,“吃一点凑”。
4、在合成词中,有的词素颠倒。例如人客(客人)、机司(司机)、鬼小(小鬼)、闹热(热闹)、齐整(整齐)。
5、“上山下女”上下结构字,是德兴方言特有的字,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念“泥”,作人名用。
以上是德兴方言基本特征,笔者只是作为一种知识予以介绍。实际上在德兴的机关、学校和商业活动中并不使用,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通通使用“国语”——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