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抗战英烈王璞:壮烈牺牲被授抗日民族小英雄称号

2022-05-19
王璞,原名兰贵,1929年10月3日出生在河北省顺平县(原完县)野场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野场村距县城有近百里,位于太行山脚下。王璞的祖母是位心地善良的老人,父亲王三群、母亲张竹子是全村有名的老实人。王璞刚刚学走路时,母亲又生下了弟弟王全贵。全家五口的生活全靠父亲起早贪黑耕种自家那二亩半地和外出打短工维持。<br/>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侵略军顺铁路大举进犯。老百姓听到了保定失守的消息,人心惶惶。接着,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的喜讯传来,人们受到鼓舞,又看到了光明。接着,八路军的一个班来到了离野场仅一公里的大悲村,他们到周围各村宣传抗日,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和号召青壮年参加八路军。群众听说他们就是在平型关打日本鬼子的八路军,是聂荣臻司令员派来的人,都特别高兴。王璞当时才八九岁,对这些事儿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儿,就问父亲:“爹,八路军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不久,八路军这个班扩大到了一个大队,顺平县当时叫完县,也建立了游击队。王璞看到本村的一些大哥、大叔参加八路军、游击队,非常羡慕,他说:“我长大了也要参加八路军!”<br/> 晋察冀军区成立以后,成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许多抗日群众团体也相继成立。1938年在大悲村成立了区公所,接着,区农会、青救会、妇救会也建立起来了。为了加强对抗日工作的领导,党组织先后在各村发展了一批党员。王璞的父亲王三群,出身贫苦,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由区委直接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野场成立农会,王三群当选为农会主任。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按照“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的原则,积极为前线筹粮筹款,号召青壮年参军,动员财主交出枪支。每当父亲和干部们到各家各户开展工作的时候,王璞总是跟在后面,所以,他很快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A/3E/1A3E58B6F4D0A6F2280621574ADC1DFB.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抗战英烈王璞:壮烈牺牲被授抗日民族小英雄称号"/><br/><br/> 1943年四五月间,日军先后纠集了在北岳区周围担任守备任务的日伪军一、二万人,在北岳区唐河两岸“辗转扫荡”,妄图袭击八路军指挥机关,以“三光”来破坏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一开始,王璞爹就带领村里的青壮年跟着游击队配合主力打日军去了。王璞带领部分儿童团员躲进了村北的月儿洞。这个洞的洞口就像一轮弯弯的月亮,所以人们叫它月儿洞。洞口虽然很小,但洞里边地方特别大,大洞里边还有小洞,这里隐蔽着周围几个村的群众,还有两名八路军的伤员,由李家庄的妇救会主任王惠敏照顾。王惠敏是野场的姑娘嫁到李家庄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村妇救会主任。因此,几天来王璞一直帮助王惠敏姑姑照顾八路军的伤员。第三天,洞口忽然响起了枪声,这是汉奸带领日军“搜剿”来了。一个汉奸在洞口高声喊叫,边喊边骂,叫群众赶快出来。洞内鸦雀无声,最后那汉奸又喊道:再不出来就扔手榴弹啦!王惠敏和王璞把两名伤员藏在一个小洞里,还挡一些石块,然后就高声对大家说:“乡亲们,我们不怕他们,走吧!”乡亲们出来以后,日军队长又命令日伪军端着刺刀进到洞里搜查了一遍。洞里很黑,日伪军什么也没搜到,便把人们驱赶到李家庄。日本军收指使一个汉奸问:谁是八路军?谁是共产党?谁是村干部?但没有一个人回答。有个汉奸认出了王惠敏,揪住她的衣裳想把她拽出来。王惠敏倔强地挺了挺胸:“我自己会走!”敌人问她:“你是什么干部?”“俺村小,没干部!”“还有谁是干部?”“我不知道!”“八路军的衣服、粮食藏在哪?”“不知道!”敌人用皮鞭把王惠敏打倒在地。人群里的王璞敬佩王惠敏姑姑的坚强,更痛恨鬼子的残忍,不由得流下了热泪。突然,一个日本兵抓住王璞的衣服,瞪着眼珠子:“小孩,你的说,八路的有,干部的有?”王璞学着王惠敏姑姑的样子:“没有!”一个汉奸指着王惠敏问他:“妈的,没有,她是什么?”王璞说:“她不是俺村的,我不认识!”<br/> 月儿洞被敌人发现以后,几个村子的老人、妇女、儿童又集中隐蔽在野场北面的后石沟。这后石沟原来长满了桃树,每年春天满沟桃花盛开,清香迷人,人们叫它桃花沟。日本鬼子来了以后,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桃树不见了,现在已是乱石成堆,所以,人们就叫它后石沟了。王璞带领20多名儿童团员和老人们混在一起,他们轮流站岗放哨。王璞的奶奶、母亲和弟弟也都在这里。5月6日后半夜,下起了毛毛雨儿,天快亮的时候,雨停了。站了一夜岗的王璞,擦了擦脸,拧了拧湿透了的衣服,刚松了一口气,突然听到一阵杂乱的枪声。他抬头一看,大肚梁、小肚梁上的日伪军已经包抄过来了,于是他便高喊:“乡亲们,鬼子来了!”<br/> 隐蔽在沟里的群众迅速向西沟口儿涌去,西边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人们扭头往东边沟口儿奔跑,东边的枪声更急。快10点钟的样子,日伪军把几个村子的200名群众赶到一块小小的平地上,又在对面的山坡上架起3挺机枪。日本军官逼迫群众交出八路军,交出八路军的被服、粮食、弹药。这时,王璞高高地举起右手:“儿童团员们!让我们一起背诵《儿童抗日公约》吧!”“我们是抗日的儿童团员,誓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不向鬼子说实话,不暴露八路军……”日军官穷凶恶极,命令3挺机枪同时开火,118名无辜群众惨死在敌人罪恶的枪口之下。<br/> 野场惨案是一曲悲歌,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一首赞歌。王璞等儿童团员表现得最为壮烈,王璞本人的年龄只有14岁,后来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称号。野场惨案已载入中国革命斗争的史册。在北京军区晋察冀战史编写组编写的《晋察冀军区抗日战争史》第378页是这样记载的:“……第三军分区完县(现改为顺平县)的野场村遭到的洗劫最为惨重。敌人把野场村群众二百多人驱赶到村边,用刺刀威逼着叫他们说出隐藏枪支、粮食、物资的地方。他们怀着深刻仇恨同敌人展开斗争,始终不透露一点秘密。疯狂的敌人大肆屠杀,118人壮烈牺牲,54人受了重伤。万恶的日寇又欠下了中国人民一笔血债。边区政府为了纪念这一壮烈的英雄事迹,在野场村边树起了一座纪念碑”。<br/> 野场惨案发生的第二天,晋察冀第四专区党政军民各界组成工作队,到野场一带慰问、救济、治疗和处理善后工作。晋察冀第三军分区,第四专区各抗敌联合会,向全世界发表了《为日本法西斯残杀我妇孺老幼》的控诉书和《为野场惨案告同胞书》,刊登在当时的《晋察冀日报》上。<br/> 完县县政府还在《晋察冀日报》发出通令,称:野场惨案中的王三群同志满门忠烈,完县政府谨赠“模范家庭”称号。授予王璞的母亲张竹子“完县模范母亲”称号。并要求:不论人民、军队、干部,经过他们坟前,应止步致敬。<br/> 全国解放后,完县人民在烈士陵园为王璞等烈士建立了纪念碑亭。1984年,共青团河北省委在全省少年儿童中集资,在省会石家庄青少年宫建造了一尊高大的“抗日民族小英雄王璞”汉白玉塑像,以此作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