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多次投降的姜维竟被后世赞扬
古时的英雄豪杰,今人赞之“义薄云天”,可见他们身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气节。什么是“气节”?气节,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气节,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气节,是明知大势已去,也要抗争到底。何为大丈夫?舍身取义,杀身成仁时也。三国,作为这样一个看重人气节的时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生投降了三次,却仍受到重用。后人不仅不说其耻,反对他多加赞扬。这个人就是蜀国大将,姜维。为什么多次投降的姜维反被后世赞扬呢?
三国时,有气节的男儿不少,比如陈宫,比如张任,比如庞德,比如神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比如刘备的五儿子北地王刘谌。
两军交战,变节投降者,往往为君子所不齿。三国中最令人唾弃的投降者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投降关羽,成了于禁戎马一生再也抹不掉的污点,最终,于禁被曹丕羞臊死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投降者都像于禁这么倒霉。同样是投降,关羽、张辽、徐晃、黄忠、马超等,却成了后世所仰慕的英雄。他们和于禁最大的不同,就是即便投降,也没丢了男儿的气节。张辽、徐晃投降曹操,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黄忠、马超投降刘备,叫弃暗投明;而关羽,也给自己投降曹操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降汉不降曹。
《三国演义》中,最喜欢玩投降的是蜀汉的大将姜维。
[page]姜维这一生,跟投降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一部《三国演义》,至少写到了他三次投降。第一次,天水关投降诸葛亮。这一次投降,谈不上弃暗投明,因为刘禅治下的蜀汉未必有曹睿清明。论国力,蜀汉还不如曹魏强大,所以,姜维这次投降也谈不上识时务。姜维这次投降,完全是因为走投无路,所以最多叫光棍不知眼前亏。当然,他投降的是千古忠臣诸葛亮,又多少和诸葛亮惺惺相惜,所以,他这一次投降,后人不会对他有太多非议。站在正统的历史观上说,姜维投降诸葛亮,也应该算是弃暗投明吧。
投降蜀汉之后,姜维又玩了两次投降。之所以说这两次是玩投降,是因为这两次,是诈降,是假投降。兵者诡道也,这叫兵不厌诈。于姜维的个人名节,毫发未损。
第二次,诈降曹真,让曹真损失惨重。本来想要曹真的命,结果一个叫费耀的做了曹真的替死鬼。这一次投降,三国的回目上叫姜维献书。
第三次,蜀汉濒临灭亡之际,姜维又和钟会玩起了他拿手的“诈降”之术。从效果上看,非常不错。钟会对他言听计从,眼看挑唆得钟会要反了司马氏,妙计几乎得逞,没想到,魏兵大哗变,钟会被刀剑砍成了肉泥,姜维无奈也拔剑自刎。
从姜维这三次投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姜维是个不太认死理,不拘小节的人,只要能达到最终的大目标,他可以暂时放下个人的名节,哪怕不择手段,也在所不惜。但姜维又是个有大节的人,他的投降,和于禁的贪生怕死有本质的区别。投降诸葛亮,虽然是临阵投降,有点委曲求全的意思,但蜀汉代表的毕竟是正统,姜维降诸葛亮,一点也不辱没他的名声。而蜀汉气数已尽之时,他本可以一心向魏,谋个高官做,但他没有这么做,所以,姜维心中有大节,不失为英雄本色。
- 上一篇:敌后游击战中的地雷战解析:地雷战是怎么开展的
- 下一篇:三国刘备夫人糜夫人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