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山西方言中的“丈夫”称谓

2022-05-19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由此所形成的方言称谓词也是多姿多彩的。就“丈夫”一词来说,山西各地区就有多种不同的叫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山西古老的历史文化和原始的社会意识形态。

山西方言中对“丈夫”的叫法有:老汉儿(太原)、男人(清徐、太谷、祁县、平遥、平定、娄烦、离石、汾阳、忻州、代县、朔州、大同、天镇、广灵、长治、平顺、长子、晋城、陵川、阳城、高平、临汾、霍州、闻喜、新绛、运城、永济)、汉(太谷、汾阳、文水、临县、岚县、隰县)、汉子(五台、天镇、运城)、老汉(清徐、孝义、平定、和顺、离石、汾阳、忻州、五寨、万荣)、掌柜咧(和顺)、掌柜的(临汾又称“汉家家和外先的”、永济)、外前的(隰县)、当家人(朔州)、当家子(长治)、当家的(长子)、那他爸(汾西)、他爸(长治、平顺)、他爹(万荣)、女婿(山阴、运城)、女婿子(新绛)、汉家(吉县)。随着交通的便利和地区间文化的交流,同一地区对“丈夫”的称谓可能不止一种或偶有交叉。

但大致可以看出,山西方言的北区、西区和中区等相对偏北的地区,绝大多数人将“丈夫”称为“男人”、“老汉”、“汉子”、“汉”、“老汉儿”等只带有性别色彩的词语;而在南区和东南区等相对较南的地区则多称为“当家人”、“掌柜咧”、“掌柜的”、“外前的”、“当家子”、“当家的”等。这些词语相比“老汉”、“男人”等词语缺少一定的性别色彩,但更多地表现了丈夫在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这就反映出不同地域所表现出的社会形态倾向。即相对靠北的方言区呈现出一定的母系氏族公社倾向,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席之地,所以对丈夫的称呼只具有区分性别和年龄的作用,直到现在,山西北区的妇女在家中的地位比南区的妇女优越,具有一定的支配地位,很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干活;而南区则不然,妇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处于附属地位,男性在夫妻关系、生产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在这些方言区域中,丈夫多被冠以“当家的”、“掌柜的”等词语,呈父系氏族公社倾向。

究其原因,山西自古以来就与北方各少数民族接壤,成为了各朝各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必经之路,而山西北区更是少数民族的必夺之地。这些少数民族所寄居的内蒙古高原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极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也就造成了内蒙古高原上妇女的生育能力和婴儿的存活率极低。因此,妇女和儿童也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少数民族的抢夺目标。而山西北区毗邻内蒙古高原,因而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妇女的大量被抢夺,使得这一范围内的妇女数量剧减,男女比例的悬殊造成了妇女地位的逐渐上升,也就使这一地区呈现出一定的母系氏族公社倾向。而南区受历史上少数民族破坏的程度就小得多,同时,由于其更靠近中原的农耕文化区,也就更为贴近中原的农耕文化。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绝对权威使得这一地区更多地注入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意识。男性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家庭中的“掌柜的”、“当家人”和“外先的(外面的)”。

山西境内表里山河、沟壑纵横的独特的地势造就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形态,最终投射在方言中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山西方言“丈夫”称谓词的多变也当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