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大罗的民风民情

2022-05-19

大罗是位于湖北建始县最边远的一个小山村,和重庆市山连着山,田连着田。传说几百年前这地方发生过兵患之灾,明末清初时,川鄂是李自成张献忠管辖之地,清朝把李张灭亡,李张的散兵游勇盘踞在这些山大人稀的地方。清朝要扫清李张的残余,在川鄂边界一次次搜捕,见人就杀,杀得鸡犬不留,方圆数百里没有人烟,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地。后来清朝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清剿反清复明组织,很多老百姓受到牵连抓去坐牢,清朝为了长治久安,把那些反清复明组织的罪犯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用绳子捆着一批一批的押上川来,填补着遍山荒野千里的空白地。

大罗那时归四川管辖,漫山遍野都是森林,押来的人自选一块地方,官方给他们划界,界边由自己挽些草托,名为挽草为业。在挽草的圈子内开拓田地,砍伐树木架成房子居住,就在那片土地上生根落脚了。

大罗的木架房子一直民国初期才改为土筑,因土筑的墙可以挡风,茅草盖顶可以遮阳避雨。直到民国中期才有人开泥瓦场修土木结构的瓦房。新中国成立时,大罗还只有七八间瓦房。大罗都是湖广上川迁来的人,多民族杂居,大概有汉、苗、土家族,原先语言各异,譬如吃饭都有各种说法,欺饭、掐饭、气饭、其饭等。说话有靴话、哇话、奢话等,还有睡觉说的是困阔暑,直到解放后村办小学堂学汉语,村民每天干活在一起,语言逐渐统一了,只有个别老年人还存在差异。

大罗的婚嫁风俗习惯,在民国年间都还有三种仪式,大多数用大接和小接。民族杂居的地方免不得有这个民族的姑娘嫁给那个民族的儿郎,男女双方家族都守着祖宗遗留下来的风俗,男女双方都要依照各自的习俗办理,互不让步。这时就是媒人两头跑的时候,跑到女方说不通又跑到男方,来回游说,这就是乡下说的俗语:好吃的媒人两头跑。

在这些男婚女嫁的风俗习惯不是本家说了算数,大权掌握在族长手里。就是穷家小户,自己不争长短,也要照族人的规矩办。结果还是男方的族人让步,俗语是:抬头嫁姑娘,低头接媳妇。不让步媳妇接不进屋。

大接是姑娘进门就拜天地,头天晚上男方举行攀红升号仪式,新郎的舅舅给外甥攀红升号,就是舅舅给外甥赐个名字。男娃出生时,由父母赐小名,那就是猪娃狗娃之类等。入学时是先生赐名,那就是学名,也叫大名。结婚时由舅舅赐名叫号,也叫字。这一天舅舅最大,这就是娘亲舅大的根源。

晚上摆上香案,用一丈二尺长的红绫由舅舅往外甥身上缠,嘴里唱着赞歌,攀一转,小登科,攀二转龙凤呈祥,攀三转荣华富贵,攀四转金玉满堂……

第二项是升号,一块匾上面刻着新郎的号,并排放着两张梯子,两人抬着匾一步一步上升,由舅舅唱赞词,上一步,一步登科。上二步,两榜题名。上三步,三元及第。上四步,四海名扬……

第三项就是陪“十弟兄”或“十姊妹”。在完婚前一天晚上,男女双方各请十几位未婚男、女青年作为“十弟兄”或“十姊妹”,大约在夜里二、三更天的时候在厅堂里贴绿挂红,红蜡高照,正中拼镶两张方桌,四周有座位板凳,桌上首先陈列素食糕点、糖果、花生等等。由都管安排人次,要将邀请的各位陪十姊妹的姑娘一齐都请到堂屋的一旁,音乐声起,陪十姊妹的仪式开始。首先由安席的人(一般是中年妇女)请出新娘坐在正中桌的上位,然后把陪姑娘安坐在新娘左右,再自上而下及左右安排席位。每个姑娘都要按照所安的席次到位,待全桌坐位安排齐全,方请大家一齐坐下,如果所请的姑娘不满坐位,安席的人可临时请小姑娘补充。安席完毕后行开令礼(由都管行开令之礼)。接着就要轮唱姊妹歌,席上姑娘按照自东而西的顺序,一人一首歌儿自觉的接唱,也有一唱众合的习惯。姊妹歌的内容很多,多为夸奖、赞扬、言情、劝善、说古等,但开头要唱“开台歌”,结尾要唱圆台歌,不可紊乱。如圆台歌唱道:“一对凤凰飞出枕,一双喜鹊随后跟,凤凰喊叫万万开”。全是善意赞美与祝贺,一席十姊妹十分热闹,往往通宵达旦。桌上的菜也要一次一次不断添换,先素后荤。姊妹歌唱得好还会赢得鞭炮或赞扬喝彩。男方也于同时陪十弟兄,议程与陪十姊妹无多大区别。

小接的仪式是把新娘接进屋后,晚上一起陪郎陪姊妹,桌上放着十盘糖果,按上一下四摆成三角形,斟上美酒,分男左女右,左边十兄弟,右边十姊妹,都是年龄相仿的未婚男女青年,男方唱一首歌,女方接着唱一首,不是对歌。男方词调高亢喜悦,略带粗野。女方词调文雅,略带忧伤,好象姊妹难舍难分的悠悠之词调。如有段“娘哭女”哭嫁歌,唱腔像哭一样,唱得满屋的人直掉眼泪。“一年一度春——啦,爹娘好操心——喏,女儿的哟渐那渐呀长成咯呜人哟——咿咿哟喔也——。

“娘哭嫁”的歌词渲染的是与人为善,上慈下孝,三从四德等,是父母教导女儿又一种方式。那时父母不送女儿读书,甚至不许出门抛头露面,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长大后一字不识,全靠父母说教。

大接的迎亲仪式是:娶亲的队伍打着花锣鼓,沿路放三眼冲,抬着大轿(花轿)小轿。八人抬的大轿,由于山区路窄,只用四人抬,小轿两人抬。按男女双方择订的良辰吉日上轿,新娘盖上盖头,双脚不能沾地,由哥哥或近亲背上花轿,坐好后,抱着一块怀镜,据说是辟邪的。起轿时司仪唱一段赞词祝一路平安。出嫁时还要有人送亲,送亲人叫上亲,是最亲近的人,如哥嫂等。送亲的人各乘小轿尾随其后,媒人骑马走在最后面,沿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娘家在花轿上路时,从屋内泼出一盆水。所以有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之说。

花轿停在婆家门前,由新郎背着进门放下,两个圆亲娘子二面扶着,屋中放一火盆,内面燃烧着红红的木炭,新娘从上面一步迈过去,这叫生是婆家的人,死是婆家的鬼,再无退路。

接着圆亲娘子把新郎拉着分男左女右并排站在天地君亲师香案前,司仪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由圆亲娘子扶着双双送入新房,并排坐着,圆亲娘子给新娘卸红,唱赞歌。

卸一转,凤凰比翼

卸二转,举案齐眉

卸三转,早生贵子

卸四转,偕老百岁

接下来由新郎给新娘揭盖头,再由圆亲娘子带到堂上拜高堂,拜亲友后,夫妻双双携手走入洞房。

这时闹洞房的人可以随意出入,一直闹到深夜才散。

小接,迎亲队伍不打花锣鼓,不放鞭炮和三眼冲,只有两个吹鼓手沿路鼓着腮帮子吹。

花轿和上亲起轿后,不泼水,全族人跟在后面去吃过门酒。花轿到了新郎门前伫下,屋内出来一班人拦车马,唱一段赞歌词,送亲的上亲赶忙下轿向他们打躬作揖,拿出红包打发他们后才散开,门内走出两个未婚女子把轿门打开,扶起新娘下轿进门,扶进一间耳房陪着。新郎的双亲出来迎接上亲和女方族人进屋。

小接的仪式新娘进婆家门后,还要当半夜小媳妇,要到半夜子时才拜天地入洞房。女方族人怕姑娘受委屈,全族人跟去陪她半夜。

再一种迎亲仪式,既不打花锣鼓,也不吹唢呐。用两面铜锣,不用木锣锤打,用一卷草纸用篾条夹着打,打出的声音皮镗皮镗,锤数有讲究,不能打错。祖上有皇亲国戚的连打九锤,祖上有当官的连打六锤,祖上一直是平头百姓之家,只能连打三锤。此种打法叫打号锣。两面锣同时合拍打。

走在最前面的人撵一把大旗伞,旗伞后面按红、黄、绿、紫、兰五面旗帜,新郎亲自去接新娘,身上攀着红,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花轿前面,这样的迎亲仪式是个别的,不知是哪个民族不祥。

解放后,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生产发展水平以及各民族遭遇和宗教、迷信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长期以来,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礼仪、习俗潜移默化,尤以土家习俗独具特色。树立新风,提倡新事新办,易风易俗,那些仪式已成了过去,许多民族风俗和礼仪被时尚新潮所取代。语言统一了,思想也得到了统一,走上致富路的人们,一齐奔小康。

作者单位:建始县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