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花开》中的民俗文化品读
彝族打冤家的场面
金凤随访问团参加白族的祭鸟节
张东海和金凤在傈僳山寨下收到的鸡毛火炭信
金凤被独龙族人文面
独龙族酋长孔木身披独龙毯
佤族勇士绑住张东海欲砍头祭谷
张东海和金凤在寺庙得到活佛的保护
20集民族题材电视剧《金凤花开》自2009年12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1套播出后,收视率一路飙升。该剧全景式展现了新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党的民族政策,巧妙地运用多元化的丰富底蕴和神奇惊险的戏剧冲突,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新中国历史,同时呈现了祖国西南边陲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不仅承载着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寄托,也刻有时代的鲜明印记。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民俗因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绝迹,一些民俗则被列为受保护的传统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至今。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剧情,本版特刊载图文对剧中部分民俗加以解读。
佤族的拉木鼓
剧情回顾:从第2集开始,就有大量的故事发生在佤族,张东海误入佤族神林、欢迎访问团进寨等等,但凡佤族头人商讨要事以及举行重大仪式,都要敲响这神圣的木鼓……
民俗品读:拉木鼓是佤族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佤族人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中砍伐树木,拉入寨中,制作新鼓、更换旧鼓的活动。当新鼓进寨之日,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欢腾迎接,邻寨的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20余天。抠凿完成之日,要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仪式。当晚,全寨人齐聚木鼓房周围,再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的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上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已经成为佤族节日庆典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和道具,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佤族的猎头祭谷
剧情回顾:第2集中,访问团在警卫连连长张东海的带领下探路,不料误入阿佤山的神林,张东海等几个战士被抓。按照当地民俗,张东海要被砍头祭祀,众人犯了难……
民俗品读:佤族曾经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每年春播时节或秋收之前,都要猎人头祭谷子。人们拿着白鹇尾巴把人头砍回来,放在人头桩上,唱起《砍头调》。据说只有这样,庄稼才长得好,因而有谚语说:“木鼓响,人头痒。”
对于猎头祭谷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的故事。有个故事说很久以前,人类遭遇天灾,人和牲畜大批死亡,庄稼也长不好。人们用尽各种兽头祭鬼都没用,于是便砍下人头血祭。新中国成立以后,猎头血祭已经绝迹。
彝族的打冤家
剧情回顾:第3集,访问团刚从昆明出发,途中就被两伙打冤家的彝族人拦在路上,如何化解这场血腥屠戮,破除这种旧风俗,成了访问团的一个难题……
民俗品读:打冤家是彝族人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这一风俗曾经在彝族地区存在了上千年。
打冤家就是彝族中的两伙人约好了械斗,引起争斗的事由无非是田地、牛羊、水、猎物等。通常情况下两伙人发生矛盾,就会出来一个“中人”调解,如果调解好了,双方彼此相安无事;如果调解失败,双方便开始争斗,斗到双方都不愿再斗下去为止。这时候,“中人”再出来协调,用一命抵一命的方法,死亡人数多的一方拿偿命金,一只眼睛给一块宝石,9头牛加9块铁器抵换一条人命。最后由“中人”宣布,死亡人数少的一方获胜。此过程由毕摩(彝族人的祭司,是彝族中最受尊重的人)仲裁。
彝族人的打冤家是不允许外族人观看的,如果被外族人看到了,他们就认为这是破坏彝族的风俗。
白族的本主信仰
剧情回顾:第6、7集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大理白族地区。一来到这里,民俗专家宋教授就对这里的风俗信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访本主庙时偶遇金凤妹妹小金花。访问团也对这里的文化风俗有了新的认识……
民俗品读:本主崇拜是白族的一种宗教信仰。在白族人意识中,他们认为本主能保国护民,保佑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个白族的村寨几乎都建有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的本主神像。
白族的本主崇拜是以本主为中心的多神崇拜。各地或各个村寨本主庙内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几个村寨甚至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任何本主庙人都是以本主为主要的崇拜对象,其他配神为次要的崇拜对象。本主神大体有:自然本主,如石头、树疙瘩等;神灵本主,如山神、谷神等;英雄本主,如杜朝选、白洁夫人等;佛教与道教神祇本主,如观音老祖、关羽等……
各种配神也有其独有的宗教功能。如子孙娘娘送子嗣、财神管发财致富、龙王司雨等。白族人认为这些配神的神力是对本主神力的有效补充,两者神力相结合,起到了保佑白族人民物质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与满足精神需求的作用。
白族人在朝奉和迎送本主时,全村男女老幼皆身穿节日盛装,杀猪宰鸡,舞龙耍狮,烧香焚纸,燃放鞭炮,尽情献祭,以求本主祛鬼驱邪,消灾解难,保佑国泰民安。
白族对洱海的崇拜
剧情回顾:第6集讲述了访问团小战士刘树保不懂白族风俗,向洱海里小便,被女巫发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刘树保被一些愤怒的白族老百姓拉着游街……
民俗品读:洱海被白族人视为母亲湖,在长期的历史中,它哺育了白族人成长。白族不仅对洱海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而且在宗教上也非常崇拜洱海的海神。
唐代《南诏中兴二年画卷》里有一副“鱼螺崇拜”图,从图上可以看到,当时洱海的疆界是由两条蛇组成,一条雄的,一条雌的,雄的正在吞吐信,雌的张了口,两蛇呈交尾状。蛇是龙的前身,它代表了水,又代表了土地,两蛇相交代表洱海地区的人们正在生殖繁衍,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图中还有一条金鱼和一个玉螺,图的题记说:“金鱼玉螺是洱河的河神(当时称洱海为洱河)。”从这张历史图我们可推算白族的祖先早在1000多年前就在崇拜洱海的海神了。
至今,白族人家还一直崇拜鱼和螺。任何人在洱海里面捞到了特大的鱼和偶然在海边拾很多鱼虾,都被认为是洱海的海神赐给的。白族人死后,还会特意用一个风水罐盛上洱海水,里面放进一对鲜活的鱼和螺。
白族人绝对不允许有人向洱海里小便,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会惹怒洱海灵帝的。
白族的祭鸟节
剧情回顾:第7集讲述了访问团在白族地区工作充满了周折,因为访问团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不了解,张东海与白族女巫产生了误会。为了团结民族地区群众,访问团与白族百姓一起参加祭鸟节来化解前嫌……
民俗品读:祭鸟节是白族的民间节日之一,流行于云南鹤庆西山一带,每年清明节这一天举行。当天,人们身着盛装,吹着唢呐,集中起来,由一位长老在乐器伴奏下唱赞颂鸟类的山歌,预祝今年获得好收成。人们绕山城唱歌,边走边向树丛、草地抛撒食物,各种飞鸟前来抢食,人欢雀跃,异常热闹。
关于祭鸟节的由来,民间这样流传着:远古的时候,云南鹤庆大干山的歌泉边,有个长满野枇杷和杜鹃花的小村子,叫黄郁坪,村里有个叫林音的姑娘。林音家原本在大干山脚下的蜜腊村,有一天,她去山里砍柴,捡得一个雀蛋吃后便怀孕了。从此,她便被父母从家里赶出来。
林音一个人来到黄郁坪,在那里居住整整10年后的一天,她一胎生下了12个女儿和24个儿子。等女儿们到了成婚的年龄,正好住在西山上的12个山神一起来林音家求婚。山神们凭借平时经常帮助林音家做事博得了林音的赏识,林音最后决定把12个女儿分别许配给12个山神。
女儿们出嫁后,林音还特意去每个女儿家教他们如何盘山种庄稼,不过,由于山高路远,跑遍12家要很久,林音怕误了女儿们种植收获的时间,就叫儿子们飞速快跑。24个儿子,一年四季不停地在山区奔跑,呼唤播种收割,一个个累得口吐鲜血。这事最终感动了天神,便赐给他们每人一对肉翅膀。从此,他们便可以在一天之内飞遍12个姐姐家了。后来他们变成了24只鸣叫的雀鸟。这些雀鸟按照母亲的吩咐,一年四季不停地呼喊播种收割。后来人们就把这些鸟雀叫做候鸟。
这些候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呼唤人们做农事。人们就根据候鸟的呼唤翻地、播种、灌水、除草、收割……并依此订成农事的不同节气。
候鸟由于不停地鸣叫,叫得鲜血染红了嘴壳、胸羽,变得越来越漂亮。渴了,喝山泉,饿了,吃几颗黄泡果,从不吃庄稼。人们为了感谢候鸟,在冬至节和清明节,总是炒一些荞粒花、燕麦粒花,撒在黄郁坪给它们吃,后来人们把这个节日叫做祭鸟节。
藏族信奉的藏传佛教三宝
剧情回顾:第9集讲述的是在迪庆一带的藏族聚居区,中央访问团风餐露宿,翻过雪山,来到这片神奇的草原,完全被这里的风俗、信仰所吸引。然而,与这里的土司索朗达吉打交道非常困难,索朗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让访问团信奉三宝……
民俗品读: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同胞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三宝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或泛指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人。
藏传佛教三宝在藏族信徒的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藏族信徒心中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有求必应、十分贴近生活的大救星。在这样的信念,藏族同胞的生活、与人交际都会受到信仰的影响。
傈僳族的鸡毛火炭信
剧情回顾:第11集,中央访问团副团长宋教授和连长张东海来到傈僳族山寨的山脚下,按照少数民族风俗鸣枪叩开山寨门时,没想到却收到守寨勇士射箭传过来的鸡毛火炭信……
民俗品读:谈起傈僳族的鸡毛火炭信,还要从傈僳族传达信息的方式说起。在交通闭塞的时代,傈僳族常常使用木片信来传递信息。鸡毛火炭信属于木片信的一种,它常常被地方行政长官用于通缉逃跑或藏匿的罪犯,表示情况特别紧急,不利拖延。这种通缉所用的木片信是由专人送到各乡各寨的。
所谓的木片信,是用利刀在木片上刻出约定俗成的记号和图案,以表达一定的意思。通常木片信分为两种。一种是民族使用的,当部落之间、村寨之间或个人之间发生了纠纷、口角甚至械斗时,需要请本部落的人们或亲朋好友赶来相助,就会在木片上刻出横道,横道的多少、深浅都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另外一种是地方长官使用的。这种木片比民间使用的稍长,形状像一口宝剑。鸡毛火炭信便属于地方长官使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独龙族的文面
剧情回顾:第12集,金凤摔下山坡,被独龙族人救起带到头人孔木面前,独龙族大头人接受了金凤这个朋友,却要按照独龙族的风俗,将金凤文面……
民俗品读:独龙族曾经的文面习俗也称“画脸”,仅限于妇女。民间关于文面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好看,有的说是为了死后与灵魂相认,有的说是为了不被人抢去为奴,有的说是为分辨男女。
独龙族的文面分两种,一种是在脸上刺满花纹,被称为满文;一种是在面额两边刺花纹,称为半文。在独龙江孔当地区以北的中上游各地,妇女文面样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通常少女13岁左右就要文面,有表示成年之意,而且出嫁前必须文面。文面时,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以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从上至下地依图案刺破脸庞,再用锅烟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反复揉擦刺纹,让其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消失,青蓝色的纹样便永留脸上。上世纪60年代以后,独龙族放弃了文面习俗。
独龙族的独龙毯
剧情回顾:第12集讲述访问团来到独龙族地区,张东海、金凤、宋教授、苏群成功地完成了团长布置的任务,还在这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土民俗,见识了独龙族特有的工艺品……
民俗品读:独龙毯是由独龙族妇女手工编织而成的毯子。它的原材料来源于山上野生的麻和独龙族人自己种植的麻,独龙族妇女将麻搓成线后,用多种植物的液体将其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编织一条独龙毯的工艺是很讲究的,从剥麻皮、纺线到按照图案纹线拴综,以至提综、引纬、打纬等,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使用多种不同的器具。
独龙毯一般宽约1米,长约2米。多斜披背后,由右肩左腋围向胸前,在右肩处拴结,袒露左肩右臂。有的妇女用两条,自两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条在腰际用绳系紧,遮蔽前后,另一条则自然披落即可。
独龙毯结实耐磨,使用方便,用途很多。白天可当衣服穿,晚上又可作被子盖,远方的朋友来访时,它又是最好的纪念品。青年男女们还把精心编织的独龙毯作为情物互相馈赠。
独龙族的剽牛祭天仪式
剧情回顾:在最后的大结局中展示的是各民族头人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见过毛主席后,回到孔雀坝,剽牛、盟誓、立碑,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发誓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民俗品读:关于独龙族的“剽牛祭天”仪式有这样的说法:传说独龙江流域曾流行过一场瘟疫,人们恐惧万分,便请巫师打卦问卜。巫师给出的原因是因为人类过上太平日子后,忘记了向各位神灵祭供,天神为此发怒,便降下了这场瘟疫。于是,人们急忙献粮献酒,并拉出几头牛“剽牛祭天”。祭仪中,人们敲起铓锣,跳起舞蹈。经过几天几夜的狂舞,天神终于被感动,收回了瘟疫。
整个仪式首先要在村中挑选一头健壮的独龙牛作为祭物,主人先把放在山里的牛“恭请”到家门口,由女主人亲自动手给牛精心打扮后,选择吉祥时辰,由巫师带着牛走进事先挑选好的祭天场地。把牛拴到固定的木桩后,巫师含酒向牛连喷三次,再次为牛祈祷。此时,村民们手拉手围着牛自然形成圈,在铓锣的敲击声中翩翩起舞。巫师边喝酒边念一些祝福的话语,在众人狂舞的同时,女主人走进圈内,揭去牛身上的装饰,伤心地与牛道别。此刻,剽牛手紧握竹茅一边喝酒一边向牛靠近,一次次向牛发起进攻。为了遇到“如棉花般柔软”的吉兆,而不是遇到“如顽石般坚强”的凶兆,他们需要把竹茅猛然刺向牛体的心脏部位。当牛倒在血泊之中,刀手们把牛头砍下送给牛的主人,主人把牛头背在背上围绕场地欢歌起舞,牛肉则平均分配给到场的人。
“剽牛祭天”仪式是独龙族最庄严的庆典之一,他们通过祭天仪式祈求上天的保佑,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独龙族人们吉祥如意,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