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老兵忆渡江战役:砍毛竹架天线为通联延安
2022-05-19
87岁的季凌,渡江战役时任第三野战军司令部电台台长。曾参加苏中地区反扫荡、天目山、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当季凌得知和记者一同采访的4名金陵晚报小记者都是12岁时,他说“我12岁的时候,刚入伍!”<br/> 12岁看到布告去参军<br/> “1940年,新四军一路从江南打到江北,到了启东。这一年我12岁,已经读初中了,看到布告就去参加了新四军。”季凌告诉记者,当时自己身体很好,是校足球队队长。入伍后,加入了战地服务团做宣传。一年半后,前往抗大学习通讯技术,从此一生和通讯结缘。<br/> 在抗大的学业结束后,季凌回到部队,负责通讯。“当时条件艰苦,电台都是稀缺物品,就是宝贝,一般不会深入战场。”相对于在前线作战的战士们,负责电台的通讯人员等于进入了保险箱。<br/> 季凌回忆,1948年在几次大战役之前,同乡战友嘱托他,“如果我牺牲了,你一定要到我家里去看望我的家人。”对于这样的视死如归,季凌至今难忘。<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5/4D/954DD2C19B7A6D177D4745F87E6C6132.jpg" class="cont_pic" alt="87岁老兵忆渡江战役:砍毛竹架天线为通联延安"/><br/><br/> 毛竹架天线保证通联<br/> 1945年,部队到了江南,新四军军部转来了文件,要求苏浙军区和延安要保持联络。当时的季凌因为操作电台通讯技术好,台长指定他负责尝试联络延安。按照文件中事先约定时间、频率和各类要求,季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调校机器、更换电池,架设天线。当晚,仅用了10分钟,电台中就听到了延安的呼叫,季凌立刻回应。然而整整三个小时过去了,延安的电台始终没有回应他。<br/> “延安的电台功率是我所使用电台功率的3倍还多,我们可以收到它的信号,但是我们电台功率小,信号无法传送到延安。”季凌一夜难眠。次日,季凌到山上砍来了长长的毛竹,把天线再次升高,并仔细调整了方向,就在这日前半夜,他负责的电台顺利联系上了延安电台。“当听到延安方面的回答时,整个房间的人都沸腾了。”<br/> 12小时不断收发<br/> “在战时,要求能准确快速将计划以及情报发出。有时候晚一点,就会导致战局的走向。”而季凌在当时的通讯技术非常好,发报快而准确,练习时可以达到每分钟140个小码,而在实际战时发报中也可以达到100个以上。“最担心的是天气状况影响通讯效果。”季凌表示,淮海战役时他在在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在高级机关工作,电报多,要求技术好的人连续10多个小时上机,由于人员稀缺,时为电台台长的他经常是12小时不下机。<br/> 指挥部通常也正是敌军打击的重点对象。在1946年夏天,由于指挥部8部电台在不断工作,敌人动用了先进的无线电测向部队,确定了指挥部的位置,动用八架轰炸机轰炸。“这一次有惊无险,因为我们的情报部门截获了这个消息,我们带着电台提前撤到了山中。”<br/>
- 上一篇:赫舍里皇后:为什么得到了康熙一辈子的爱!
- 下一篇:揭晋武帝司马炎传位傻太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