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羌族:石头写成的史书,歌舞化成的传奇

2022-05-19

当大地渐渐回复平静,

你已擦干泪水,用爱包扎伤口。

你依山而居,

安详地收割云朵与玉米,

你灿然一笑,华夏大地晴空万里。

你心存感激。

却无需用任何苍白的语言去表达,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早已习惯了彼此相依……

所以,

请你盛装最璀璨的羌红,为我们的华夏母亲唱响赞歌,

让飘扬的羌歌,变成炎黄子孙腾飞的翅膀!

“羌”这个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以民族性记入甲骨文并沿用称谓至今的民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古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几千年流传至今。这些骁勇而被神眷顾的羌人如今大部分生活在地处川西北高原,岷江、涪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的茂县,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羌民族聚集地,是中国羌文化发展的中心区域。

羌人为报答神恩,奉白云石为最高天神,这种习俗相传至今。因此我们将沿着石头的印记引领大家走进羌族人的历史、去寻找真正的羌魂。

羌人对于石头的崇拜可以在它的建筑中体现出来,那就是羌碉,而羌碉保存最完整的当属黑虎寨。黑虎寨位于茂县西北的群山之中,是古羌部落的一支,也是羌族建筑古风最纯正的地区,共有31座羌碉,雕塑了一个完美的以羌族碉楼为中心的羌寨空间形象,更炫耀了羌族建筑技术的非凡。

从河谷上望,黑虎群碉伫立在鹰嘴河的山梁上直入云天,而翠绿的山岗和远处银色的雪山更是把座座羌碉衬托的格外壮丽神奇。现代人无法想象全寨羌人当年付出多大的劳力才把这些石头运到峭壁山崖上,建成这些羌族人的石头史书。至今古寨中保存着高高雄立的九座羌碉,仍保持了当年风烟滚滚的御敌气势。古老的寨址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在约一亩地的范围内,处处是残垣断壁,有大门,拴马石等,至今仍可感受到当年人喊马嘶、鼓角争鸣、杀声震天的悲壮情景。

黑虎寨除了拥有雄伟的羌碉外还有一方独特的民俗,据说黑虎寨的由来为了纪念明朝时期领导古寨中羌人抗击敌人的黑虎将军,这里的妇女头将头戴白帕为其戴孝一万年也就是整个羌族地区独一无二的“万年孝”,人们称其为白头羌,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羌族人念恩、感恩的民族特性。他们住在用土、木、石为材料修造的房屋里,穿长衫,包头帕,脚踏云云鞋,身披羊皮褂子。尤其是女性,服装处处都是用羌绣绣成的各色花朵,十分奇特,加上歌舞、乐器、祭祀和礼节禁忌及“万年孝”,一切都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让黑虎羌寨就成了一幅古朴的风俗画,成为展示羌族历史文化和原始民俗风情的重要区域。

羌人自称尔玛人,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云端的悠游让羌族成为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的男女老少大都会唱本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在劳动生产、婚丧嫁娶,都要唱歌跳舞。因此,逢年过节或迎接重要宾客的时候,羌民都要尽情歌舞。特别是在羌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羌历新年(农历十月初一)期间,人们会停止劳动和出门。聚集家中,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的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以祭祀祖先和天神。有的地方还由端公(祭祀的巫师)跳神至神树林,杀羊撒血在祭坛前敬神,羊肉分给各家带回,再合家并请亲友饮自制的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共庆丰收。

 除了新年,另外一个能领略羌族歌舞的节日则是“瓦尔俄足”节。“瓦尔俄足”,羌语意思是“领歌节”,是羌人为祭祀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而举办的节日。这个节日已有上千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末汉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是羌族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习俗活动,当地人又称之为“妇女节”。节日中妇女们不分老幼,身着鲜艳民族服饰,佩戴银首饰,未婚女性则会精心为情人亲手绣制的礼物。“瓦尔俄足”体现了远古时期羌族女性群体活动与母舅权大的特征,带有浓郁的原始母系崇拜的遗迹,体现着绵延几千年的珍贵羌族文化。

为了庆贺祖国母亲60岁华诞,羌族儿女将怀着感恩的心在首都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展现羌族人民坚韧不屈、感恩奋进、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精神的原生态歌舞演出---《羌魂》。鼓舞、铠甲舞、肩玲舞、萨朗舞,羌族古声部合唱、山歌、情歌、劳作歌、酒歌、战歌等将逐一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你将聆听到黑虎寨苍凉的古战鼓声,看到“瓦尔俄足”节上人们欢乐的歌舞。我们期待着在歌声、舞影中,一起去感受古老苍劲的羌之魂,去寻找那羌文化最神秘的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