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奇台民间取乳名趣谈

2022-05-19

汉族人自古以来有姓、有名,有些读书人还有字、有号,但人们在给孩子取大名前,还要给孩子取个乳名,也叫小名字。这乳名的取法,说来很有意思。

奇台为边疆地区,汉族人多是清末以来,由关内西北各省迁入的,文化习俗也颇具特色。

解放前由于社会落后,缺医少药,人们很迷信,孩子生下来,多灾多病,无法医治,很多孩子很小就夭折了。人们无法只得乞求神灵保佑,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叫“灶保子”(灶王爷保佑),“关保子”(关老爷保佑),“观音保”、“菩萨保”等。有的孩子生病后,巫婆把孩子放在锅下扣一扣,再用香燎一燎,意为锅下边安全,可以避祸,于是便给孩子起名叫“锅扣子”,或叫“扣娃子”。

有的人替孩子找干爹,打一把长命百岁的锁子,锁在脖子上,以求命大,孩子起名叫“金锁子、银锁子、张锁子、栓娃子、锁娃子”等。

有人取吉庆之言,讨个吉利:“宝宝子、吉顺子、喜顺子、满仓子、瓶有子、仓有子、喜娃子”等。

还有人以各种动物为名的,这倒不是有意贬低孩子,主要是因为动物生命力强,成活率高,不易得病,如“狗娃子、牛娃子、虎娃子、猫娃子”之类。

有些人家嫌孩子多,要求计划生育,少养几个,但又没有科学的办法,于是只好在起名字上表示心愿了,“住住子、锁住子、跟住子”。还有些希望生男孩,改变一下,就叫“调娃子、调过子、改娃子、改换子、换娃子、跟弟子、招弟子、新弟子”。当然这主要是给女孩子起的名字。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可爱,正如民谚所说:“看庄稼,别人的好,看孩子,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即使生得再丑,在父母看来也是好的,这个意思表现在起名字上,于是就有什么“尕蛋子、毛蛋子、求把子(小男孩生殖器)、尕求子”等滑稽可笑的名字,这些“求求蛋蛋”的名字,小时叫起来显得挺“心疼”,但孩子大了却贻害无穷,有的人二十多岁后,已娶妻生子了,还有人“尕求尕求”地叫,这使得对方很尴尬,奇怪的是,有些小女孩也起这样的名字,长大后还这样叫,弄得本人狼狈不堪,深怨父母愚昧无知,乱起名字。

还有的以爷爷奶奶的寿数为名字,生下孙子时,爷爷六十岁就叫“六十子”,七十岁就叫“七十子”,“八十子、八六子、七十六子”等。

孩子多的人,起名麻烦,老大叫啥,以下就跟着叫,老大叫“虎”,下面就叫“二虎、三虎、四虎”,老大叫“狗”,下面就叫“二狗、三狗、尕狗”,也有的不起名,干脆就叫“老大、老二、老三”。

女孩子在旧社会被看不起,也体现在起名字上,一般不起名,大都叫“丫头”,“大丫头、二丫头、三丫头”。有的跟外貌特征叫“胖丫头、毛丫头(头发多)、黑丫头(皮肤黑)、黑毛子(头发黑)、黄毛子(头发黄)”等,但没有叫“瘦丫头”的,也许是嫌瘦了不好的缘故吧。有的冠以姓来区别,“王丫头、张丫头”。也有给正式起名的,大都以花草为名,“花花子、兰兰子、香香子、果果子、莲莲子”等。也有的小女孩生下后,用秤称一称,重几斤就叫什么名字,“九斤子、十斤子、八斤子”等。

解放后,又兴起以政治运动为名的,“建国子、改改子(土改时生)、抗娃子(抗美援朝时生)、文革子”等,不一而足。

现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很多人已不再给小孩起乳名了,满月时,取一大名,上冠以“小”字,即是小名了,如“小明、小刚、小花、小红”,既文雅,又好听,比之以前的种种叫法,确实是文明进步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