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重臣房玄龄,皇帝为什么如此信任他?概因玄武门之变的功劳
在我国历史上涌现许多著名的文臣,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唐朝重臣房玄龄,皇帝为何如此信任他?概因玄武门之变的功劳。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山东济南人,早年随李世民征战时,凡王府书檄,驻马即成,言简意尽。曾被招为“十八学士”之一。唐太宗即位,封房玄龄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余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同时负责国史馆,先后监修成《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晋书》。70岁去世,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他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自幼聪慧,善诗能文,博览经史,精通儒家经书,又向父亲学得一手好书法,工草隶。18岁时即进士,可谓少年得志。
隋末农民起义相继爆发,这其中就有太原的李渊。当时正担任隋朝的隰城尉的房玄龄,经过分析,认为这些起义军当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就是李渊这一支了。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隋朝的官职投奔李唐。当时李渊正好派李世民率兵攻到渭北,房玄龄便立即去军营求见。
二人一见,相谈甚欢,很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然李世民只给了房玄龄一个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的官职,但是房玄龄却毫无怨言,将这份工作做得兢兢业业。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房玄龄便常常跟随着秦王出征,为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
除了为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之外,房玄龄还为李世民推荐了许多优秀的人才。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房玄龄看到降将张亮时说出了“倜傥有智谋”的评价,当即将张亮推荐给李世民,李世民随即任张亮为秦王府车骑将军。此外还有像才思敏捷的薛收,有“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以及有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人,都是经房玄龄发现并举荐的。
在房玄龄推荐的这些人当中,最出名的当属杜如晦了。有段时间杜如晦要被调出亲王府,房玄龄立即向李世民说道:“王府中的英俊之士被调出了不少,别人我都不觉得可惜。唯独杜如晦不同,您若要经营四方,取得天下,非此人不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杜如晦在判断大事上很有见地,房玄龄和他配合得极为默契,两人留下“房谋杜断”的典故,成为了当时、后世官场上流传不绝的一段佳话。
玄武门之变前夕,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矛盾重重。为了稳固太子之位,李建成先是想李渊打小报告将房玄龄、杜如晦清出亲王府。没有了房、杜二人的相助,李世民多次陷入了危及生命的危机。多次遇险的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密码地接回房、杜二人。在房、杜二人的帮助下,秦王李世民发动的这场政变顺利地取得了成功,不久之后李世民如愿地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即位以后,召集文武百官,论功行赏。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杜如晦、侯君集五人获一等功,房玄龄排在首位。
由于房玄龄的突出贡献,皇帝对房玄龄也十分的相信,有事情不好定夺,就招房玄龄来帮他参谋。唐太宗还让自己的公主嫁入房府,可见皇帝对房玄龄的厚爱。房玄龄忠心耿耿,成了国家的肱骨大臣。
有一年,唐太宗亲自带军讨伐邻国,要离开紫禁城,消灭敌人。许多的大将和文臣都一起随行,场面十分的壮观,皇帝的督军让军队的士气十分高涨。房玄龄被皇帝留在京城看守首都,处理京师的各种事务,可以说这个任务十分的重。
然而,还没有完全的接手,就有一个人要找房玄龄的麻烦。他直接闯宰相府,房玄龄看事情不是很简单,也没有阻拦他。房玄龄请他进来,房玄龄问他你是什么事情。他说他发现有人谋反,要揭发。房玄龄听后,知道谋反是大事,追问他是谁。然而,令人大吃一惊的是,他说他要告的人正是房玄龄本人。
房玄龄十分的吃惊,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底下人也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然而,房玄龄心生一计,叫人把他好好的护送他到李世民面前,让皇上去斟酌。
后来,在前线打仗的皇帝听说房玄龄送人过来让他决定。李世民心想有什么事情房玄龄不能决定,要让人千里迢迢的送到前线来决定呢?事情的程度一定十分的严重了。此人见到皇上后直接讲,我要揭发房玄龄谋反!周围人都惊讶的不敢出声。李世民停顿片刻后,直接下令斩首,没有听那人一句话的辩解。
后来,皇帝回到都城后,对房玄龄说这种事情你直接解决就行了,不必大费周章来给我处理。由此事可见,李世民对房玄龄的信任程度十分的深。
房玄龄为人谦恭又低调,思考的时候,他谋略细密;争辩的时候,他和蔼可亲;吵架的时候,他豁达大度。他不与任何人为敌;他同任何有能力的人为友。可以说人人都攻击过他,人人都可将那无名火发泄到他身上,他是朝中著名的“出气筒”,面对这些,他都是一笑而过,心中不存任何芥蒂,他是个实实在在的雪人儿。
其实,他并不是怕同僚,而是心胸开阔,坦荡谦和;他洞明世事,顾全大局;看似隐忍委曲,实则大肚能容;正是这一特征,使他能创下辅佐明君时间最长的纪录,比那孙子辈的李林甫还要长呐。
房玄龄对同僚温和谦让,回家更是谦和得“无限极”了。他是有唐一朝著名的“粑耳朵”,一生不纳妾,我估计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为家中有个“河东狮吼”的悍妇。连李世民都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将一杯“毒酒”和两个美人送到悍妇那里,说你要么收下美人要么喝下毒酒。谁知这悍妇一仰脖子就把“毒酒”喝下,把这皇帝吓了个“抑板”。当然,那不是毒酒,而是李世民准备的一杯醋。从此,在我们的词库中就多了个“吃醋”一词。凶哈,行事如此,怕只有胡适老婆江冬秀能媲美。
这怕皇帝嘛就更正常了,对这手握生杀大权之人,谁个不怕,特别是后来的李世民,皇帝当久了,刚愎自用,急躁任性的毛病就显现出来了。可能是被如魏徵这样傲骨铮铮的人顶撞惯了,他也需要一个发泄的地方,于是,这房玄龄很自然地成了不二之人选,他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一句“臣知错了”了事。
有一次他被李世民雷霆震怒地一顿暴骂后,让他回家待罪,等候处理,他却没事人儿一样,回家后平静地让家人把房间收拾干净说,一哈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果然不久,这李世民一脸羞愧地来接他回宫。两人又携手上车,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
这就是房玄龄,可以说是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如此地性情温和、通达睿智,将初唐的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共同完成了名垂千古的贞观大业。
历代对房玄龄的评价是相当之高,后世史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李世民虽然经常骂他,但是也肯定他是:“器范忠肃,识具明允,才称王佐,望乃时英。霸国爰始,预经纶之业;鼎命维新,赞隆平之化”。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曰:“辅相文皇功居第一,遗表之谏精忠贯日。”
- 上一篇:安禄山竟然让杨贵妃服侍洗澡,二人背后有何秘密?
- 下一篇:霍去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