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魏灭蜀之战:魏王得陇望蜀,后主乐不思蜀

2022-05-19

刘备白帝城托孤,使诸葛亮决心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但六出祁山,终至回天乏力。之后姜维九出中原,劳而无功,而魏国司马氏掌权后,国势日隆,最后三路大军伐蜀,刘阿斗无奈,只好……

赤壁之战以后,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在三国之中,魏的疆土最广,它西至跪,东到辽东,南至淮河以南。大约有汉十三州中的九个(司隶、冀、幽、并徐、青、豫、凉)。吴国次之,它北以长江为界,西抵蜀,南至交州,约有汉十,州之三(扬、荆、交趾而蜀国最小,北至汶中(今陕西南),南至南中(约今云贵),仅有汉十三州之一(益州就富庶和人口来说,也以魏为最。.在灭蜀前,魏有户66万多,人口230万人。而蜀灭之前仅28万户,人口94万。

在汉末的军阀混战中,北方地区遭到了严重破坏。白骨露原野,千里无鸡鸣。但自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曹操在境内大规模推行屯田制,并兴修水利,恢复生产,使北方经济逐步回升。吴蜀两国由于条件所限,虽也注意恢复生产,开发土地,但仍远远落后于北方。所以在三国争斗之中,吴蜀常常联合抗魏。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蜀国政治比较清明。史称诸葛亮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又说他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但诸葛亮为酬三顾之恩,念念不忘伐魏大业,他在五月渡泸平定南方之后,开始出兵北伐,由于力量悬殊,五次北伐均未成功。在公元234年第六次北伐时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前线。

诸葛亮死后,后主刘禅按诸葛亮遗言,以蒋琬为辅政大臣。246年,蒋琬死,又以费t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执掌蜀国军政大权。

蒋、费二人执政时期,继承诸葛亮的政策,对内保国安民,休养生息;对外和好孙权,北伐曹魏有所节制。史称蒋、费为相,克遵划一,未尝徇功妄动。所以基本能维持蜀国的安定局面。

这一时期,蜀国主要统兵将领是姜维。姜维,字伯约,原为曹魏天水郡参军,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归附蜀国。诸葛亮非常器重他,说他敏于军事,深知兵法,心存汉室,才兼于人。故升他为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累迁为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姜维自觉才武过人,对陇西风俗民情很熟,总想兴师北伐。但遭费t反对,他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原,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待能者。但费t死后,姜维迁为大将军,几乎年年兴兵北伐,却收效不大,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后主刘禅自小在深宫长大,为人懦弱,不理政事。整天在后宫玩乐。宦官黄皓,趁机投其所好,受到刘禅的宠信。费t、董允等人在世时,他尚不敢胡作非为。董允死后,黄皓开始参与政事。不久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几乎控制了朝政。姜维曾劝刘禅说:黄皓奸巧,专权自恣,国家将亡在他手。因此劝后主杀掉黄皓。但后主不同意。姜维见后主昏庸,黄皓党羽日盛,害怕危及自己,便领兵常驻沓中。蜀国政治日益腐败。

公元262年,司马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兵马。姜维上书刘禅,建议应派人率军驻守阳平关和阴天桥头,以防魏军进攻。但刘禅听信黄皓的话,根本不作准备。

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人马伐蜀。一路由征西将军邓艾领兵三万,从狄道(今甘肃临洮)向沓中进攻;一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人,从祁山向阴平附近之桥头进攻,以断姜维归路;然后由钟会率十万大军,自斜谷、子午谷等地直取汉中。

消息传到成都后,刘禅十分惊慌,忙派廖化领兵去沓中支援姜维,令张翼去阳安关口(即阳平关)帮助守将傅佥。但钟会大军已提前赶到汉中,在蜀援军到达前攻占阳平关,守将傅佥战死。邓艾在西路也很快到达沓中,并向蜀军发起进攻。姜维得知汉中已失,便向阴平撤退。中途击退诸葛绪率领的魏军。到达阴平后,同从成都赶来支援的廖化、张翼军会合,向南退守剑阁。

这时,钟会以诸葛绪畏缩不前为由,将其押回洛阳,军队并入自己手下,然后统大军直趋剑阁。

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又名剑门山,由大小剑山相连而成。山势雄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姜维恃险拒守,钟会大军连日攻打不下。这时,粮食供应不上,军中乏食,钟会想领兵退还。但邓艾不同意,他向钟会建议派人从阴平小路偷越过去,出剑阁以西百里,出其不意,进攻涪城。这样,剑阁蜀军一定回救涪城,如果剑阁军队不去支援涪城,那么魏军即可占领涪城,从而威胁成都。钟会同意了这一建议,并派邓艾领兵进攻阴平。

阴平是羌族居住地区,位于崇山峻岭之间,人烟稀少,汉武帝征西南夷时,曾派人凿阴平小路,但久已废弃,蜀军也无防守。邓艾身先士卒,克服重重困难穿过阴平小道,直奔江油。江油守将见到魏军,惊慌失措,未作抵抗就献城投降。涪城守将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他出兵拒战,被邓艾打败,于是同儿子诸葛尚退守绵竹。邓艾写信劝降,答应封他为王。诸葛瞻杀使者,坚守城池。邓艾率军攻城,经激战,蜀军大败,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全部战死。绵竹陷落,蜀军无险可守,魏军直逼成都。

魏军的到来,使蜀国朝野一片混乱。刘禅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大臣中有人主张逃往南中,有人主张投靠东吴。光禄大夫谯周表示反对。他认为:自古没有在他国为天子者,投靠东吴只能称臣。从国力来看,魏可以灭吴,吴不、能吞魏,与其称臣于吴,不如现在就降魏,免得将来受第二次耻辱。至于逃向南中,也不可行,因为,现在大敌已近,人心不稳,车驾南行,恐生不测。即使能到南中,大量耗费都加在诸夷身上,必然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会发生叛乱。所以他主张降魏。他甚至劝后主说:如陛下降魏,魏定能裂土分封,以礼相侍。

在谯周的劝说下,刘禅决定降魏。刘禅子刘湛坚决反对,要求抵抗。刘禅不听,于是刘湛跑到祖庙,面对刘备的灵位大哭一场,杀死妻子,然后自杀。刘禅让人把刘湛及妻子的尸体装人棺木,然后派人捧玉玺去见邓艾求降,邓艾接受。接着,刘禅又派人去前线敕令姜维等人投降。当蜀汉将士接到投降诏令时,许多人拔刀砍石以示不满。最后,姜维等人去钟会军前投降。

不久,邓艾军队到达成都,刘禅率太子诸王及大臣60余人,让人抬着棺材,自己反绑双手,去邓艾军前投降。邓艾亲自给他松绑,然后让人放火烧掉棺材,表示接受刘禅的投降。并派人把他送往洛阳。至此,蜀国灭亡。

关于蜀亡之原因,东吴张悌曾分析说:蜀汉宦官专权,国无政令,又穷兵黩武,百姓困苦,士卒疲弊,竟于外利,守备不修。论力魏比蜀强,论谋智魏比蜀高。司马昭乘西蜀之垂危而发起进攻,定能取胜。可以说评论比较得当。刘禅被迁往洛阳后,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让人表演蜀地歌舞,蜀降臣皆感伤而刘禅喜笑自若。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他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刘禅之昏庸可见一斑。所以司马昭对贾充等大臣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

蜀自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至公元263年灭亡,共历2帝,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