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里的人物多单名?
大凡读过《三国志》与《后汉书》的细心读者,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使用单名。同时,比之这之前的周、秦、西汉,其单名使用的频率更高。例如东汉从光武帝刘秀一直到汉献帝刘协,十九位皇帝全系单名。同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统治者曹操、曹丕、曹薄⒉芊肌⒉荀帧曹奂是单名;蜀汉政权的刘备、刘禅也是单名;东吴政权的孙权、孙亮、孙休、孙和、孙皓亦为单名。至于大家所熟知的三国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马谡、孟获、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陆逊、黄盖、袁绍、袁术、吕布、杨修、孔融、王佐、蒋干、夏侯、许褚、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华佗等等,无一不是单名。其他如“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亦全系单名。当然间或也有采用二字名的,但甚为少见。他们往往或为隐逸之士,如庞德公、邓卢叙等;或为艺人,如东方安世等;或为乳名不改,如刘盆子、郑小同等;或单称其字,如黄承彦、荀巨伯等。
东汉(25――220)、三国(220――280)时期,大约有二百六十年左右,如果再加上三国归于一统的西晋(280――316),这一阶段约占300年。由中国姓名史进行追溯考查,就不难发现,这三百年是中国姓名史上盛行单名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单名特别多呢?
对此现象,古今论者意见不一。
传统观点一般解释为系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马来西亚学者萧遥天在其姓名学著作《中国人名的研究》中也采纳此说。他也认为正是王莽的“二名之禁”,造成了东汉、三国乃至西晋三百余年的单名盛行。
但是我认为短命的王莽政权介乎两汉之间,仅仅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的时间(9――23),其禁令不可能会对此后三百年的历史再发生巨大影响。因此,王莽的“二名之禁”并非东汉、三国盛行单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倒是清朝学者凌扬藻在其所著《蠡勺编》卷二十七中的观点颇有新意:“王氏懋《野客丛书》曰:‘后汉人名,无两字者,或谓以王莽所禁故尔。’仆观《匈奴传》,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字名。或者之说,不为无据。仆谓莽窃取国柄,未几,大正天诛,汉家复大业,凡蠹伪之政,一切扫除,不应独于人名尚仍莽旧。然后汉率多单名者,殆承袭而然,非为莽也。”
应该说凌扬藻在《蠡勺编》中的这一观点还是颇有独特见地的。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一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现象之一的姓名文化,也同样具有这种传承性的特点。
因此,我认为东汉、三国、西晋三百余年间之所以盛行单名,究其根源,乃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中国人的姓名符号形式,自周、秦以来,一直是以单名为主的,崇尚单名已成为一种社会潜意识。由于数千年的传统习俗使然,取单名之俗自然也会代代相传下来,而不可能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发生改变。加之《公羊传》所谓“二名非礼也”、“《春秋》讥二名”的说法,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语境下影响深广,所以也会对这种崇尚单名的社会潜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三国盛行单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皇帝避讳的需要。避讳制度始于西周时期,举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而必须用其他方法来加以回避。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如《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是很多,所以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一直到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而且不但死人名要避,就连活人名也要避。这样的有名的典型例子很多。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于是下令改“邦”为“国” (现在大家熟知的邦国、邦交之谓即由此而来);东汉光武帝名秀,便诏令民间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汉安帝之父名庆,便改“庆”为“贺” (现代常用的“庆贺”一词语本来此),于是普天之下所有姓庆的都一律改为姓贺......封建皇权的专制淫威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秦汉以来避讳制度越来越严密,这就势必造成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太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书名等等的种种混乱。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制所带来的弊端和不便,减少讳字,两汉、三国、西晋时代的帝王们就采取了大量采用单名和采用冷僻字取名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后人在读到两汉、三国、西晋时代的帝王史传时发现的帝王名字晦涩艰深、诘屈拗口、生僻难辨的原因。
综上所述,由于周、秦、两汉数千年间崇尚单名的取名习俗在三国时期仍被承袭下来,加之这一时期封建帝王避讳制度的高压政策,因此造成了三国时期单名盛行。先哲孟子曾云:“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这样一来,自皇帝以降,其它高官贵爵乃至士农工商,为了既维护自己在一家之中的尊严又便于避家讳,也纷纷采用单名。于是乎,一时之间,三国时期,九州大地,单名盛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后汉书》、《三国志》时所见之人名,几乎全是单名的原因了。
而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激增,重名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这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这个民主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给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取名时采用复姓,而且还创造性将夫妇二人的姓揉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了诸如徐周丽婷、李白亚杰之类的新型复合姓名组合。小小姓名符号的变化,生动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