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孟达地区撒拉族的神秘风俗
清真寺 孟达天池 孟达天池碑记 撒拉族
在黄河上游的峡谷中,有一片还没有被世入所熟知的美丽林海,这一片林海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孟达自然保护区。滚滚黄河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而过,一泻千里。两岸山峦起伏,尽现黄河粗犷大度的风范。
青海循化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被称为“撒拉族之乡”。受黄河文化和多民族交融大环境的影响,数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撒拉族逐渐形成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风俗风情和节庆习俗。
珍贵的《古兰经》
撒拉族东迁时带来的手抄本《古兰经》,据专家考证于公元八世纪手抄成书,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专家介绍,这种珍贵的《古兰经》版本在世界仅存3部。
据青海省循化县撒拉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马德玉介绍,这部手抄本《古兰经》,经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宗教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被认为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是研究撒拉族历史渊源的最可行的依据。
据了解,这部珍贵的《古兰经》为30卷,分上下两函装,函封犀牛皮,其面压有精美的图案,每册封面为天蓝色丝绸精制,全书共681页,正文墨写,书写工整,字体浑厚,校勘精细,外用丝绸裹缠,装在一个约0.6米长的长方型抽屉式木箱里。由于它是先民东迁时所带之物,且撒拉族全民虔诚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视为珍宝,并为全族人所珍爱。
1954年,它曾被送往叙利亚参加国际展览会,在伊斯兰世界引起很大反响,专家盛赞其为今世少有的珍本。
据撒拉族民间传说,700多年前,撒拉族先民尕勒莽和阿合莽两兄弟牵了一峰白骆驼,驮上故乡的水、土和一本《古兰经》,离开撒马尔罕举族东迁,并最终定居在今天的循化县境内。
1982年1月3日,《人民日报》曾撰文介绍“这部阿拉伯文手抄本《古兰经》相传明洪武三年传入我国,这种年代久远、版本珍贵的《古兰经》世界上仅存3部……”有关专家认为,这部《古兰经》不仅对研究撒拉族的来源、历史和宗教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整个伊斯兰教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撒拉族节日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在汉文史籍中还有“撒拉儿”、“沙剌”、“撒剌”等多种写法,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宗教对其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深的影响。
据青海循化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撒拉人信奉伊斯兰教。和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撒拉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
开斋节,又叫“尔德节”,俗称过年。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希吉拉历九月内斋戒,即每日自日升前到日落,禁绝一切饮食等。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此日要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如未见月,则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三天)。
圣纪节,又叫“圣忌节”,在希吉拉历的三月十二日举行。主要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忌日。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献牲节。希吉拉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届时,穆斯林要沐浴、着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孟达清真寺
据史料记载,撒拉族祖先最初是从元代时就定居在今循化街子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人口有了较快发展,逐渐向街子四周扩散发展。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森林茂密的孟达地区,爱其地理环境优美而定居下来,成为开发孟达地区的首创者,从事上山打猎、伐木放筏、垦荒种地、放牧淘金的经济生活。
明代撒拉族人民受到王朝的扰扶政策,孟达村区的撒拉人,历经300多年繁衍生息,发展农牧经济,生活稳定,人口不断增加,形成了孟达、旱平、索同、木厂、塔撒坡五个村庄,成为撒拉“八工”之一,还有一部分人扩迁到青海化隆县和甘肃省积石山县等地落户。
孟达地区村村建有一定规模的清真寺,孟达大庄。
清真寺是该地区的“海伊”寺。大庄清真寺从明末期成为循化撒拉族“八大”、“海伊”寺之一。据清代龚景瀚编《循化志》记载,“乾隆四十六年后,新教寺院全行拆毁……孟达“工”大寺一座在孟达庄,小寺四座,汉平庄,索同庄,他撒坡庄、木厂庄。”每村的基本宗教活动事务由各清真寺主持,较大的事务由孟达大庄“海伊”寺学董、教长主持处理。孟达清真寺系撒拉八工之一的孟达工的主寺之一(海伊寺)。其建造年代,在1984年维修时,在后窑殿南壁装板背面曾发现有“大明天启年月日”题记。据此,该寺应建于明天启(1621—1627年)年间。此寺与拱北组成一个院落,这在青海境内的清真寺内尚属孤例,是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
婚俗习惯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撒拉族人实行早婚制。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非日则”(神圣的天命)。从此,女孩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
性格豪爽、乐于助人的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立了一座“米那勒”(宣礼塔)的功德。订亲时,男方先给阿娜送一对耳环,表示“系定”,不再许他人,几天后再送去一条围头的黑纱巾,算正式订亲。订亲全由父母做主,但必须征得近亲们的同意,其中舅舅的意见尤为重要。
循化县撒拉族自治县旅游局局长马德玉介绍,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这些习俗已在突厥民族后裔的生活中绝迹,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突厥文化圈的撒拉族风俗中得以传承,因此它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撒拉族婚礼仪式在清乾隆年间编撰的《循化志》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二百多年来,整个婚礼仪式程序未有太大的变化,传承体系较为完备,对研究撒拉族文化史有重要价值。
据循化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撒拉族的婚礼一般都在隆冬时节举行。“这个时候基本没有农活,人们都有了空闲,各种储备充足。最主要的还是人员齐整,这时候所有外出的人都已陆续返家。”
男女青年初婚,要以伊斯兰教法规定,村区传统风俗习惯,履行“说亲”、“定茶”、“送大礼”、“吃宴席”,请阿訇念“尼卡哈”、“送亲”,回门等仪式。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婚礼习惯趋于变化从筒,部分民俗和节日习惯逐渐消失了。据循化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结婚仪式完成后,当天晚上要在新郎家举行婚礼晚会,载歌起舞,场面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