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功过 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秘密
浅谈洪秀全的功过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复国起义的领袖,他领导的这一场农民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也有很多发面是做得不好的,而这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个人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但是,他考了三次都落选,并且大病了一场。六年后,他不甘心,又考了一次,但是还是落选了。由此可见,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的。从这以后,他改信了基督教,并且借助这个机会,向人民宣传拜上帝教,这为以后的起义奠定了思想的基础。有句话说:“水能覆舟,亦能载舟。”起义如果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且利用和组织群众,才有可能成功。
网络配图
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六省,最后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在当时的环境,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清政府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才促成了这一次农民起义。试想一下,如果在和平的年代,如果人人都可以安居乐业,那么,就算有人鼓动,那么有多少农民愿意发动战争呢?在那样的时代,组织者有心而无力。
[page]还有一点,就是洪秀全的思想宣传做得到位。如果他不是以拜上帝教的名义宣传,别人也不会听他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他身边一定要有有才能的人。一支军队,假如没有一个出色的将领,那么这支军队也不可能成为一支好的军队。太平天国的军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败清政府驻守的军队,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军队也是很精锐的,领导者也有一定的军事能力。
网络配图
还有一点洪秀全是做得好的是,太平军的纪律严明,所到之处,“以攫得衣物散给贫者……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就是得民心的好处。清政府跟外国列强不断剥削和压迫人民群众,才导致有这么多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文件的想法是好的,它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不可否认的是,它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这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社会理想。试想一下,如果土地是平均分配,每个16岁以上的人都能得到一份数量相等的土地,既然如此,那么人民还有积极性吗?人们都会想既然怎么样都可以得到土地,那么还会努力工作吗?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耕地,例如几岁的小孩,他们也每个人都可以分到减半的土地,这就真的不合理了。没有了积极性,社会还可以快速地发展吗?后来颁布的《资政新篇》是好的,只是局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page]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暴露出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思想在蜕化,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太平天国诸王在建都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立豪华府邸。这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人力物力从哪里来呢?必然是从老百姓身上得来的。
网络配图
那时候太平天国运动仅仅是取得重大胜利,而不是已经完全战胜了清政府和外国列强,还处于危险之中,怎么可以这样做呢?就算是一个非常兴盛的王朝,大兴土木,最后也必然会走下坡路,进而走向衰退。历史上的许多兴盛的皇朝也是这样灭亡的。不但如此,诸王与部将及广大士兵关系逐渐疏离,诸王之间也是互相疏离,最后,发生了天京事变。
[page]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懂得怎么约束手下,不能放任自己的手下为所欲为,还应该知道怎么处理好自己与手下、手下与手下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洪秀全就真的处理得不好。他不仅处理不好自己与手下的关系,而且处理不好手下之间的关系,这才发生了天京事变。当时杨秀清想夺权,洪秀全也应该想办法尽量在不削弱本国实力的条件下处置杨秀清。北宋时期的赵匡胤为了不让别人篡夺自己的政权,就想出了杯酒释兵权这样一个办法。赵匡胤与汉高祖和明太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而这又在最少程度上削弱国家的实力。
网络配图
洪秀全晚年,思想保守,陷入了宗教迷信。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被洪秀全拒绝。面对困境,洪秀全没有采取适当的对策,却向将士宣称将有天兵下凡,驱走清兵。最后,天京被攻破,洪秀全病故,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颁布的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与此同时,他尚致力确立天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力图建立起一个符合其阐释改造了的基督教神学精神的新型社会。
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洪秀全的错误导致的。他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严刑酷法,倒行逆施。太平天囯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洪秀全在内讧之后,更是任人唯亲。任用将领,不能只任用自己的亲人,而是要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正是这些错误,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page]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秘密
天王不用读书人
1850年2月末,道光帝驾崩,咸丰帝登基。一个月后,在帝国偏远省份广西,前教书先生、时任拜上帝会教主洪秀全决定起事。不到一年,广西桂平金田村聚集起一支两万人的军队。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登基,称太平天王,正号太平天国。1851年9月,太平军夺取了他们的第一座城池永安州城(今蒙山县)。在此停留的7个月里,洪秀全完成了一系列的军政建设,还封了5个王。东王杨秀清是个烧炭的山民;西王萧朝贵是自耕农;南王冯云山和洪秀全一样,在乡下读过几年私塾,可以算小知识分子;北王韦昌辉有几家店铺和大片田地,翼王石达开出身于富贵之家,这两人可以算士绅或地主。
网络配图
他们的出身不尽相同,学识有限倒算是共同点。
据说,太平军围攻长沙时,左宗棠曾去拜见洪秀全,献攻守建国之策,并劝天王尊崇儒教,放弃拜上帝会。因洪秀全不以为然,左某悄然离去,成为湘军中平定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忠王李秀成日后的自供词一语破的:“天王不用读书人。”
纸面上的天朝“土改”
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可以看出洪秀全是怎么设计人间天国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怎么处理土地问题。“分田”—这两个字一直是最能挑动农民神经的。他的办法是按人口来。一户家庭,无论男女,人口多就分得多,人口少就分得少。
[page]“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网络配图
问题在于无处不均匀要怎么实现?
金田起事之前,洪秀全没有表示过否定私有财产的意思。但占领永安之后他就下诏:“……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天朝听上去很理想的田亩制度没能推行下去。一来“土改”从不容易,二来天朝不幸始终陷于战事中,控制的区域时有变动。最重要的是,农民居然并不欢迎它。大约是在定都南京前后,还没给农民分地,天朝就命令农民,除口粮之外,将其余的粮食送到圣库。结果是“究不能行”,只好让农民按田亩的数目照旧交粮纳税。
- 上一篇:德国新生儿的风俗
- 下一篇:湘军抗战纪实:湘军抗战经过和抗战中的部队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