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秋我国各族习俗拾趣

2022-05-19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都有自己别具一格欢度中秋的习俗,不仅有趣,而且浪漫美妙。

傣族的“拜月”。傣族神话传说,月亮是天空的三儿子岩尖变的。岩尖刚强英勇,曾领导傣族人民打败了敌人。岩尖死后变成月亮,又为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所以,傣族人民要在中秋夜用食品拜月,同时对空鸣放火药枪,以表示敬意。男人们祈求事业有成,女人们希望貌似嫦娥。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色的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于西方。执著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便不会停止。

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人们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中秋夜晚,男女青年沿着河流寻找倒映在江中的明月,甚至要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找遍,然后才回家团圆吃月饼。青年男女借寻月的机会交际来往,培养感情。

赫哲族“祭月”。赫哲族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梨子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侗族的“偷月”。湖南侗乡,中秋“偷月”别有风趣。相传,中秋夜,月宫仙女下凡,把甘露洒遍人间。晚上,侗族姑娘打着花伞,偷偷跑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园,借着月光采摘瓜果,希望月宫仙女为她们牵上红线,托月做媒。倘若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将预兆两人能相亲相爱,永结同心。

高山族“观月”。我国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之夜,他们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洒满月亮银辉的日月潭,欢跳“托球舞”,集体“观月”。他们还模仿大尖、水花托日的样子,用竹竿托起象征太阳和月亮的彩球,不让彩球落地,以求得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这种活动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青年夫妇大尖哥和水花姐。

彝族的阿细“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人们从各个村寨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尤为撩人的还是青年男女们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

朝鲜族“望月”。中秋晚上月亮即将升起时,朝鲜族人争先爬上事先用木杆搭成的“望月架”,先看到月亮者便会获得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