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元世祖忽必烈的故事,人们对忽必烈的评价如何?
忽必烈的故事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一日三餐除了奶,最离不开的就是羊肉,最出名的美食也常与他们的羊肉有关,烤羊腿、烤羊排。而现在吃火锅必点的涮羊肉,传说就是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发明的。
忽必烈剧照
传说,忽必烈有次亲率大军南下远征。行军路上,人困马乏就像休息会吃饭,忽必烈觉得军中伙食太差,突然想起家乡的好吃的,想到了清炖羊肉就忍不住口水,就吩咐了下去。厨子就立马宰杀羔羊,烧火准备炖肉。
可是突然探子来报,说敌军正在逼近。可是忽必烈已经饥饿难耐,就一边下令部队准备战斗,一边继续催厨子做菜,就想要吃清炖羊肉。厨子知道她性情急躁不敢惹怒,可羊肉需要很长时间才炖的熟,可是这么慢的话敌军早来了,羊肉炖好自己早就被砍头好几次了。就在这时,厨子急中生智,把羊肉从块切成了薄片,然后放在锅里涮了几下,就捞了出来,撒了点调料,就给忽必烈端了去。
忽必烈吃完就去迎敌,不久就凯旋而归。忽必烈很高兴,又觉得厨子有功,就又让他做了一次那道菜,然后让麾下的将领们一起品尝。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忽必烈于是给它命名为涮羊肉,后来也就成了宫廷佳肴。
涮羊肉,又叫羊肉火锅,一般认为是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清朝皇帝举办的几次大型宴会上也基本上都有涮羊肉这一道菜。涮羊肉,有三个基本要求:选料要羊肉鲜嫩,切片要纸薄均匀,调料要味美可口。
忽必烈评价
忽必烈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位大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后世对忽必烈的评价总体不错,批评他的主要是他曾经打过仗的国家和地区的人,而赞赏的一般是他对汉文化的接受以及一些为政措施。
忽必烈剧照
忽必烈是马背上的蒙古人,无论是他的祖父成吉思汗,还是他的父亲托雷,都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是出色的军事家。忽必烈相比这两位,也差得不多。他攻打过云南的大理国,最后使其投降灭国;攻打过南宋,迫使他们派丞相来割地求和;继位后,灭亡了南宋,统一了中国;两次攻打过日本,虽然都以失败告终。忽必烈讨伐征服了不少国家和地区,他的军队肯定给这些地方带去过不少劫难。尤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屠城的可怕经历,即使没有屠杀很多人,想来忽必烈也肯定做过类似残忍的事情。因此,军事才能值得肯定,但也有许多过错。
忽必烈从小尊崇儒学,早期管理地方时就任用了大批汉族的儒士作为幕僚。等到他继位,建立元朝后,忽必烈更是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很好地缓和了汉蒙的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此外,作为游牧民族的人,他却十分重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实行国家控粮政策,丰年收购余粮,荒年免费发放。而我们现在用的纸币钞票,据说也是忽必烈发明的,是他把钞票引入了流通领域。
后世称赞忽必烈英明神武的不少,比如马可波罗说他是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强大君主。
忽必烈屠城
蒙古帝国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军队以骑兵为主,讲求速战速决的机动性,他们是攻占一个城池就奔向下一个,所以一路征服其实也在一路屠城,每一个蒙古将领手里都沾满了鲜血。
忽必烈雕像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统一蒙古、灭亡金国、西征花剌子模。有如此赫赫的战绩,除了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能力和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外,也和他残忍的手段有关。成吉思汗率军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只要遇到不投降的,攻破后一律屠城。在他攻破金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后,蒙古军队对城里的居民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超过一百万人丧命。之后,成吉思汗灭亡了花剌子模,之前人口众多的这个国家战后几乎灭族。
成吉思汗的儿子托雷,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的同时,也学会了他的屠城手段。据说,他攻打四川攻破成都后也进行了屠杀,成都居民所剩无几,据说整个四川被屠杀后人口减少了上千万。而托雷的儿子旭烈兀,在蒙古第三次西征时,围攻巴格达,在对方投降之后还是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屠杀,数十万人丧生,也有说是120万人。
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的儿子、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自然也没有丢掉屠城这一家族天赋。尤其是在功打南宋的战争中,忽必烈的元军每破一城,都要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一路攻打一路暴行。据记载,元朝灭亡南宋后,得到百姓930万户,比宋宁宗嘉定十一年时的1360万少了30%,南宋大约被屠杀了2400万。
忽必烈画像
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副传世的画像,现在一直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南熏殿,同时收藏的还有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的画像,但两幅画都没有作者字款,现在被确定为是出自元朝的画家刘贯道,他还有一副《忽必烈出猎图》。
忽必烈画像
这幅忽必烈画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肖像画史上的传神写实典范,对他的体态、面部、服饰都画得十分精细,连忽必烈的眉毛和胡须都可以说是根根分明。在画像上,忽必烈明显发福比较显胖,两侧留着发辫,头戴一顶皮制的暖帽,身上穿着的却是白色的衣袍。
从忽必烈发胖的体型可知,作者作画的时间大概是忽必烈登基十几年以后。因为忽必烈之前南征北战,按马可·波罗的描述是中等身材,筋肉四肢。继位后享受奢华生活,加上忽必烈晚年的酗酒暴饮暴食,所以发福变胖十分正常。
忽必烈的发辫、暖帽,都可以说是保留了蒙古族的一些传统。但是身穿的白色衣袍就明显更像是汉族人的服饰。由此可见,忽必烈对汉族文化的喜爱,不仅自己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建立的元朝也沿用汉族王朝的制度。
据说,当时画家刘贯道不仅在宫里任职,而且当的是御衣局使,也就是宫廷的服装设计师。因此,忽必烈的这身打扮和服装说不定就是由他所设计。不过相比忽必烈,察必皇后画像里的穿着就明显个性许多,服装和首饰都非常精美。
忽必烈夏宫
夏宫就是皇家贵族用来消夏避暑而专门建造的宫殿,历史上国内外的皇帝大多都有夏宫,国外出名的有埃及夏宫、彼得大帝夏宫等,而国内最出名的就是北京的圆明园。而忽必烈的夏宫,就是元朝的上都,现在位于内蒙锡林郭勒。
忽必烈夏宫
上都原来名叫开平,因为忽必烈在那里登基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后来在1263年把开平升为了上都,并且作为夏天避暑的夏宫。目前,上都早已损坏,不过遗址还是完整保存了当时城市的整体格局,还有墓葬群。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忽必烈夏宫海拔在一千多米,是周围气候最宜人的地方,当时有人这样描写夏宫的六月份天气:似秋时、亦冰霜、凉如水,可见这里气候的确非常适合避暑。此外,忽必烈夏宫的风景也可以说是极好的,不仅地处金莲川草原,一马平川、芳草如茵,还有青山绿水在旁,北面是有烽火台的龙岗山,南面是蜿蜒曲折的上都河。据马可·波罗的记载,当时上都周围栖息着许多草原的飞禽走兽,野鹿、天鹅、白鹤等等。
现在,在原来上都的遗址边建造了一个忽必烈夏宫景区。景区和上都遗址距离只有2公里,因此只要来参观遗址基本上都要在景区中停留,一方面休息或者餐饮,一方面领略一下草原风光和当地的民俗风情。据说,当地的蒙古族人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甚至还有不少是成吉思汗的家族后裔。
忽必烈版图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向东到日本、向南到泰国、向西到天山、向北到贝加尔湖,汉朝或者唐朝最为鼎盛的时候也远远比不上。此外,元朝还有四大汗国以及其他包括高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内的藩属国。
元朝的版图
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建立以后就一直四处征战,经过几位汗王的征服扩张,尤其三次西征灭亡占领了欧洲许多地方,把帝国的疆域不断增加。据说蒙古帝国最鼎盛的时候国土面积有3300万平方公里,虽然因为有一部分领土存在争议导致有人认为是2400万,不论如何它都是世界历史上第二大的帝国。
但是蒙古帝国有四大汗国,它们是成吉思汗分封给他儿子的,虽然隶属于蒙古,但也各自独立。而等到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后,四大汗国中除了伊儿汗国因为是忽必烈的弟弟所建所以一直承认他是宗主和元朝关系不错外,其他三个多多少少对元朝有不满和冲突,之间发生战乱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属于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的领土,却不能算在后来元朝的版图里,而这四个国家加起来应该达到一千万平方公里。
所以,虽然元朝差不多等于继承了蒙古帝国主要的领土,但其实就面积只有一半左右而已。之后,忽必烈征服一些地方,尤其是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元朝当时的国土面积大约在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