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苗族好客的风俗

2022-05-19

苗族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有稀客、贵客来到苗寨,往往是主人家请客喝酒吃饭以后,主人家的兄弟、房族、友邻甚至全寨的人家都会接着来请,真可谓“一家客人全寨亲”。苗家请客大都有鸡、鸭、鱼、肉和木耳、香菇、豆腐、豆芽,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腌鱼、盐酸菜、香肠、血豆腐等菜肴。

不仅要敬酒劝酒,还要唱古歌、飞歌助兴。始建于明代的雷山县郎德苗寨,较为全面地沿袭了明清乃至唐宋时代的遗风,被称为历史文化的宝库和民族风情博物馆。雷山县郎德上寨是个仅有百来户人家的苗家小寨,被列为首批重点民族村寨博物馆对外开放,已接待国内和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来宾50多万人,成为贵州乃至全国展示苗族文化的窗口,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拍摄电视系列片的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一。

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特别是苗族妇女盛装的制作很费功夫,一般是先分块挑、绣,然后再连缀成套,或是将已作好的各种图案部件分别贴在各个部位。服装一般都比较宽大、厚实,喜欢几层重叠,以显示创作

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特别是苗族妇女盛装的制作很费功夫,一般是先分块挑、绣,然后再连缀成套,或是将已作好的各种图案部件分别贴在各个部位。服装一般都比较宽大、厚实,喜欢几层重叠,以显示创作者的挑、绣才能。一套衣裙的制作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特别是挑花、绣花盛装,全套配齐往往要七八年。一个女孩从小到出嫁也不过有一两套盛装,有的还要留给下一代女孩子继续穿。贵州少数民族服饰中,造型优美、最具特色、最具代表的,主要有以刺绣编织为主的黔东南台江地区的苗族服装。

苗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后半边靠岩着地,前半边以木柱支撑,楼屋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成。木楼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围棚立圈,堆放杂物和关牲畜。住人的一层除卧室、厨房外,还有接待客人的中堂,中堂的前檐下装有靠背栏杆,形成一个木制阳台,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在著名的“千户苗寨”─雷山县西江,千百栋吊脚楼顺山势而展延,与花木共掩映,层层叠叠,无论远看近看,都觉气象万千,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苗族的节日有“四月八”、芦笙节、姊妹节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群众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祖先、英雄的景仰和凭吊。贵阳、惠水、龙里等地都是欢度“四月八”的场所。武术是苗族群众最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逢年过节,苗族男女青年常举行隆重的武术表演,表演时多有芦笙助兴。苗族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古朴,风格独特,并有很多流派,安顺、镇宁等地的苗族花拳,其套路较多,它是根据跳芦笙、跳花舞步、斗牛等动作揉合而创的,其中的舞蹈动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