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 要祭灶王和神马
《祭灶词》(宋)范成大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兮!
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之为小年,从今天开始,过年的序幕就算是拉开了。过年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过去,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除夕那一天,几乎每天都有对应的传统年俗。怎样以最传统的方式过完除夕前的这最后一周,记者采访了有关民俗专家,为您一一盘点。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
元旦和春节,大家都分得很清。元旦放三天假,春节放七天假。民俗学家王涌坚却告诉记者,在1912年之前,每年的正月初一却被称为“元旦”。而同样有趣的是,在古代,“春节”则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中国从汉朝开始,一直采用夏朝的立法,也就是夏历,我们俗称的农历或者旧历。王涌坚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决定改用类似阳历的民国纪年。1月2日,孙中山向全国发布了《改历改元通电》,也就是把公历的1912年1月1日称为元旦,从此,正月初一失去了“元旦”这一称呼。
正月初一改叫什么名字呢?1913年,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正式批准从1914年开始,将阴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从此,本来的“元旦”有了新名字——“春节”。
祭灶“军三民四龟五”
老年人都知道,春节的系列年俗活动并非从除夕那天才开始,“二十三糖瓜粘”,过年的序幕应该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正式拉开。
祭灶,是指祭灶王爷,古时家家都有灶台,灶台上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一大家子的保护神。一年到头来,这家人干的事情,无论好坏,灶王爷都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
腊月二十三前后,灶王爷要上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者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该给这户人家降下的是福还是祸。
因此,祭灶历来被人们所看重,“让灶王爷吃好喝好,直接决定着一家人新一年里的福祉。”王涌坚说,《金陵岁时记》、《岁华忆语》等书记载,过去南京人祭灶,有“军三民四龟五”的讲究,也就是军家(功臣后裔)、官府在腊月二十三夜里祭灶,普通百姓家在腊月二十四夜里祭灶,妓院(“龟”)等下贱行业则在腊月二十五祭灶。
祭灶的物品则主要为元宝形、空心的灶糖。王涌坚说,除了灶糖,南京人家过去还供红枣汤给灶王爷,并且要给灶王爷骑上天的“神马”供奉草料。然后,把印着灶王爷神像的纸烧掉,灶王爷就上天去了,要等到七天以后,也就是除夕那天,贴上新的灶王爷神像,也就是所谓的“接灶”,灶王爷才算是从天上回来了。
“扫尘”看年历选日子
祭灶结束后,就是要扫尘了。扫尘日并不固定,研究南京民俗的民间学者赵元植先生告诉记者,选哪一天扫尘,过去人们主要依赖历书。
在夏仁虎的笔下,传统南京人家的扫尘场面是这样的:“妇女率仆媪以巾裹头,长竿缚帚,自仰尘迄堂坳,无弗洁清……臧获劳苦则犒以酒肉”,可见,扫尘过去大都是女人们干的伙计。而如果家中的奴婢(臧获)扫尘辛苦,主家还要请她们吃酒吃肉。
扫尘,把家里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每件家用物品清洗得亮丽如新,当然有现实意义,谁不想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迎来新的一年!赵元植说,古人还给“扫尘”寄寓了更多附加含义。
如有人认为,扫尘的“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也有“除陈布新”,也就是“陈旧布新、破旧立新”的含义,通过打扫,将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打扫出门,新的一年里将迎来好运气。
豆芽和藕不能同炒
炒素菜,也叫炒什锦素菜、炒十样菜,是昔日南京人特有的一种过年的食俗,只要有时间,家家户户都会在年三十当天或者年三十前一两天,热热闹闹地将素菜炒好,从大年三十吃到正月初十才能吃完。
南京人过年前炒素菜,由古时食“五辛盘”庆祝年节演变而来,所谓“五辛盘”是指五种辛辣生菜。
潘宗鼎《金陵岁时记·十景菜》描绘得很清楚:“除夕,人家以酱姜瓜、胡萝卜、金针菜、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页、面筋十色,细切成丝以油炒之,谓之‘十景’。又有所谓‘安乐菜’者,干马齿苋也。如意菜者,黄豆芽也,盖取义吉祥尔。”
家住门东的老南京人赵先生告诉记者,昔日,进入腊月不久,家中的老人们就会为“什锦素菜”着手做准备了。比如,胡萝卜要早早买来,先切成丝,放在阳光下晾晒几天,以免炒时水分多影响口味。
炒素菜的配料是有讲究的,既为配色,还得象形,更要取其寓意,讨个好口彩。如不可缺少的芹菜,是取其“芹”(勤)的谐音,勉励家人新的一年更加勤奋;竹笋,有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含义;五香酱油干,则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赵先生说,各种菜的搭配有禁忌,比如有了黄豆芽,就不可以放藕,因为前者呈钩状,后者有眼,“钩眼”有“与人不和睦”的意思。炒菜也讲究顺序,一般来说,头一锅先炒黄豆芽,取其意为“万事如意”。各种菜都炒好后,最后一锅菜才轮到炒胡萝卜丝,寓意新的一年“满堂红,红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