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粤西人大年三十吃年籺贺岁

2022-05-19

春节近,吃年籺(音he)。在粤西茂名、湛江两地,人们素有过年吃籺习俗,以庆贺新岁的到来,寄托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尤其到了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会在贴好春联后,全家人围台先吃年籺,最后才吃年夜团圆饭。

家住茂名市郊区的谭伯今天起床特早。他告诉记者,在城里工作的儿子一家要回来吃年夜饭,顺便拿些年籺回家“掟”年(粤西风俗,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好之意)。“我的孙女很喜欢吃籺,平时总从集市买回家,今天一大早我就贴了春联,蒸热年籺,就等孩子们回来吃。”

粤西的年籺实际是一种特色年糕,式样很多,有煮汤籺、菜籺、寿桃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艾籺、糯米糍等,都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味道,寓意健康、平安、好运,生活滋滋润润、和和美美。

谭伯说,每年在过年前几天,粤西民间都有做年籺的习惯,一来表示送旧迎新,二来可以用来“掟年”。相传,从前茂名本是一片荒芜之地,后来来了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见此处丘陵连绵,了无烽烟,便扎根开荒种作,繁衍生息。人们初时只能种些薯类等杂粮,聊以充饥。为充分利用粮食,人们便将杂粮用木槌捣成粉,加水搅成糊状蒸煮,令其体积增加几倍,成为木薯糊、玉米糊之类的食物。再后来,为庆祝丰收,也为调换口味,人们便按先前的方法将米捣成粉,并配以蔬菜之类简单的馅料,做成有一定形状和味道的食物,这就是“籺”了。年复一年,渐成风俗。

离家在外近30年的曹先生表示,每次回老家过年,吃年籺是种嗜好,这种食物已构成他对家乡和童年的最浓重回忆。“小时候,每年到腊月二十八,我们全家每个人都要为做籺出一份力,连小孩也不例外。奶奶是当之无愧的总指挥,由她分派每个人的任务,包括打磨籺粉、准备绿豆、花生仁、芝麻、椰丝、虾米、肥肉丁馅料等。到了万事俱备,一家人围着桌子就开工了。奶奶捋起袖子,开始搓籺粉,很快,散落的糯米粉就能搓成一个大籺团。”

接着,大人们就从大籺团上取下小小的一块,搓成圆球状,然后压平、捏薄,再把籺馅放进去,再捏合,最后把它按到籺模里面,轻轻一敲,一个寿桃状的籺就“跳”了出来。之后,小孩子再拿根筷子蘸上红色的水,给每一颗籺点上红印,就可以把它们放进锅里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