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满族习俗
满族姓氏的由来
岫岩满族的祖籍多居长白山一带,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在八旗当差。初驻兴京(今新宾),后进驻盛京(今沈阳),再迁居北京,康熙年间拨还盛京,再拨来岫岩驻防。还有一部分原住乌拉(今吉林市),1678年(康熙十七年)经议政王大臣奏准,兵丁眷属万余人移驻盛京,编入各“牛录”(八旗的基层组织)当差,后又拨往各城,附入八旗,来至岫岩。
姓氏,满语称“哈拉”。满族的姓氏历史悠久,共有697个。满族多以部落和所居住的地理环境特征为其姓氏,其姓氏为多音节。入关后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将原来的多音节姓氏简化为单音节汉字姓氏。冠以汉字姓氏的多取原姓氏的第一个音节为姓。有的取译音谐音为姓。有的取译意之音为姓。也有的取译意为姓
家谱族规
满族家谱
岫岩很多满族家族都立有族谱。族谱样式有两种:一种如书,叫谱书。另一种写在纸上或黄绸上,只有人名,即世系表,叫谱单,与岫岩地区汉族家谱相同。
谱书的编写繁简不同,大致有家族的源流、迁徒、族居、祖茔沿革、祭田管理、宗规家训、典型人物及大事记等。行辈排字及世系是必有的。世系分支填写,谁生儿子,兄弟次序,某氏嫁夫,都清清楚楚。如有官名及别名列在本名下。
族长和族规
满族初来岫岩时,人丁稀少,尔后人口日渐增多。
满族最重祭祖,族祭是每一家族的大事,历来都由最有权威的人来主持,此人即为族长。族长是由选举产生而不是按长支世袭的。
族长掌管族中祭祀,对由祭祀涉及到的和把同一血缘家族维系起来的坟山祭田使用、钱财帐目支使、排除族内外纠纷、教化族中子弟、编辑修纂谱书等事宜,均要过问。因而族长成为家族的代表。为了将家族管理好,由他主持全族会议,订下许多规章制度,这就是族规。有祭祖规矩、坟山祭田规则、钱财开支规则、处理纠纷规矩、家训等。
节日习俗
春节
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3-5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满族地区。
节前,人们积极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火勺。初一凌晨子时(夜11点--1点),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这天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初一至初五甚至到十五人们都相聚一处扭秧歌、踩高跷,尽情娱乐,一些年轻人还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春节。
元宵节
亦称灯会、灯节,古称“上元节”,是满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举行。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
灯节那天,夜幕降临、明月升空的时刻,东北地区的满族城镇,大街小巷,彩灯交相辉映,火树银花,热闹异常。后来发展成灯展、灯市,有的城镇还举行冰灯会。观灯者纷至沓来,车水马龙。
灯官节
又称灯官会或拜灯官,是满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举行。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这一节日,在岫岩地区已消失,但岫岩文艺工作者根据这个节日编排的文艺节目仍活跃于舞台。
二月二
二月二,也称领龙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俗称“龙抬头”。农家当天多用草木灰从水缸到井台撒成一条灰道,谓之“领龙”,祈求风调雨顺。男人多数中这天理发,取“龙抬头”吉祥之意。春节杀猪时留下的猪头,要在这一天食用。此节日为满汉共俗。
清明节
亦称“墓祭”,是满族传统祭祀节日。原来在每年农历三月五日举行(有的地区则在四月上旬),现在则在二十四节气的清明举行。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
节日那天,各户人家乘坐大车到墓地,由长者在新坟上插“佛陀”,旧坟插柳枝,意为禀告祖宗,本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然后将酒捋地,全家人在坟前叩头行拜,以示子孙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灵保佑本家平安。
庙会
满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具体时间因地而异,大致在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
近几年来,庙会甚为盛行,而且规模越发空前。壮观的场面,热闹的情景,实在令人赞叹。但今日满族的庙会,已由祭祀与贸易相混杂的形式演变成为城乡物资交流和民间开展文艺活动的形式。
端午节
又称“五月节”,满族叫“托波业能业”,是满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举行。全国各地满族都过此节日,与汉族的端午节备有不同。
端午节那天,满族家家户户都在门檐下插上艾蒿、蒲草、桃树枝、小孩手膊、脚膊上缠五彩线,还扎把门猴。人们还要到野外踏露水,用露水洗眼睛、洗脸和洗头,以防生疮疖、闹眼病。节日吃粘饽饽、饺子、做粘米干饭。
中元节
亦称“鬼节”,是满族传统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
节日那天,家家户户携香烛、纸钱,带果食供品,到坟地扫墓。有的在道旁燃烧纸钱,有的在坟茔烧香焚纸,整日路上行人不断,香烟缭绕。此节现已为满汉共俗,内容仅限于到坟地(或在路旁)为先人烧纸。
八月节
亦称“中秋节”,满语称“扎宫比亚业能业”,是满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
节日那天晚上,明月升空以后,满族家家户户在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放上月饼、苹果、桃、梨、葡萄等水果和食品,点起三柱香,全家大小对着月亮叩头(有的地方只烧香不叩头),叩头礼拜后,围坐在桌边共尝月饼和果品。供月习俗现已废弃,但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的风俗,依然盛行。
腊八节
满族传统节日,每年腊月初八日举行。旧时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都用粘高梁米、小豆、红枣、粟米、花生米等8种五谷杂粮熬成“腊八粥”奉供祖宗神灵,馈送亲朋好友,然后自家吃用。在家村,有的还用腊八粥奉供果树,他们在树干上割开一个口,抹上腊八粥,祈祷果树多结果实。
小年
亦称“祭灶神”,旧时满族传统祭祀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举行,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此俗今已少见,唯在偏僻的山村偶有信奉。
除夕
俗称年三十,是满族传统岁时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流行全国各满族地区。这一天,旧岁将尽,新岁来临,家家户户忙着清扫庭院,去尘秽,净门户,准备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各家还做年糕,用年糕等供祖宗,并烧达子香。除夕有贴福字、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对联的习惯;有在院中立灯笼杆的风俗;还有辞岁、守岁等规矩。
岫岩满族的婚丧嫁娶
婚娶
满族婚娶的四大禁忌第一,不与汉人通婚(不包括汉军旗人),说这是朝廷的规定,万万违背不得。自清朝中期起,这一禁忌已经开始取消。今天民族隔阂早已消失,满汉通婚极为普遍。
第二,同姓不准通婚。习惯的说法是同姓即同祖。同姓通婚深为满族妇女所畏惧,因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一样没有名字,嫁与同姓后,即成为如关关氏、赵赵氏之类,那是极不光彩的。至于同姓又同祖,通婚更是禁忌。按汉俗和解放制定的婚姻法规定,同姓同祖如出五服已不属近亲,可通婚。
第三,行辈不一不准通婚。满族原没有此旧俗。多尔衮与豪格为叔侄,二人同娶桑阿尔塞之女;孝端后、孝庄后为姑侄,可是先后嫁给清太宗即为实例,说明此项禁忌是受汉俗的影响。
第四,不准童婚。岫岩的满族,没有童婚的陋习,满族的成年婚配利于种族繁衍,这是良好的民族习惯及道德规范。
满族婚俗据史料记载,满族婚礼无缄贴、无鼓乐、无男女傧相,订婚时,父率子带聘礼同媒人前往女家拜访其父母,次日女之父也和媒人一起回拜男方父母。婚娶时行过柜箱礼,新娘坐轿子,入门拜公婆,无交拜礼。岫岩满族婚礼与之相比已繁琐得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汉人那里吸收而来,如缄帖、鼓乐、傧相、避煞神、铺红毡、抱宝瓶、交拜礼等。
岫岩近代的满族人家,当儿女长大成人后,婚姻不是自己作主,议婚均由双方父母先去对方家窥看,名曰“看门”。正式婚礼活动要举行三天。头一天称“柜箱日”,也叫“过柜箱”。第二天为婚礼正日,双方迎送亲车午夜相向出发,新娘由胞兄或族兄同车护送。第三天,新郎新娘早起,偕拜先祖后,双手捧镶好枕头在顶的长方形枕头,依次拜见族中长者,俗称“认大小”,以使长幼有序。婚后七日回娘家,俗称“回门”。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俗称“住对月”。在满族人婚礼中,还有很多反映满族人心理愿望的细节行为:抱宝瓶喻为得到富贵;抱栗子木喻为早生贵子;坐福取不受颠簸之意;小姑小叔打新娘几拳再下地,取今后相处不恼怒之意;看日头红取日子过得红火之意,等等。
随着时代变迁,满族婚俗逐渐由繁至简,男女自由恋爱,不要彩礼已成风尚,但在现代的满族婚礼中仍能体现很多满族特色。
丧葬
满族丧葬的特点满族先祖的丧葬习俗不尽相同。无论是查阅古史、考古发掘,还是民间传说,都可以找到和发现满族先祖曾存在过的土葬、兽葬、火葬和树葬的习俗。在满族南迁以后,开始与汉族一样实行土葬了,但仍然保留下来一些旧有习俗。
一是人死停放在西间。人死之后,顺炕沿在西间屋地上放三块板子,板子的高度以死者的年龄而定。老年人与炕沿平,中年人次之,小孩最低。人放板子上,头朝西。这与汉人死后停放正堂不同,因满人以西为上。
二是从窗户抬出。其原因一说门是走活人的路,不能走死人;另一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家跑时是走窗的,是为了纪念。而汉人从门抬出。
三是棺材起脊,棺材上盖为起脊状,与宁古塔(满族聚居地,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一带棺材同型,而汉人棺材则为平顶。
四是棺材里放谷草,栗树枝,这是火葬习俗的痕迹。
五是挂红幡,即丹旌。红幡立于门前,设木座高杆悬挂,每日日出悬出,日落取下,放在棺材旁侧。红幡的质料以死者尊卑而定,反映了丧葬的等级化。岫岩的满族人多用红布,红幡形状是将整幅红布分为四条,头和尾用黑布装饰。
六是烧饭。这原来是女真旧俗。有史料载:“所有祭祀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在岫岩,仅将死者衣物放在灵柩下,待死者入坟后,衣物洗涤干净仍可由亲友穿用。所焚烧的物品有装在枕头内的荞麦皮、谷物及纸制的祭尊品,如车马人。
七是男摘冠缨截发,妇女去妆饰剪发。满族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丧葬均有男摘冠缨之俗,而男截发及女妆饰剪发则是宫廷习俗。
八是百日内不除服、不剃头。满族人死后,其子孙服孝,男子腰系白布带,妇女戴包头。
满族丧葬习俗受到汉族影响满族丧葬保留了自己的旧俗,也避免不了受到汉族的影响。
与汉人同样,满人寿衣也分衬衣、棉衣、袍衣、褂衣、大挂衣,五、七、九件不等。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服孝期间与汉人同样,不准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三年之内逢春节不贴年画、结联。停止嫁娶事宜。每年清明及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腊月三十是上坟日。腊月三十下午上坟,供件肉(整块的肉)和饭,件肉一碗,饭按坟里人数,并烧包袱。包袱用瞑衣纸叠成纸袋形状,内装用金银箔叠成的金银锞子,上写祖先名子。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汉人丧葬繁锁仪式在清朝末期几乎都被满人吸收了,如最耗费资财的经礼殡等。
现今满族人的丧葬习俗如今满族同汉族人一样,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革。1967年,岫岩建立了火葬场,全县已实行火葬,并已逐渐形成风气。火葬本是满族先祖的习俗,既卫生又节约,满族人民很愿意接受。为悼念死者,开追悼会,送花圈,也很符合满族的民族心理。虽然农村偏远山区个别地方仍实行土葬(或火化后土葬),但那些妨碍生产及社会活动的陈规陋习已越来越少。人死最多不过三天便出殡入葬。为表示哀悼,在出殡后已不穿孝服,大多臂戴黑纱。还有老人在世前就嘱咐好,丧葬不许搞排场。但是,在农村一些满族聚居的村落,出于强烈的民族意识,带有满族特色的古老习俗至今还保留一些,如死者在西间顺炕停放,从窗户抬出,生者边哭边唱和插佛托等,这些保留下来的习俗,都是简单、朴素而又可行的。
岫岩满族的居室
满族先祖的居室满族的先祖,经历过春夏随水草迁徙、秋冬掘地穴而居的生活。巢居和穴处在今天看来,是异常落后的,但在那时代,却能保障满族祖先得以生存。有的地穴还建有类似“穿地龙”式的取暖设备,这大概就是今日东北地区仍在流行的火炕及火墙的前身。
到了辽代,满族先人开始有房屋,但却是春夏居其中,秋冬仍然挖地洞居住。这说明当时房屋的取暖问题还没有解决。
直到金代方才“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这种房屋构造,东北地区的大多数民族一直沿用了很长时间。因为它取材方便经济实用,又有取暖设备。
近代满族住房岫岩满族近代住房多建在依山傍水的小块平地、平原或盆地上,利用山上的石头及树木为主要材料。庭院以毛石砌矮墙或以高杆植物的茎夹成杖子围成,有门。住房以毛石砌墙,以木柱支撑房梁,房高八尺,房顶起脊。上苫苫房草,苫房草细长而坚韧。房屋一般为三间,也有四间、五间不等。门朝南,堂屋有锅灶,灶火通室内炕。用作物秸棵或树枝做燃料,烧火做饭并暖炕。南、北、西三面构成半包围状,俗称蔓字炕。南炕为长辈居住,北炕为晚辈人居住,西炕置放柜或桌,不住人。窗户分上下两扇,窗纸糊在外,屋外有长檐,免得窗纸被雨雪淋湿。上扇可用棍支开,开向里面,以供通风,下扇不能开合,但有的可以取下,窗棂及门上窗楼均构有各种图案,显得很美观。房的东前侧或西前侧设立烟囱,烟囱成台柱形。院内东厢或西厢设碾房和仓库,仓房置放农具杂物。院子中必有一仓子,离地面一人多高,放苞米,起通风晾晒作用。东房头僻静处置厕所,房四周栽种桃、李、杏、梨、樱桃或蔬菜。每当春季,花香鸟语,鸡唱鹅鸣,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现代的满族居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岫岩农村满族人的房屋大多由草房换成瓦房,石墙变成砖墙;门窗用木制成,粉刷蓝、绿等色油漆。近年铝合金及塑钢门窗已渐普及,纸糊的小格窗棂改为镶大块玻璃;炕用牛皮纸糊后刷油或铺炕革,铺席子的人家越来越少;大多人家拆掉了西炕及北炕,室内摆设家用电器和组合家具。县城的楼房已基本普及,农村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很多满族农民群众也住上楼房。总之,从巢居穴处到今天居住宽敞明亮的房屋,这巨大的变化是满族人民世世代代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丰硕成果,是满族人民联盟才智的生动体现。在今天,除山区部分老屋外,岫岩满族在居住方面已与汉族无异,但常以琉璃瓦装饰屋顶,以体现民族特色。
岫岩满族饮食习俗
养猪食肉满族养猪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三千年前满族祖先的村落遗址--镜泊湖畔莺歌岭的发掘中,曾出土一批小陶猪。在很多文献中,也都有关于满族的先祖“其畜宜猪,富家养数百口”的记载。
过去,岫岩的满族婚丧嫁娶、祭祀祖先必用猪,年底所杀年猪的一部分肥肉腌制在坛子里,做为一年的食用油,所以家家必养猪。养猪的多少、大小成为衡量贫富的标志之一。有的家庭杀年猪不只一口,而是二、三口。猪的重量大约三四百斤,以大为荣,以小为耻。杀年猪的第一顿饭正如史料记载:“大肠以血灌满,一锅煮熟,请亲友到炕上”。食用时将套桌中间可自动开合的圆板拿下,菜锅坐空当处,下有火盆对准锅底加热,或有宽沿泥火盆,菜锅坐在火盆上支起的铁架上。锅中炖满肥肉、血肠、酸菜、粉条。众人围坐从锅中直接夹菜,面前放一酱碟,内放清酱、大蒜以调味。可见岫岩满族至今仍沿袭祖先这一习俗。
用糜酿酒糜即黄米。岫岩的满族过去祭祖或年节改善生活,必以黄米做酒。其做法是:将大黄米用水浸泡之后上锅蒸熟,装入坛里,将原米汤也一同兑入,米汤不足加水,之后加黄酒曲子搅拌均匀,不日后即可饮用。黄酒味甜,但也能醉人。
用糜制糕古史中就有满族人“有打糕,黄米为之,甚精”、磨粉做糕,糕有几种”的记载。
岫岩的满族将糕称为饽饽。因季节不同而做法有别。春季,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上锅蒸熟,将炒熟的黄豆也磨成面,均匀地裹在碾成片的粘糕上,然后卷好,用刀切成小块,此为豆面饽饽。夏季,将粘高梁米用水浸泡后,磨成面做皮,把小豆煮熟,合成豆泥做馅,再包入苏子叶中蒸熟。苏子叶为农家所种,味清香,此为苏叶饽饽。五月,正是山上柞树叶(俗称波罗叶)鲜嫩季节,将粘米面及豆泥包入波罗叶中,为波罗叶饽饽。秋冬两季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后夹以小豆泥蒸熟,食用时,蘸糖或油煎,此为粘糕饽饽。饽饽过去为祭祀必备品,因其耐饿,八旗兵打仗常用来做军粮。至今也是满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此外,大黄米干饭、粘高梁米干饭、油炸糕等也是满族人喜爱的粘食。
用豆做酱岫岩以黄豆为主要油料作物,可榨油,剩余豆饼做饲料。现在用豆做豆腐很普遍,而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岫岩农村用豆做大酱则最普遍。满族人民日常生活离不开大酱,蔬菜生食、熟食均以大酱调味。黄瓜、萝卜等青菜及猪下货煮熟后,均放入酱中渍咸以食用。史料中就有满族祖先“以豆为酱”的记载。
各种酸食岫岩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它有多种食用方法。做酸汤子即其中之一。如将汤面子加水稀释成粥状,从锅沿自然入烧热的锅底,成牛舌样,就称为牛舌饽饽(牛舌饼),稍加糖或糖精,味酸甜。
每到秋末冬初,将白菜用开水稍烫后,装入瓦缸中,加满水,上压石板,腌成后即为酸菜。据说清顺治以前就有吃酸菜的记载了。从实地考证得知,山东、河北一带是没有腌酸菜习惯的,由此可知腌酸菜为东北习俗。此外如酸浆、山里红、山葡萄、酸梨等,也是岫岩满族喜食的酸味山货。
窖藏蔬菜秋末冬初岫岩农村家家户户在院子中的向阳背风处挖二米多深的长方形土坑,上横木杆,覆玉米秸子,再盖上土,内藏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和苹果、梨等水果,供冬春食用,此即为菜窖。窖口仅为一人出入,取菜由梯子上下,窖内蔬菜可保存至第二年四月。在城镇,随着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已住进了楼房,加之反季节蔬菜的普及,地窖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常言道,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岫岩的山也为满族人民的饮食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每当春季,地皮刚刚发绿的时候,山上的各种野菜便破土而出了,它们的名字真是数也数不清:猫耳朵、老母猪忽达、大叶芹、小叶芹、猴腿儿、蕨菜、刺嫩芽......在菜田里的蔬菜未上市之前,已经抢先摆上饭桌,供人们尝鲜了。还有榆树叶做成鲜美的汤,槐树花掺合在玉米面饽饽里,香甜可口。夏、秋两季,榛子、核桃、栗子、野枣、蘑菇等山货野果,也任你自行采摘。山上放养山羊,夏季为避暑而宰羊喝汤,已成为惯例。尤其岫岩是柞蚕产区,蛹、蚕、蛾、“神仙”(半蚕半蛹状态)更是登得大雅之堂的味美食物。
岫岩满族的服饰
满族先祖的服饰满族先祖在生产力极低的年代里,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他们的服饰是非常简陋的。夏季裸露着身体,只用一点东西遮蔽下身前后;冬季以猪皮为衣,身上涂抹几分厚的猪油抵御寒风。到了金代,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春、夏开始穿布衣,秋冬仍用牛、马、猪、羊、猫、犬或獐、鹿的毛皮做衣服,裤袜也用皮制作。妇女好白色,穿白大袄子。满族的先祖也极有美的追求,或将虎豹尾插在头上,或以野猪牙、野鸡尾毛为冠饰。金代时,垂金环留脑后,发辫上系上彩色丝带,富人用珍珠金饰,妇女辫发盘髻,再系上逍遥巾及头巾。
清代时的满族服饰这一时期满族的服饰承袭先祖的习俗,并完全适应狩猎生活的需要,与明代的宽袍大袖、方巾圆领形成明显对比。
长袍左右有开襟,下身穿套裤,便于骑马;左面钉钮绊,窄袖,便于拉弓射箭;系腰带,腰带上挂饭袋、刀子、匙子、火石、手帕等物,便于野餐;男子头顶前半部剃发,帽子不高,便于在森林中穿行;女子不裹脚,便于与男子同样骑马,就连又高又紧的衣领也是出于抵御严寒及避免蚊虫钻进衣内的需要。满族服饰的特点是帽上的红缨,当时有红缨满洲之称。清统治者入关后,为了保持民族特点,一再申明不准更改民族服装。所以清统治近300年间,连汉族男子也遵循了满俗,所变化的是,长袍的开襟小了,窄袖口宽了,钮绊从左面挪到了右面。变化最大的是佩饰,原来挂在腰间的饭袋演变成烟荷包或妇女用的香袋。其变化的原因,是不再穿行于森林中射猎,也很少有驰骋于战场的戎马生活了。
近代岫岩满族民间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和套裤,因满族崇尚青、蓝色服装;头戴圆顶帽;脚穿双鼻皮条布鞋,鞋尖突出鞋底之外,如船形,冬季穿(革兀)(革拉)。老年人冬季穿毡窝(用动物毛加工成的鞋)。
满族妇女穿旗袍,衣边绣有采绦,穿坎肩,也穿套裤,扎裤脚,着白袜,绣花鞋,鞋与男鞋形状相同。虽然不裹脚,但由于受汉族裹足习俗的影响,也将脚收拢,足尖成馒头型。戴耳环、手镯。由于岫岩产玉,身上常佩戴玉制工艺品。
由于岫岩盛产柞蚕,服装、被褥、装粮口袋等日用品常常用自家织的茧绸制作。姑娘习于刺绣,旗袍的衣边、身上佩带的荷包、枕头顶、幔帐、钱搭,均绣有花鸟,如蝙蝠、牡丹、石榴和诗句等图案,取意福寿富贵。
民国时满族的服饰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统治,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这一变革也涉及到满族服饰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男子剪了辫子,头顶前半部不再剃去,留了头发,也不再戴红缨帽。但满族妇女仍在头顶梳旗髻。
农民为劳动方便,多穿蓝布短衣,夏天戴斗笠,光脚,天寒时戴毡帽。
妇女兴穿旗袍,不分满、汉;冬季寒冷,袍内穿小棉袄,外套短褂;城镇妇女已有穿裙子的。
男人穿礼服者不多见,夏天戴草帽,冬戴皮帽,春秋戴缎制瓜皮帽;冬天穿棉鞋或毡鞋。
现代满族服饰如今,除极个别山区老年人穿长袍外,满族男女服饰均与人无异。满族服饰只见于舞台、重大庆典或高档酒店(迎宾)。值得提出的是,满族妇女的旗袍以其朴素、美观、大方、合体的优势,经不断改进,迄今仍为妇女穿用,并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