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儿子有什么成就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
《孙子兵法》这本书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看过,但是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而写出这本书的作者——孙武,相必大家也不陌生。而孙武虽然凭着一本《孙子兵法》而扬名,但是孙武的儿子却并没有孙武那样的出名。
当初田、鲍二族乃是世交,两家的关系非常的好,所以后来田无宇在年老退居后,与好友鲍国商议最后决定将鲍国的曾孙女鲍姜许配给了田无宇的曾孙子孙武为妻。鲍姜生于名门,自幼家教良好并且知书达理;对自己的丈夫非常的细心敬重,婚后二人的生活非常幸福。而后来夫妻二人育幼三子,大儿子孙驰、二儿子孙明、与小儿子孙敌。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长子孙驰其实是栾氏与孙武所生;而二子孙明与三子孙敌才是孙武与鲍姜所生。但是这兄弟三人因为并没有自己父亲孙武那般的出名,再加上年代久远所以关于三人的事迹并没有什么记载,具体孙驰的生母到底是栾氏还是鲍姜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虽然如此,可以知道的却是这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写出了流传千古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却也一生为国办事,忠君报国。
而孙武的大儿子孙驰,据说在那场中国史上成功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柏举之战中为国捐躯,牺牲了。剩下的孙武另外两个儿子孙明与孙敌,也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所以具体结果如何也并不清楚。
[page]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齐国孙武撰写的一部兵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 《孙子兵法》是否发生过一些改变呢,让我们一起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答案吧!
诞生于春期时期的《孙子兵法》一共有十三篇,也有一说是八十二篇,总之由于当时传播方式的落后性等原因,该书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到了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硝烟四起,使其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被更多的人所注意。
很多学者开始对《孙子兵法》进行注解,这使其在原有十三篇的基础上获得的大范围的扩增,到了汉代,则由官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中已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一说。
魏晋时期,对《孙子兵法》做出较大贡献的是曹操。由他编撰的《孙子略解》,是根据自身军事战略经验对《孙子兵法》“十三篇”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备论述。也就是说曹操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孙子兵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只保留下了十三篇。
当然隋唐时期之后,各朝的文人学士以及军事家,都根据不同的战略状况,对《孙子兵法》做出了不同的注解,但主要还是围绕其“十三篇”展开的论述。 乃至今日,《孙子兵法》已经走出国门,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同时,也被应用于商场,其根本还是原来的“十三篇”,也就是说《孙子兵法》十三篇已经被普通大众所广泛接受。
[page]军事家孙武墓现在还存在吗
据史料记载,孙武墓位于现如今江苏苏州的相城区元和镇境内。但对于孙武到底葬在了哪里,一直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苏州算是孙武的第二故乡,也是孙武功成名就的地方,相城区更是孙武急流勇退后归隐终老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兵圣”,希望孙武能有个安息之地,遂建造了孙武墓园。后来孙武墓园便成为了许多研究孙武的学者和追崇者祭奠、瞻仰孙武的圣地,也成为了孙子研究者们的一个重要基地,因此孙武墓园也成为了相城区的一个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但如今的孙武墓却已经变成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园中通往外围的路已经被切断了,而通往园内小路两旁的树松柏树都已经被横七竖八的推倒了,整条小路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幽静,更多的是尘土飞扬的嘈杂与荒芜,整个墓园孤零零的耸立着的只有墓碑,唯一能够陪伴墓碑的就只剩下墓碑周遭少许的植被了,墓碑与被保留的植被形成了一个孤岛,挂满沧桑凄凉。
由于孙武墓园是一个纪念性的建筑,不属于文化保护的范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便打起了孙武墓的主意,他们打算在这位兵圣的纪念墓碑上建起他们充满商业利益的现代化高层建筑,透过刻着“孙武墓园”四个大字的石门,都可以清楚的看见起重机在工作。后来,据孙武研究协会的原会长透露,孙武墓只是打算西迁之后再进行投资建造,并不会消失,根据历史记载,孙武墓的总方向和总方位不会作变更。
[page]孙子兵法中势篇写了什么
《孙子兵法兵势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五篇。《孙子兵法》又名《孙武兵法》,英文名《The Art of War》,被誉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
从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它的光芒从没有被任何书籍所掩盖,只要是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书里的智慧所折服。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春秋时期齐国人,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并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说治理大军要军律严明、军法公正,指挥大型战争也要有完整有效的作战系统,要想取得胜利就要用 “奇正”变化去迷惑敌人。
“出奇制胜”说的就是在敌人意料之外,给予敌人致命打击。孙武以日月、四时、五声、五色、无味来举例,说明“奇正”变化无穷,掌握“奇正”之法是很难的。
孙武以水动大石、走兽击飞鸟,说明态势很重要,对付敌人要在险要的位置,给予快速有利的发动进攻。要想胜利,还要治军严明、鼓舞士气,重视日常训练。善于诱惑敌人,却不被敌人诱惑,而且能严阵以待。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是苛求士兵,而是能让士兵去适应“势”。孙武用木头和石头来比喻士兵,而木石所处的位置就是“势”,平坦之地就静止不动,陡峭之地就不断滚动,打仗要胜利,就要让将士如滚石下山来势汹汹,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