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哈萨克族赛马
五月的新疆阿勒泰,广袤的土地上,万物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气息。在阿勒泰市一牧场东南边茫茫的戈壁滩上,首个“雄鹰”训马师协会庄严成立,来自米泉、昌吉、伊犁以及阿勒泰地区各个县数百名马术爱好者带着他们的爱马汇聚于此,一场纯正的哈萨克族赛马角逐即将在空旷的戈壁滩上拉开序幕。
赛马前碧野蓝天
蓝蓝的天底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辽阔空旷,潮气氤氲蒙蒙,太阳还不到一竿子高,光芒洒在戈壁滩上,没有丝毫刺眼和灼热。骑马的、驱车的、走路的……络绎不绝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戈壁滩,不多会儿,车成行,马成簇、人成堆,戈壁滩上瞬间变得热闹异常。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如此隆重的由个体举办的大型赛马活动在牧场实属首次。年轻的青河参赛选手保尔江提前两天就带着爱马赶到了阿勒泰市一牧场。一大清早,他就把自己的爱马梳妆打扮了一番:先将马额头上的鬃毛扎成冲天揪,嵌上了一朵猫头鹰羽毛(有人说这是哈萨克族的吉祥物)马的两只大眼睛在阳光里闪烁;然后用梳子把马背上的鬃毛梳理一番,盖了一条花色鲜艳的毯子,最后将马尾混着白布条编成了两条马尾辫。而巴里巴盖乡村民马那提汗为了能参加这次大型的比赛活动,三天前就去了伊犁花十万元买了一匹上好的赛马;智慧的哈萨克族妇女古丽娜尔早已搭好了洁白的毡房,燃起了火炉,烧上了奶茶,煮好了一锅手抓肉,袅袅的炊烟环绕着毡房散开,混着浓浓的翻滚的肉香味中飘向空中……
人们谈笑风生越集越多,有些好动的哈萨克族少年,早已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骑在马上吟唱欢快的哈萨克族歌曲,两腿一夹,马儿就阳光里飞奔起来。
“马和歌是哈萨克族的翅膀。”由于哈萨克人常年从事游牧生活,不论男女儿童,从五岁起就开始学习骑马,长到十岁左右就成了骑手。不仅能在马背上起立盘旋,还能在飞奔的马背上俯身拾起地上的东西。每逢重大节日,哈萨克族都会举行赛马活动,期间穿插“姑娘追”“飞马拾银”,“哈萨克摔跤”等内容,为节日增添浓浓的喜庆气氛,也将活动推向一个有一个高潮。
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比得是马的速度、耐力、稳健、美观。骑手大都是成年人,马匹一般是五岁以上的成年马。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潮的骑术,能把马压住,既要马走得稳当又不能让马跑起来。赛奔马则比得是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达到终点为胜。奔马大多要求3岁以上的马,选手大都是十岁以上的哈萨克族巴郎。赛程10-20公里不等。
据说,赛马不仅是参赛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整个氏族部落荣誉的事.在赛马会上,第一名骑手到达终点时,都呼唤着自己氏族部落的口号,这时,所有同一部落的人都齐声呼应.获得第一名,不仅是赛马主人的光荣,而且是整个部落的光荣.
赛马时戈壁飞沙
哈萨克族举办传统的赛马活动,所有的主持词都用哈语解说。本次赛马活动,举办方将本市有名的哈萨克族诗人请到了比赛现场,并现场作诗的方式,用以解说,听到人群中爆出欢乐的笑声,就知道这些诗结合现场气氛,写的诙谐幽默充满风趣。
太阳一竿子高时,赛马比赛活动开始了。其间穿插了传统的哈萨克摔跤。接着选手们骑在自己的宝骑上,用力挥动双手,那架势足有不拿第一绝不罢休的劲头。
赛马开始了,随着人群的移动,马儿还没有跑起来,呐喊声加油声开始此起彼伏。上千名观众转移到赛马道旁。
首先是五公里“交勒哈”—--走马比赛。只见身着盛装的成年骑手挥舞着手中的皮鞭,嘴里发出各种声音,示意自己的宝贝快跑。马那提汗的那匹快马是跑却在走,是走却又速度奇快,在跑走中一举夺魁。
最精彩的要数10公里、20公里赛奔马了。此时一百多匹奔马一起挤在赛马道上撒开四蹄飞奔而来,马蹄哒哒如万遵鼓点齐鸣,在小赛手挥舞着皮鞭的尖叫呼喊声、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中,奔马呼啸着越过人群视线,戈壁滩上顿时沙尘四起,马蹄下荡起的沙尘像漫卷的烟雾在观众的视野中弥漫开来。此刻,围观的数千人的激情燃到最高点,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戈壁滩上沸腾了。更有甚者,骑着摩托车在人群的外围,追逐着飞奔的马匹,轰油门的声音、群众呐喊加油声、奔马越野飞奔时四蹄踏地声,交汇成了戈壁滩上最宏大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只见保尔江的骏马跑在最前头,和它不分上下的还有一匹马,他们咬得很紧,一会儿你前我后,一会儿我前你后,不分胜负,吸引着千名观众的眼光。人们的目光追逐着骑手的身影,赞叹着,猜测着,呼喊着……
角逐结束了、胜负分明了,保尔江坐在汗津津的满载荣耀桂冠的“宝马”背上,却一脸严肃,在他看来,比赛已经结束,围观的群众瞬间拥挤到他的骏马前边,赞叹着这匹土生土长的好马,议论着可以卖个好价钱……
太阳已经夕斜,戈壁滩上还有人马在走动,收拾毡房的古丽娜尔也将毡房搬上了卡车,盛装的保尔江牵着自己的爱马和同伴们一路说马、议马、赞叹马,骄傲的神情洋溢在脸上。戈壁滩上。太阳光温和的照射在被马匹踏的松软的土壤,人们向来时的方向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