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明代轶事:明初穿错一件衣服可能会引来牢狱之灾

2022-05-19

1、节俭是个道德问题:明初民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节俭。照《宋学士文集》中记录,当时明朝人在穿鞋上,仅有“素履”和“云履”两种,妇女很少有首饰,就连马车等交通工具,大街上一般也难得一见。乡镇干部下班回家,一般都是步行。在他的家乡,一般家里有客人上门的时候,晚上喝酒,主人只用一杯清水陪客,官场上的往来应酬,只有在极其重大的饭局上,可能才会点一份荤菜。

在当时的明王朝,勤俭,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道德问题。尤其是书院教育中,俭以养德,安贫乐道,更是教书先生们重点讲述的内容。

2、穿错衣服很要命:在明朝初期,如果穿衣服穿错了,很可能会招来牢狱之灾,甚至是杀身之祸。明初的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身份的界定。按照朱元璋亲自编订的服饰规矩:全国士民的衣冠,以唐朝衣冠为制式。士民要束发,官员则要戴乌纱帽,用圆领袍束带,穿黑色靴子。普通老百姓要戴四色头巾,杂色圆领衣,不能用玄黄一类的颜色。女性方面,老百姓的妻子,允许用银镀金的首饰,穿浅色圆衫,绫罗绸缎。乐妓则要戴名角冠子,穿着打扮不能与良家妇女相同。在明王朝早期,穿错衣服,属于僭越大罪。轻则杖责,重更有可能杀头。

3、吃饭的规矩从此多:明英宗在位时代,是明朝民俗的一个分水岭。顾起元《南都旧日宴集》里记载:明英宗正统年间的时候,官场上吃饭,七八个人,也就吃四盘大菜和四盘子小菜,而且不用提前通知,都是当天定当天吃。

但到了十年后的天顺年间(明英宗的第二个执政时期),同样规模的宴席,酒就已经增加到八杯了,而且礼仪也更加繁琐,需要做东的主人提前一天邀请。再到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时代,口头邀请也已经不礼貌了,必须要郑重其事的送请柬,发出书面邀请,才算尽到请客的礼数。

4、震撼朝鲜的学霸:在明英宗执政的天顺朝,《罪惟录》里还记录了一件闹出国际影响力的“奇事”,明英宗复辟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有一个考生刚刚答好试卷,突然考场里刮进来一阵大风,将他的考卷吹得无影无踪。可这考生不慌不忙,又重新找了张白纸,用剩余的时间,有条不紊的重新答了一张卷子,最后光荣上榜。

然而更雷的事情是:年尾朝鲜国使者前来觐见,给明英宗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一张试卷突然飞到了朝鲜王宫,其卷面闪闪发光,在空中盘旋了好几圈才落下来。请算命先生看,说这张试卷来自中国,中国将有能人出现啊!这位很神的考生,就是明朝成化,弘治两朝,连续三次出击鞑靼,打的鞑靼可汗巴图蒙克只以身逃的名将王越。

5、学霸是雷劈出来的:这位闹出“国际影响”的王越,其实从出生的时候,就是个很神的人。他的家乡河南浚县,还有这样一则民间传说:明朝宣德元年(1425年),有两个公差正行在路上,突然天上一声晴空霹雳,接着闪电轰然大作,吓得俩人脸都白了。接着,旁边一民居里,走出一个兴高采烈的老太太,说我家孙子生下来了,俩位是贵人,快进来喝碗面汤吧。

按照当地的说法,小孩出生的时候雷电轰鸣,必有战神出。

[page]

6、震惊皇帝的韩流:明朝成化年间,还曾发生过一次因为朝鲜入贡而引发的流行风潮。当时朝鲜使团送来的侍女们,穿着清一色的“马尾裙”,在北京城招摇过市。很快就引起了万人空巷,按照内阁大学士彭时的说法,先是京城里许多勾栏场所纷纷效仿,然后有很多女子也穿着招摇过市。没几天的功夫,京城里到处都能看到马尾裙。

彭时上奏要求朱见深下个圣旨,禁止这种情况,朱见深答:这种情况怎么管得住啊,老百姓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吧。

7、不许乱辞职:明朝中期以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去异地打工者日益增多。找工作也就成了一个学问。比如在当时经济发达的苏州,外地人来当地找工作,并不是没头苍蝇乱跑,而是先要到当地的“会馆”(老乡会)去报到,登记注册资料,签订合同,然后就可以免费住在会馆中。

通常两天之内,会馆就会给安排到工作。而如果打工者在接受工作一个月内,就主动辞职,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这辈子都别想在苏州找到工作了。

8、明朝也闹用工荒:明朝中期的江南,外地农民大量涌入,当时在大户人家做佣人的,大多来自于当地湖广,安徽一带。万历年间,湖广布政使就曾对明王朝奏报说:现在大批农民跑到城市去打工,农村的地都没人种,导致当地土地荒芜,农民交农业税,大多数都靠在城市打工的收入。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希望朝廷能管管。奏折送上去,就被万历留中不发了。

9、 炒鱿鱼要讲和谐:明朝中期,老板炒员工鱿鱼,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直接通知员工走人,比如在苏州,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每年正月初五,按规矩要给路头神上香。如果有哪位员工,老板没有通知他去上香。那意思就很明白:你被解雇了。员工也就很知趣的主动收拾包袱走人。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接完路头神之后,要喝路头酒。按照规矩,酒宴上,老板要给每个员工夹菜,如果老板夹给一个员工鸡头,或者是百叶荷肉,那意思也很明白:卷包走人吧。

得到这类暗示的员工,通常都是主动辞职,而且辞职的理由也都是一个:老家有事。

如此客套,其实也因中国人的传统:莫伤和气,买卖不成仁义在。

10、外星人来了:明清时代,还有许多有关“外星人光临地球”的记录:《清史稿》中记录,雍正三年七月,灵川五都廖家塘一百姓,在进山砍柴的时候,突然在众目睽睽下消失,一百四十天后又被放回,却从此之后疯疯癫癫,神智也失去了正常。

11、书生会武术:晚明武术推广的另一个景象,就是知识阶层的书生习武练武。晚明的文官集团中,也出了许多以精通武术而著称的少壮士人,比如曾担任过御史的梅之焕,在一次明朝禁军阅兵时,面对军将的挑衅,就曾当场弯弓搭箭,连续多箭中靶,当场把那些骄兵悍将给压了下去。

晚明的许多匡扶时局的名臣中,也有许多人以武艺娴熟著称,比如曾担任宣大总督的卢象升,他个人武功精熟,擅长射箭和刀法,率军征缴农民军时,更时常冲在前面。他的将官,有纯粹的职业武将,却也有许多书生出身,精通武术的热血青年。

而在明朝灭亡后,文人习武的风气,保持的最好的,却是湖南地区的读书人们,晚清曾国藩创建湘军时,其军中的中层军官,基本都是由读书人组成,按照曾国藩本人的说法,这些人精通武艺,也受诗书礼仪熏陶,有血气无匪气,因此能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