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过年习俗:上灯从正月初八延续到正月十八
春节的主题是什么?喜庆;
色调是什么?红色;
标志物是什么?春联、花灯、爆竹等等;
基调在哪儿?用四个词归纳,就是:阖家团圆,欢腾喜庆,丰衣足食,天下太平。
春节是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吉祥节日,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表达。在此祝愿我们的读者:春节快乐,万事如意,吉祥发达。
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
正月十八落灯后才算结束
中国的春节文化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它包括:年物,过年要有特殊的物品;年事,就是过年时候才做的事;年语,过年讲的话;年信,过年期间的一些信仰形式,包括敬神、祭祖、禁忌等等。正是这些符号使这个节日能够存在、传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大约有53个民族过春节,不同民族的节俗各有特色。
至少从宋代开始,春节中就有商业文化、市民文化的体现了。旧民俗虽然慢慢会衰减,但其所表达的核心内容却一直在延续。拿爆竹来说,其实古代的爆竹就是竹子。汉代到宋代之前,过年摔爆竹,一般是年轻男子,拿新竹竿放在火中烧,烧到竹子流汗了,对着石头或者台阶猛击,这时竹子里面已经充满气体,一砸就爆裂了。发明火药之后,南宋开始制作纸裹火药的爆竹。举这个例子是说,民俗本身是在不断变迁的,但它的精神得以延续和保存。
“年”的叫法是从周代开始的。夏称“岁”,夏朝人看天上的“岁星”来定岁时,岁星就是木星,它绕太阳一圈是12个地球年,所以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每12年一个周转,12生肖轮回一遍。商代称“祀”,商朝人喜欢搞大型的祭神活动,在冬春之交开始,由国王主持,对天地的神、山神、火神、水神等等一并进行祭祀,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一年搞一次。周代开始称“年”,周代的“年”是跟农耕文化联系在一起,是指农业的收成,以前都是一熟制,粮食每成熟一次就是一年,把粮食收获起来,就过年了,“大年”是指大丰收,“年”是指果实。
过年的起止日期到底是什么时候呢?严格地说,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也就是从送灶开始进入过年的周期;正月十八落灯,把灯熄了才算过完年。
腊八是春节的前奏。腊八过后就是送灶。中国人送灶接灶是很隆重的事情。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回天上述职,人们都怕他讲坏话,所以要好好对待他。
送灶一完是掸尘和办年货。以前我们要摏米粉,做年糕。我们家到我是第四代南京人,按照我们家的习惯是初一早上吃面条,初二吃糯米饭,初三、初四吃糍粑。有井的人家,年前要把菜都做好,然后在井上面加个盖子,封住它,封的时候有些人还要摆糕点祭井。为什么要封井呢?因为井水是阴水,太阳照不到,有阴气,要拿盖子盖住,正月初三之后才能打开。
“老鼠嫁女图”和“喂鼠娘”
都是迎新年的委婉表达方式
过年的高潮是除夕。年夜饭之前先要祭祖,不仅把家打扫干净,让祖先能够看到干净的路,心情愉快地回家,有的人家还要提前去扫墓,多数人家是在自家烧一点祭品,然后八仙桌的方向还要调成南北向,大门开着,把祖先迎进来,点上香烛,斟上酒水,家长带着孩子轮流进行叩拜,然后祭祀的饭菜是可以吃的,但是要回锅加热后再吃,不能跟年夜饭混在一起。
对于祭祖文化,我们不说提倡,至少应该尊重,它有这么几点值得肯定:一是加强血缘联系;二是倡导行孝报恩的观念,是对下一辈的伦理教化;三是表达了三才合一的观念,三才是天、地、人,祭祖就是三才合一,符合中国哲学;四是祭祖活动渲染了春节的气氛,先紧后松,很庄严,很凝重,祭完之后就放开了,让这个节日丰富多彩,有肃穆的,有欢快的,很有分寸节制。
祭完祖就关门了,放一通爆竹,把祖先送走,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这顿饭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一顿。北方人家不能没有饺子,南方人呢,包括南京,我们几乎不吃饺子,但是一定要有整烧的大鱼,不准下筷子,过几天再吃。年夜饭上是一定要喝酒的,从前是喝用八味中药泡的屠苏酒。藕片是不能上年夜饭桌的,因为它是“大窟窿套小窟窿”。南京人很欢迎什锦菜,不仅因为鱼肉荤腥太多,什锦菜爽口,最重要的是它点题,因为年夜饭又叫合家欢,这道菜就是合家欢。
年夜饭重人伦,迎新春,表丰足,更是家庭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勉励、相互关心的机会,所以年夜饭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不仅是一场丰盛的晚餐,更重要是一种人情交流,一种对传统礼节的坚守,一种精神维护。
除了年夜饭之外,除夕夜还有一些其他的民俗活动,比如“照虚耗”,就是让小孩点着灯笼,把自家偏僻的角落都照一照,“虚耗”实际上是老鼠,意思是会把家里的东西虚耗掉。在南京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就是除夕夜喂鼠娘,比如到下午黄昏时分之前,在门楣上或一些偏僻的角落放一些小糕点,给老鼠吃,为什么呢?老鼠这天要嫁女儿,让他们吃饱了走路。这个民俗的意思是迎接新年。因为地支中间老鼠配的是子,子时是新年来到的时刻,所以老鼠迎亲,迎的是新老鼠。新子,也就是新年。所以“老鼠嫁女图”和“喂鼠娘”都是用一种非常委婉的寓言的方式表达人们朴素的追求,迎接新年。
南京过去的除夕,烧饭烧一大锅,注意,要留下一个完整的锅巴,过去是用文火炕出一个完整的锅巴,放在桌上,叫“元宝锅巴”,昭示自家以后能够发财。守岁时要吃一种食品,叫“洪福齐天”,“洪”是红枣,“福”是莲子,“齐”是荸荠,“天”是野菱,把这几样东西熬成甜汤,就是“洪福齐天”,是南京的独特年俗。
发压岁钱也是除夕年夜饭之后的事情,从前就是铜钱,或者放在枕头下,或者用红线扎起来,绑在小孩睡觉的床腿上,是为了镇住鬼祟,平安度过除夕,第二天大人就收回了。压岁,岁就是指祟。
“福”字不应倒贴
只有特别需要转运的人家才要把“福”字扭一下
正月初一就是春节,可以睡懒觉,叫“睡元宝觉”。初一早上吃面条,意思是“常常利市”,好发财嘛。然后是拜年。大年初一自家拜年;初二女儿回娘家,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给舅家拜年;初三才是社会上的人等相互走动。给长辈拜年是要带点礼物的,什么蜜枣、糕点之类的东西,平辈拜年可以不带礼物。主家收到礼物要给回礼,但是不讲求等值。另外待客要拿出果盘,中间放橘子,旁边放瓜子花生,还有四色糖。待客还要泡茶,有讲究的人家泡三道,第一道是甜茶,第二道是用青豆泡的,第三道是茶叶茶,一般来客把这三道茶喝一喝,然后起身告辞,不会停留太久。南京人过年还有“欢喜团”,用炒米做的芝麻团子,过去是给孩子吃的,也可以泡甜茶,遇水即化。
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叫“响卜”。除夕晚上在水缸里放一个瓢,第二天它指着什么方向,就朝什么方向走,自己不开口,听人家讲话,当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赶快回家,大门一关,在里面做判断,看刚才那句话的音是属于什么调的,宫商角徵羽,以此来判断今年年景怎样。宫调属土,今年是丰年;商调属金,会有兵灾;角调属木,是凶年;徵调属火,会有旱灾;羽调属水,会有涝灾。过年人们见面说“恭喜”,听到“恭”字,马上调头回来。
过年期间要讨口彩,还有一些禁忌,不好的词不能放在嘴上,忌打小孩,甚至连老鼠都不能直接讲,看见老鼠,要说看那儿有个“小耳朵”。另外就是米缸不能空,水缸不能空,不扫地,不汲水,不借火,每户人家过年都要把自己的生活用品早早地准备好。
初二、初三都是拜年,初五就要接财神了。抢早,天还没亮,就有人开始放爆竹。过去人就放3个,“三元及第”,顶多放5个,“福禄寿喜财”,小爆竹放100响,“百子爆”,点到为止就行了。放爆竹是应该传承下去的,它是中国春节的民俗符号之一,但是要注意数量、时间和地点。特别是今年,如果雾霾在过年期间继续存在的话,要尽量不放或者少放爆竹。
南京过去有种东西叫“纸马架”,是用来贴纸马的架子,纸马其实是神像画,作用像一匹马,把神接来之后,再把纸马烧掉,又把神送走。这种东西在南京直到民国初年都有。
还有贴门神。不过南京人更多的不是贴门神,而是贴公鸡画,这一风俗南朝就有。古人认为鸡为吉祥之像,特别是红公鸡,是阳气积聚的象征,它和太阳之间有感应,所以门口贴着公鸡,呼唤元旦早早到来。
春联是由桃符演变来的,春联在全国推广可能跟朱元璋有关。据说朱元璋特别喜欢写春联,也喜欢出宫看人家的春联,有时候人家没有,他还要送人家一副。在朱元璋的推动下,南京带头家家贴春联,称“万年红”。
贴“福”字的习俗比较晚,是由清代的满族人带过来的。很多人家把“福”字倒贴其实是错误的。“福”字只有在这几种情况下才会倒贴:特别倒霉的,特别穷的,需要转运的,才要把“福”字扭一下。不信你到故宫去看,到大户人家去看,“福”字都是正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贴小“福”字,倒贴在马桶、痰盂、脚盆、垃圾桶这些装污秽的东西上,意思是倒出去之后,秽出去福进来。
南京人窗花贴得不太多,倒是经常把剪纸用做一些糕点的盖纸。贴年画的也很多,后门上要贴钟馗,辟阴气,此外,我们还会用一些植物装饰自家的门户,把松枝柏枝、冬青树叶挂在门上,表示家业不衰败。
不同于外地,南京上灯特别早
起于初八,止于十八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南京人称为“小年”,是过年最后的高潮。
这一天吃的东西有讲究,南朝人吃的是肉和豆子煮的粥,唐朝人吃“油锤”,北宋开始吃圆子,又叫汤圆,明朝时改叫元宵。还有一个说法,“上灯元宵落灯面”,不只是正月十五吃,上灯日也吃元宵,而且南京上灯的日子特别早,不同于外地。从前上灯就一天,到唐玄宗的时候增加到3天,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到北宋时又增加一天,从正月十三到十六;到南宋变成正月十三到十八。后来的一百多年里,东南一带大部分地区都遵守着这一传统,但是明朝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为显示繁荣昌盛,把上灯日提前到正月初八,形成了“起于初八,止于十八”这样一个传统。但由于朱棣之后又迁都到北京去了,所以这个风俗没能传到全国,仅仅固守在南京。
放灯期间,初八、十三、十五这3天叫灯节,其他的叫灯期,这3个灯节又各有名称,初八叫上灯日,十三叫试灯日,十五叫正灯日,最重要的表演是在十五。南京放灯的习俗非常兴盛,清朝时南京的灯市还有3处——评事街、夫子庙、建邺路旁的笪桥。花灯属南京最好,过去扬州、苏州的灯也不错,但是这些年渐渐衰退,已经无法与南京相比。
元宵节为什么要点灯呢?灯是星星的象征,正月初八、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八都是古代祭星的日子,所以朱元璋提前到初八也不错。家家户户点灯,孩子们提灯,到处是灯,有如满天星斗在人间,“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形成天人合一、同乐共融的太平盛世景象。它就是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男女都可以走出户外一起玩。
南京还有一个民俗——正月十六爬城头,就是在正月十六的早上,全家人一起到城头上走一走,走百病,踏太平。爬的是石城、三山、聚宝、通济这四门。有种说法是,这个民俗是由“走三桥”演化而来的,“走三桥”是农村妇女的习俗,一大群人从正月十五晚上一直转到天亮才回家,要走3座桥来求子,因为过去多数桥都是拱桥,古人认为在这个月圆的夜晚,从一个弓形的桥上过去,妇女的肚子会像它一样拱起来。为什么要走三桥,而不走四桥、两桥呢?因为三是阳数,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足乌,太阳是阳,阳造男,走了三座桥之后不仅肚子会拱起来,而且会生男孩儿,所以要取数三。明朝初年,有很多外地人到南京定居,农民进城之后,首都嘛,要进行一些教化,所以正月十五妇女就不要单独出门了,改成十六的早上丈夫陪着甚至把孩子带着,一起出去玩;也不走桥了,因为南京没有那么多桥,但是城门就像桥一样,到中华门上走一圈,也算任务完成了。
陶思炎是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著有:《中国鱼文化》、《祈禳:求福除殃》、《风俗探幽》、《中国纸马》、《中国镇物》、《问俗东瀛》、《江苏纸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