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撒拉族 瓜甜果香黄河边

2022-05-19

撒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人口约十万,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约占撒拉族总人口的90%,其余散居于甘肃临夏和新疆伊犁地区。他们自称撒拉尔,周边汉族、藏族和回族称其为撒拉,1954年民族识别后正式确认为撒拉族。据文献记载,其先民于1225年随蒙古西域亲军从中亚迁徙到了这里,形成了“撒拉八工外五工”的居住格局,并于清代以后渐次移居到甘肃和新疆。八百年沧海桑田,练就了他们的刚强性格和坚韧精神。

撒拉族的发展得益于黄河、清水河和街子河的滋润,后两条河由南向北在积石山下注入黄河,而大多数撒拉族居住在这三条河的两岸,形成“∏”字形的居住格局,所以这三条大河就成为哺育撒拉族的母亲河。

撒拉族是我国操突厥语民族中最东方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是崇拜雄鹰、敬重苍狼、崇尚力量的民族,他们万里迢迢从中亚一路向东,进入汉藏文化的腹地,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适应了汉藏文化。由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远离亲属语言,撒拉语大量借用汉藏语言词汇进行表达,语言融合的现象比较普遍。当地年龄较大的撒拉人,普遍掌握流利的藏语,而与撒拉族邻村的藏族、回族和汉族也都可以用撒拉语交流,这也充分表明了撒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合作。

“白丝布汗褟青夹夹,名叫个尕撒拉”,这首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传唱不绝的歌曲,形象地表现了撒拉族男子服饰朴实无华、精干简洁的风格。在色彩的选择上,男子服装以白、黑或灰色为主。而女子服饰则以红、绿、花色为主,配以各种首饰,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撒拉人一般在宗教与礼仪活动中穿着庄重,日常生活中又较为新潮随意,传统服饰基本保留在宗教生活和礼仪场合中。

在西北地区,最为人称道的是撒拉族的美食,撒拉族饮食以面食和肉食为主,食物的制作过程干净卫生,面食种类繁多,肉食则简单实惠,所用佐料无非当地产的花椒和盐而已,但吃起来却美味可口。饮料主要以三泡台盖碗茶为主,表现出生活的悠闲自在。撒拉族美食制作者都是女性,她们心灵手巧,在美食方面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她们所制作的食品博得了中外来客的赞赏。

撒拉族聚居的循化县南北山,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基本上是寸草不长,裸露在阳光下,人们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撒拉男人坦荡的胸怀。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撒拉族居住的村庄周围则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撒拉人在每年开春后,不用号召,不用组织,会自觉地在院内外植树造林,种满各种花卉果树。春夏之际,蜂绕蝶飞,春意盎然,充满了生活情趣。不仅庭院如此,村庄的公共环境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全靠了各家的媳妇。撒拉族妇女的美德,不仅表现在穿着与精美的食物上,而且表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洒扫庭院、巷道和院外的公共环境,村庄的人们会自觉地维护村里公共场所的卫生。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周大鸣教授对此说:“撒拉族村落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楷模”。

撒拉族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不仅缘于伊斯兰教的鼓励,而且缘于明清时代茶马互市的长期历练。明清时代,撒拉族是西北中马十九族之一,由于在茶马互市中的出色表现,获得朝廷赐予的两面金牌。撒拉族商人主要活跃于甘青地区,他们将藏区的牛羊以及畜产品运送到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的农产品和日常用品贩运到藏区,成为汉藏贸易的主要经济人。正是因为这个传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撒拉人兴办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经过几十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磨练,培育出了享誉中外的兴旺集团、伊佳集团、雪舟三绒集团等著名企业。如今,撒拉人不仅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而且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行列,这些政策使撒拉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社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马成俊(撒拉族)/撰文田呢吴力田/摄影,马成俊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博士,教授。)

【链接:撒拉族】

撤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青海省西宁市、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县、乌鲁木齐市等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撒拉族人口为104503人,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撒拉族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通用汉文。部分撒拉族人兼通汉语或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