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有些地方不能讲“放炮”

2022-05-19

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

■嘉宾档案

杨华,1967年生。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杨华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中国文化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礼制方面的研究。承担有“出土简帛与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国古代丧祭礼制研究”、“出土简帛所见楚地丧祭礼制研究”等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出版有《先秦礼乐文化》、《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中国文化史》(合著)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的春节礼俗》,我想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春节的由来和它的含义,谈春节时段里面发生的一些事;二是从腊祭到除夕的一些礼俗;三是从元日(正月初一)到上元节(正月十五)的礼俗;四是立春的礼俗;五是春节期间的部分禁忌;最后是我个人对春节文化的一点思考。

春节的由来和含义

时间和空间一样,浩瀚无涯,如果不划分成若干段落周期的话,极不方便生产和生活。因此世界上各个民族,大都会把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作为一个周期来对待,这就是一年。中国上古的尧舜时期叫作一“载”,夏代叫作一“岁”,商代叫作一“祀”,周代叫一“年”,周代以后都称作“年”。

“年”这个字和农业有关系,上面是一个禾,下面是一个千,写作“秊”,实际上甲骨文的写法“禾”字下面是个“人”。甲骨文的“求年”、“受年”和“年祭”,都是指农业收获而言。所以中国的年节习俗,是与农业生产相联系,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而来的。上古时期,以立春为一年的岁首。从汉武帝开始用《太初历》以后,便以农历正月元日(初一)为岁首。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始用《太初历》,把一月作为岁首(商、周、秦各代的岁首之月实际不同,分别为十二月、一月、十月),这个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端日、元正等。正月初一,又叫“三朝”、“三元”,意思是正月初一不仅是一日的开始,又是一月的开始,也是一年的起始,这样称呼具有庄严隆重的意义。历朝在元日和冬至这两个大节日都要放假,唐朝开元年间规定元日放七天假,与今天大致相同,不过这七天假是年前三天和年后三天。宋代岁首也是放七天假。唐朝正月十四至十六,还放假三天。

辛亥革命后,农历和阳历并行,规定西历(阳历)作为纪年的方法,中国传统的农历称为旧历。一年的岁首也变成西历一月一日,并把这一天叫作元旦,其实,元旦这个词在古代是指阴历的一月一日。

以除夕为中心把年末度过去,叫做“过年”;以元日和立春节气为核心的迎春活动,叫做“春节”。春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传统意义上把立春、元日合起来叫做春节,是一个持续约一个月的综合节日,它由腊祭至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七、元宵节、立春这样几个部分组成。

从腊祭到除夕的礼俗

所谓腊祭是什么?在先秦时就有一个祭祀的礼叫做“蜡祭”。“蜡祭”在《礼记·郊特牲》等文献里有记载,它是年终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谢天地诸神带来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春天许愿,岁末谢神。蜡祭的对象称之“八神”,包括农业的创始神、河渠神、堤坝神、昆虫神等。甚至包括猫神和虎神,因为它们帮助消灭了破坏庄稼的田鼠和野猪。

《礼记》里还记载了另一个节日“腊祭”。腊祭是用来祭祀祖先和“五祀”的。五祀是五个家居的小神,包括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以及中霤神等。

古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所谓“蜡祭”和“腊祭”可能就是一个节日,而事实上从汉代以后,“蜡祭”和“腊祭”就合成为一个节日,就是我们常说的腊八的腊祭。

汉代时,腊祭的具体日子是冬至之后第三个戌日,因为古代是用干支计日计月的。到南朝时,《荆楚岁时记》里已明确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相当于今天的腊八节。腊八节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据说与佛教有关。释迦牟尼苦修时,身体虚弱,体力困乏,有一个牧羊女从身边经过,施给他奶粥,于是他恢复体力,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佛门弟子都感念这件事,把腊月初八叫做施粥节,我们现在吃腊八粥也是这个意思。宋明以后,腊八粥成为年终赈济穷人的一个年俗,腊八这天寺庙、道观都会向贫穷者施粥,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保障的调节行为。

隋唐时还找不到关于腊八粥材料的记载,到宋代以后,文献中就经常看到腊八粥的介绍。北宋开封府腊八这天在大寺庙作浴佛会,各家都要摆点心、摆面食、摆粥,后代都是这样。腊八粥由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这些东西组成。清朝皇帝到腊月初五就开始煮粥,煮了以后,要分送给大臣们吃。

还有祭灶神。灶神本来是“五祀”中的一部分,到隋唐以后,灶神就从腊祭中分离出来,演变成小年的一个专祭。腊月二十三这天要在灶神旁边贴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神讲坏话,用糖饴等有黏性的甜食把灶神的嘴粘住,这个叫做“煝灶”,讨好灶神。北方有谚语“糖瓜祭灶二十三,离过年整八天”。北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种差异据说是由古代“官三民四”的礼俗造成的。

祭灶之后,距除夕还有几天,这期间主要是打扫居室,除旧布新。扫尘,尘土的“尘”和陈旧的“陈”是谐音,把旧的一年的尘都扫除掉,然后除旧布新。

接下来要洗澡,一是因为连续打扫,身上脏;二是洗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年的新福新运;三是净身斋戒。

再接下来是贴春联、贴门神年画。汉代出现了桃符,也就是在桃树做的木板上画符以辟邪、祈福,每年总把“旧桃换新符”。随着吉祥话越写越多,桃木板不够写了,有人就把桃木板上的句子改写到红纸上,就出现了所谓的春联,这是春联起源的一种说法。

据说最早的春联,是后蜀国王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一副春联。到朱元璋时,正式有了“春联”的命名,他命令家家户户要贴春联。

还要在门的左右贴两个神的形象,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人就是所谓的门神。据说他们住在度朔山的桃树上,负责驱邪捉鬼,所以汉代人就把他们的形象画在门户上,保佑家人一年平安。后来秦琼(叔宝)、尉迟恭(敬德)、岳飞、关公等也加入到门神的行列。最著名的门神是钟馗,据说这个人长得奇丑,但是善于捉鬼,用他来把守大门,可保佑家宅吉祥。

腊月三十要赶回家中,与亲人一起“团年”。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言吉利语,共享年夜饭,也叫分岁筵或年更饭。年夜饭除了做的丰盛,还有一些吉祥的名称,比如说什锦菜、合家欢等。必定要吃鱼,取意年年有鱼(余);要吃圆子,要团圆。北方的年夜饭以饺子为主,饺子是取谐音,“更岁交子”;南方人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两晋南北朝时就有守岁的年俗,在西晋的《风土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在除夕夜通宵达旦地欢庆和饮食。后来守岁就演变为修岁,认为这一年除夕夜熬的时间越长,父母亲就越长寿。守岁时必须围坐在火塘,这个火称之为岁火,烧得越旺越好,灯火通明。所以现在的除夕夜讲究燃灯照岁,各个房间都点亮灯。

接着是压岁,又叫做押岁、压祟。压和厌有音转关系,寓意厌(压)胜,即通过诅咒、祈祷等法术来压制某种不吉祥的人、物或魔怪。古代会制作一种专门的钱币,叫作压胜钱,属于“花钱”的一种,可以镇宅、镇墓、压箱、撒在床上,来辟除旧年的邪气,祈求来年吉祥。

压胜的花钱是不能流通的,把实用的流通货币当作压岁钱,开始于明清时期。当时人将铜钱用彩线串起来,或用红纸包起来,放在家中或带在身边,用以辟邪,祝福新年,其实用功能并不重要。而现在,压岁钱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强烈,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经济负担,这已丧失了旧时的意味。

从元日到上元节的礼俗

中国是祖先崇拜非常发达的社会,古人过年,正月初一早上要先拜天地、再拜祖先,正月初一到初五,每饭必祭祖。有些地方除夕下午就把家谱摆上,把祖先的像挂上,把祖先的牌位拿出来,如果不在家中祭祀祖先的话,还要到墓地里去给祖宗上坟、拜年。

接下来是拜年,在古代有“朝贺”之礼,就是正月初一早晨给皇帝拜年。诸侯、大夫等大臣们要有礼物给皇帝,山呼“万岁”,进献贡品,皇帝也会摆酒席请大家吃饭。朝见以后,宫中要置酒,大饮,东汉时期皇帝和皇后还要设大宴会,要有歌舞、杂技等表演。

明清时官场拜年流行“望门投帖”或“具柬”,他们拿着类似名片一样的东西,上面写着自己的身份、姓名和吉祥话,到各个府上去投递,有时候不认识的也递一份。大户人家门口都设有门簿,谁来投了帖子,专门有人记录,贵族之间不亲自上门,但是派仆人去送具柬,这叫做“飞帖”,回拜的时候也同样用飞帖来还。

平民过年的时候要祭祖,家里人要互相拜,从尊长开始拜起,拜完之后出去给邻里、给近亲、给朋友拜年,拜年的次序当然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老及少,一般是正月初一拜宗亲,正月初二拜姻亲、邻里。

关于春节的饮食,要吃“椒柏酒”。自汉代就有,据说是用花椒的花与柏树叶子一起清泡,得出的一种绿色香酒。后来演变成为“屠苏酒”,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等中药泡制的一种保健酒。据说开始是放在井里,正月初一拿出来喝,具有温阳益气、祛风散寒的功能。

屠苏酒喝的时候是从小孩开始,长者最后喝,所以叫做“小者得岁,故先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也”。老人过一年就少一年了,所以要后喝,小孩过一年多一年,所以先喝。宋人的诗句有“日出高时到老夫”,喝屠苏酒一直喝到太阳老高了才喝到自己,说明自己的子孙很多,人丁兴旺。

中国古代的岁时还有所谓“三元”,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上元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要祭门神和户神,要迎紫姑,又叫做厕神、茅神,据说可以保佑桑蚕的丰收。

上元节的娱乐,就是围绕火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大家都知道元宵节要观灯,“灯”和“丁”是谐音,正月十五是求子的节日,正月十五旺不旺,和家里增不增添人丁有关系,所以要请灯、请丁。

立春的礼俗

正月元日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很近,所以立春成了春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历代皇帝都重视农业,在立春的前两天,皇帝要有一个仪式,他要亲自耕一下地,大臣们也跟着他象征性地做一做,表示全国农业生产的开始。这个礼制叫作藉田礼。这一天还要祈谷,即祈求农业丰收。

立春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鞭打春牛。因为全年的最后一个月是丑月,丑与牛的生肖对应。所以送走冬月、送走寒气,叫作送牛。把牛打跑、赶走,就意味着送走寒气、迎来春天。立春这天,大家穿着青色衣服,插上青色旗子,从东方举行迎气礼仪之后,回到官府前鞭打用泥土做成的牛形雕塑。这个牛的泥塑,有的朝代是在立春前五天才做成的,有的朝代则是冬天做的,甚至整年都立在官府门口,隋唐时官府门口除了土牛以外,还有泥塑的农夫和农具形象。立春这一天,把彩塑的土牛用缠绕丝带的棍子进行鞭打,打破之后,大家把打碎的土块抢回去,这些土块就会保佑五谷丰收、养蚕顺利。这个习俗叫作“鞭打春牛”、“鞭春”或“打春”。男人们打春牛、鞭春,女人们头上戴着春胜(人形的剪纸);小孩和老人就吃春卷、春饼,叫“咬春”。

辟邪和禁忌事项

古代礼俗中有很多辟邪和禁忌的内容,都是为了求得一些内心的平安。春节也是如此,有两个内容比较常见。一是红色,它和桃树一样,自上古以来就有驱邪的作用,春节都用红色;一是鞭炮,鞭炮是通过声响来驱邪的,最初是通过竹子,把竹子在火上烤到一定温度时,将竹筒砸在地上就会发出响声。宋元以后,火药的发明自然使得放鞭炮成为春节的重要元素。

春节期间的禁忌和口彩是大家特别在意的,通过谐音来讨口彩,比如说柏树、柿子与橘树合在一起,称为“百事吉”。广东在春节期间送橘树,这是很好的年俗,因为“橘”与“吉”谐音,而小的橘树与圣诞树又差不多。现在过年还有很多人吃茡荠,“茡荠”和“必齐”谐音。“圆子”和“团圆”谐音,“豆腐”和“兜富”谐音,“韭菜”和“长久”谐音,“豆干”在有的地方话里和“大官”谐音,这些与“福”字倒着贴取“福到”的谐音一样。

关于语言禁忌,有些地方不能说鞋、不能说穗,“穗”和“作祟”的“祟”有谐音。不能讲“放炮”,这都是要失财的。如果说了不吉利的话,要说“童言无忌,大吉大利”,以进行消除,有的地方腊月开始就会在墙上贴一个“童言无忌”的小告示。

对春节文化的一点思考

关于春节的礼俗太多,不能详说,这里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目前,汉字文化圈的各国、各地区都认同春节,朝鲜半岛、越南以及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都过春节,东南亚的华人也过春节。随着亚裔人口的增多,春节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然而,在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和最核心的承载地——中国大陆,却产生了对春节的危机感。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现在的春节年味越来越少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在丧失它原有的魅力和活力,剩下的只是吃吃喝喝、看春晚、拜年这几件事。于是,学术界、舆论界就开始呼吁要想办法保护春节,继承创新春节文化,弘扬复兴传统节日。

对国人的忧虑和专家学者们的努力,我个人表示赞成。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并没有那么悲观。我认为,随着华人在世界各地活动范围的扩大,春节文化必然与中国文化的其他内容一样,影响到更广泛的世界,成为一个传统与现代合一、高雅与娱乐合一的华人盛事。

第一春节是一个开放、发展的节日,不太可能用某种形式将它完全固定下来。从先秦、汉唐和宋明清各代,春节文化是围绕岁末、岁首和立春而展开的一系列礼俗活动,它是逐渐形成的,而且后代的年俗与前代的年俗并不完全相同,既有消失的内容,又有增加的内容,想把春节活动完全固定下来的想法恐怕难以实现。

比如说30年前春晚不可能成为中国春节的核心内容,十年前手机短信、e—mail拜年也很少见,现在却成了一个普遍的新年俗。所以不必过分担心今天所谓“春节的衰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可能会演绎出更多的新元素,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也会为这个年俗赋予新的内容。

第二某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被自然淘汰是不可逆转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去挖掘传统年俗中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与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春节礼俗也是以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为基础的,与当代工业和后工业社会的背景大不相同。时代不一样了,有些东西会丧失,这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说旧时过春节之所以吸引人,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它以吃、穿为主线,吃美食和穿新衣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美好憧憬和真实记忆。但是现在的城乡百姓,每天衣食无忧,这二者的吸引力已然丧失,所以春节的核心内容已发生转换。我们可以在古代春节的其他内容,如酬神、娱乐、亲人团聚和迎春活动等方面下功夫,来重塑年味。比如,酬神就意味着感恩,年终岁末花一些精力去感谢我们的师长、同僚、朋友、亲人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春节的娱乐功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更是需要。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压力之下,人们更需要休息、休闲,这本身就是春节的一部分。现在春节放假时间一般为七天,可以适当考虑延长。

至于亲人团聚的功能,这是春节永恒的主题,古今并无不同,只是我们回家的交通工具和时间节点发生了改变,现在每年春运期间都有几亿人走在回家团聚或离家出发的旅途上,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短期内流量最大的人口移动潮,它本身就是一道活生生的风景,充分说明春节仍是一个鲜活的节日。

第三说到拯救春节、加强年味,我觉得可以通过某些复原和创造,来强化春节的文化形象。农历的生活节奏在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中,仍然被广泛运用,这些文化的记忆并没有中断,复苏起来并不困难,应当及时抢救。

比如,有学者提出创设春节标志物,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具体用什么作为春节标志物呢?我认为不妨把鞭打春牛作为其中一项。牛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要素,古时鞭打春牛是和春耕有关系的,今天我们可以赋予其新的内涵,形成时代特色的新元素:

1经济繁荣和金融市场当然追求牛市而不要熊市;

2牛的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3鞭打春牛的习俗非常热闹,可以以之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旧年俗的复兴,同时融合一些现代元素,营造成独具特色的新年俗。

总之,我们并不担心春节的衰落,相反,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的进一步加强,春节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广、更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担忧,我们忧虑的是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某些春节旧俗,会渐行渐远,被青少年淡忘。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春节旧俗的复原、再造,来加强“年味”,实现春节文化的推介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