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飞将军李广不能封侯,竟是祖上基因决定的!
风长眼量保证,发表在文章中的所有地图均为自制,绝对原创!
飞将军李广,在汉武帝时期不能封侯,此事的原因,2000年来为众多文人墨客猜测,至今没有定论。本文从李广祖上两位传奇人物(李兑和李信)的人生经历,探索李广不能得封的根本和深层次原因。
李兑,比李广早一个半世纪,是李广的祖宗。李兑青年时期就脱颖而出,在战国七雄的赵国担任一位将军。此时赵国的国君是赵武灵王,这位胡服骑射的开创者,是赵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君。
李兑体如虎豹,拳似铜锤,他做事果断,勇不可当。李兑本来很有机会,成为赵武灵王帐下的一员猛将,然后比肩廉颇李牧,成为战国名将。可是命运却并不是如此安排,当时赵武灵王立年轻的儿子赵何为国君(赵惠文王),自己晋升为主父,意思是王的父亲。赵惠文王年少,于是赵武灵王令李兑为太傅(王的老师),老忠臣肥义为相国,辅佐赵惠文王。
图-赵国东南部疆域
而赵武灵王自己,则统兵攻打中山国,赵国军队的大权,仍然掌控在赵武灵王手里,这对立志成为名将的李兑来说,并非是自己理想的仕途。
后来沙丘宫变,李兑从邯郸出兵沙丘,帮助赵惠文王杀死兄长赵章,饿死赵武灵王,立下大功。
沙丘宫殿,太傅李兑手提长剑率先开道,此时他不太像一个太傅,倒是像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身后还有一大片杀红了眼的军士。
赵武灵王戎马一生,怎会被这种场面吓到,他看都不看李兑,只淡淡道:“安阳君不在寡父这里,尔等都给我退下。”
太傅李兑,这个一直被低估的人,内心却是最狠的人,他紧握长剑冷冷道:“主父,事已至此,请准许臣下搜索宫城,要是搜不到安阳君,小臣甘愿受罚。”
赵武灵王心中怒骂:“这事情过后,老子车裂你李兑。”
赵武灵王正要阻止,太傅李兑已自顾自指挥人马在宫城内进行地毯式搜捕。
一阵兵戈相击的声音过后,牛高马大的安阳君赵章被生擒活绑,但赵章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他深知身犯死罪,仍然临危不惧道:“此事乃我等家事,本君当面见主父,听候处置。”安阳君赵章竟然迈开大步,拉着绑他绳索的几个军士被他的话给镇住,居然被他拉着就要前往赵武灵王处。
就在此时,太傅李兑不知从何处飞身跃起,电光火石间用长剑刺穿了赵章的胸膛,四周都是呆立木鸡的赵国军士。
李兑冷冷对周围将士道:“若让主父见到安阳君,必然阻止我杀他,到时候再杀就是公然抗旨。”
李兑右手持利剑,左手提着安阳君赵章的人头,突然听到了赵武灵王的虎泣之声,心头不禁打了个冷颤。
李兑对部将道:“今日之事,主父对我等恨之入骨,我等犯的可都是灭族之罪,日后主父清算旧账,大王还年少,可以逃过惩罚,我二人伤了主父的心,必被诛三族。”
部将惊道:“请太傅定夺!”
李兑冷冷道:“一不做二不休,将宫城里的人全部赶走,将主父困在宫里。”
部将个个脸色苍白,不知所措地点头同意。
于是,李兑请赵惠文王拟定诏书,内容如下:宫城内一切人等立即撤离,率先撤离的免罪,后撤离的等于赵章的同犯。
邯郸赵军将宫城内的守卫和宫女全部驱散后,李兑又下令:将宫城里面一切能吃的东西,全部拿走,一粒粮食都不准留下。
这下赵武灵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不但没人伺候他,甚至连果腹的食物都没有了。
赵武灵王悲愤中想调集军队来,中山国刚灭,赵国的五军都驻扎在中山国都城灵寿和周边几个大城,赵国常备军离沙丘只有几百里。
虽然中军将赵章死了,但是右军将赵褶、左军将许钧、车骑将牛翦、胡将赵希,这几员大将随便来一个,都能把这几万邯郸军收拾了。可是赵武灵王此时连送信的人都找不到一个,谈何调兵遣将。
赵武灵王心中计议,还是搁下面子,先出去,事后再清理门户。但是赵武灵王想错了,李兑等人就是要让他死在沙丘宫城里。
赵武灵王居住的宫城,其实就是一座小型城池,只不过其城墙比大城还要高,从城墙上跳下去那可是必死无疑的。
赵武灵王不会跳城墙,也找不到人发号施令。李兑的人马都远远地围着宫城,既不攻城冒犯赵武灵王,也不接受他的号令。
赵武灵王人生最后这一百来天,主要工作就是寻找食物,宫中庭院中的大树上有一个雀巢,赵武灵王爬上大树,发现了竟然有雀蛋,立即取之生吃,又维系了好几日生命。
偌大一个沙丘攻城,现在就只剩赵武灵王一个人。
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孤独和饥饿总在赵武灵王左右,孟姚的眼眸总是浮现眼前,向赵武灵王展示无限的温柔。
每当夜晚来到,风吹落叶飘,云挡月儿暗,赵武灵王开始产生幻觉,几百年前惨死在商纣王酒林肉池中的宦官宫女,纷纷从暗处飘来,向赵武灵王诉说着自己的悲惨命运。
终于,一百多天过去,饿得两眼发黑的赵武灵王驾鹤西去,弥留之际他看到自己眼前有一大桌子丰盛的晚宴…
李兑后来荣升赵国相国,封奉阳君,掌控赵国军政大权,但是赵人口服心不服,李兑从来没有舒舒服服坐稳相国之位。从政对李兑来说,实在太难,远比行军打仗困难。
等到李兑去世,他的后人再也没法在赵国立足。因为弑君之罪,这是头号大罪,赵惠文王虽然也是既得利益者,但在全体赵人的压力下,他也保不了李兑的后人。
李兑的后人,后来迁居到秦国。
李信,是李兑的后人,李广的祖宗,只比李广早了不到一百年。
李信的时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代,他生在一个好时候,遇到一个明主,能否成为历史级别的名将,就看自身能力了。
李信的成名作,是作为王贲的副将,一起攻击燕国都城。当时赵国、韩国已经被秦国所灭,接着荆轲刺秦王,秦始皇提前发动对燕国的战争。
燕王喜并没有固守都城,而是带领数十万燕国军民,心情沉重,但也浩浩荡荡, 搬往辽东。燕国太子丹领命,统领十余万燕国大军殿后。
王贲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都极像其父,非常稳重,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他并不全力追击太子丹。与王贲的稳健相比,副将李信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作战彪悍,而且不怕冒险。在李信的强力要求之下,王贲不想得罪李信,例行公事派三千兵给李信,满足李信追赶燕军的愿望。
在李信这个家族中,勇猛是第一特质,这种家族特性,注定了李信虽然只有三千人马,也会找到太子丹决一死战。
三千人追击十几万人,不是以卵击石,还能是什么。
李信领着三千人马出发了,这三千人也并非秦军的精锐力量,碰上了燕军,单兵能力,基本也就是一个顶一个。
看了李信的家族史,我们以为李信肯定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其实在李信家族中,李兑、李广等人还是有些谋略的,只是他们的勇武太突出,才会被误解为有勇无谋。
李信,是有勇也有谋。
李信既然要与太子丹决战,他也没有傻到直接找到太子丹十几万主力去对磕。
要说太子丹这断后的大军,有什么缺点,还真是难以挑选出来。
太子丹平时礼贤下士,在军中威信很高,一大批将领都愿意为他效死,他的威望甚至盖过了他的父亲燕王喜。
然而李信,不愧是一块将才,他就挑出了一个太子丹大军的毛病。
由于前方几十万人拖家带口地迁徙,太子丹的军队也只能放慢脚步,行军速度很慢。
太子丹将断后大军分为八队,每队在一到两万之间,行军的时候,最后一路,也就是第八路抄到第一路前面,其他七路都不动。
这是一个什么走法呢,每时每刻,都只有一支军队在迅速移动,其他七支军队不动,等于是将速度降到全速行军的八分之一。
这样走的好处,是如果有敌军迫近,第七路,也就是最后一路的军队休息了很久,总是以逸待劳。如果第七路军垮了,第六路军顶上,依次下去,最累的第一路军离战场最远。
图-撤兵方式
光看这个撤兵的方式,就能看出燕国有人才,太子丹帐下有能人。
不难想象,李信的三千疲劳之师,碰上了有一万多燕军,而且是休整时间最长的第7军,结局会怎样。
看似无懈可击的撤兵之阵,在李信眼中却一文不值。
用兵之道,贵在制于人,而不是受制于人。如果李信按照太子丹的套路来,肯定是以卵击石。李信这次根本就不理会燕军,他另寻远道,绕道辽东。
太子丹当然不是傻子,在燕山之中,还有他的很多斥候在活动,秦军要是绕远道,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李信已下定决心,三千秦军,每个人都知道,一旦暴露行踪,将是尸骨无存的杀身之祸。
秦军一片旗帜都不带,大多数人穿上燕军的军服,昼伏夜行,夜间也不点火把,人人神经紧绷,风吹草动便就地隐藏。
要说三千人,在广袤的燕山山脉,也只能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而且即使有燕国斥候发现了他们,也绝对想不到他们是秦军。三千秦军不仅为了隐藏,更为了保命,三千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燕山上摸了过去。
由于太子丹的行军速度太慢,秦军率先渡过辽河之后,还有好几天的准备时间。
这个时候的李信,又再次展示出他的军事才华,他并没有在辽河旁驻扎,去打太子丹的半渡而击。因为这个方式即使能击败部分渡河的燕军,肯定也不能重创燕军,毕竟人数对比太悬殊。
李信将伏击圈,放在了辽河的一条支流上,这条河今天就叫太子河。
这条太子河,通往辽东郡治所襄平,沿河就有宽大的官道,这里肯定是燕军的必经之地。
图-李信追击
太子丹十余万人马陆续渡过辽河,大军顿时松下一口气,因为辽河很宽,水流也急,是隔绝辽东郡和辽西郡的的天然界线。
渡过辽河,也就是到了辽东,太子丹不再按照原来的方式撤军,而是自己带着千余禁卫军,匆匆沿着辽河,赶往襄平去跟燕王喜汇报,至于这十余万大军,交给了其他将军统领。
接下来就是李信军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他们脱下残破不堪的燕国军服,磨刀赫赫准备开战。。
就在太子丹渡过辽河的这个夜晚,太子丹的营地上,忽然出现两千衣衫褴褛,眼放绿光凶神恶煞的秦人。
这些远离家乡的老秦人,怎么不知道身处死地的结果,要么杀光太子丹的禁卫军,哪怕放走一人,都会招来全军覆没的杀身之祸。
太子丹的军队自是没来得及抵抗,也没搞清楚来者是谁,很多人就莫名其妙地被杀死。太子丹惊惧的脸色下,看到了一位对方头目的发饰,像是秦军的将军,而这位头目腰间还挂着一块在月光下闪着光芒的蓝田玉!
秦军!怎么可能!
太子丹惊骇疑惑之间,竟然忘了拔剑抵抗,被这位将军一枪刺中,接着感觉到自己头颅离开了身体。
李信威名震动天下,秦始皇对他的评价是三个字:“少,壮,勇!”
图-战国地图
基于这个判断,后来面对楚国,王翦说必须60万大军,李信说只需20万,秦始皇无比信任李信。结果李信统领20万秦军,在项燕面前吃了大败仗,毁了一世英名。如果李信能够灭了六国中最大的楚国,他有可能取代王翦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他从此被秦始皇弃用。
关于李信和王翦如何攻打和灭亡楚国,请参与另一篇文章:
李兑、李信、李广,李氏这些人的性格,可以说一脉相承,战场上勇不可当,韬略上却要差得多,可以是勇冠三军的将军,却不是治国的良材。
飞将军李广,射石虎,孤身与匈奴作战,胆识更是不用多说。李广的儿子李敢,正如其名,勇冠三军,连大将军卫青他都敢刺杀,还有什么他不敢的。
可是,祖上一脉相承的基因,决定了很多事情,是天意,李广不能得封,也是如此。
本文选自《地图里的兴亡》
作品简介
《地图里的兴亡》以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作500副精美地图来重写中国春秋战国史,打破读史无图的遗憾,回归左图右史的传统。国家认证,中图社权威发布。
地形图,展现山川河流地貌。
路线图,复盘真实历史事件。
形势图,解说兵戈铁马烽烟。
疆域图,呈现合纵连横进程。
- 上一篇:世界新十大核潜艇排行榜:中国名次意外!
- 下一篇:台湾雅美族有趣的吃鱼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