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秘闻还珠格格的漱芳斋居然是皇家剧院
漱芳斋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位于故宫博物院内重华宫东侧,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所以说还珠格格中响彻大地的漱芳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小燕子她们几个女孩子的住所。还珠格格的漱芳斋居然是皇家剧院
漱芳斋其实是皇家剧院
1922年溥仪结婚时,在漱芳斋连演了三天戏,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李万春等名角都被请上了戏台,梅兰芳演出的是《游园惊梦》、《霸王别姬》。漱芳斋内最后一次演出是在民国二十年夏,当时某学术团体招待外宾,借用戏台,请名旦尚小云等演出了一台《游园惊梦》。
漱芳斋究竟什么样?
注:漱芳斋院内戏台
注:漱芳斋院内戏台藻井
漱芳斋为工字形殿,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其中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安风门,余皆为槛窗。
室内明间与次间以落地花罩分隔,以楠木制作,十分精细,东次室额曰“静憩轩”,为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御题,是弘历少时读书之地。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明间前后皆开门,东出即御花园。院落南房北面接戏台一座,与漱芳斋前殿相对。戏台为亭式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台面90㎡左右,黄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风格高雅,匾名“升平叶庆”。
注:漱芳斋前廊
注:漱芳斋内落地花罩
注:漱芳斋内多宝
后殿名“金昭玉粹”,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檐明间接穿堂与前殿相连,余皆为槛窗。另有西耳房一间,西配房三间。殿内西梢间修小戏台一座,面东,为竹木结构,样式小巧,呈方形亭子式,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专为皇帝和太后吃饭时演出15分钟的小戏而设的。
方亭上悬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风雅存”匾额,前檐左右柱上各悬古琴形木制楹联曰“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台后开小门与西耳房相通。殿之东室额曰“高云情”,与小戏台相对,为侍宴观戏之处。
注:后殿东间“高云情”内景
注:漱芳斋后殿室内小戏台
作为乾隆皇帝休息和举行宴会的地方,乾隆年间,皇帝每岁新正先至西苑阐福寺拈香,而后到漱芳斋开笔书写福字赐予大臣,以示祝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大节和吉日,又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以示庆贺。
还有,茶宴是清朝皇帝固定在重华宫、漱芳斋举行的宴会,宴上皇帝和大臣都要围绕一个主题作诗联句,从皇帝开始,一人一句诗,联起来就是一部完整诗篇。道光、咸丰、同治等朝依旧奉皇太后或皇贵太妃等人在此用膳。宣统皇帝逊位后,同治帝瑜妃、瑨妃曾居漱芳斋芝兰室,遇太妃诞辰日,仍于此处传戏,直至溥仪被迫“即日出宫”。
漱芳斋里的名人
在琼瑶的小说《还珠格格》中,漱芳斋为两位格格在皇宫中的居所,在更早的《梅花三弄·梅花烙》中,也曾称侧福晋翩翩在王府中的院落为漱芳斋。其实自乾隆到清末,从未有皇帝的“格格”在漱芳斋居住和休息。
只是在同治年间,瑜贵妃曾在重华宫住过,但1924年冯玉祥革命,又将瑜贵妃赶了出来。所以《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居住漱芳斋乃艺术创作,不是真正漱芳斋的用途,此地并不能赏给小燕子居住。当时在拍戏时第一部的漱芳斋是借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拍的,拍第二部时则是在北京按烟雨楼的样子1:1搭建了漱芳斋。
作为乾隆皇帝休息和举行宴会的地方,乾隆年间,皇帝每岁新正先至西苑阐福寺拈香,而后到漱芳斋开笔书写福字赐予大臣,以示祝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大节和吉日,又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以示庆贺。还有,茶宴是清朝皇帝固定在重华宫、漱芳斋举行的宴会,宴上皇帝和大臣都要围绕一个主题作诗联句,从皇帝开始,一人一句诗,联起来就是一部完整诗篇。道光、咸丰、同治等朝依旧奉皇太后或皇贵太妃等人在此用膳。宣统皇帝逊位后,同治帝瑜妃、瑨妃曾居漱芳斋芝兰室,遇太妃诞辰日,仍于此处传戏,直至溥仪被迫“即日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