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国古代的车是什么样子的?我国古代车的历史

2022-05-19

相传在我国古代,五千年前的皇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车,我国是最早制造车的国家之一。早期的车以圆形木板为行走部件,称为"辁"。相传夏朝奚仲对车辆作了重大改进,从此出现了有辐条的轮。

从历史遗址可以看出,在商朝时期中国的车就已经很普遍了,皇宗贵族下葬的时候,都有成套的车马作为陪葬,商代的车基本都为单辕两轭,这可以从甲骨文中象形文字“車”的字型得到证实。

周代时,已采用油脂作为车轴的润滑材料。

春秋战国时盛行战车,车开始用于战场上,通常都是几百上千的战车来作战,规模之大,足以想象。因此就有了“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的说法。战国时还出现了楼车和巢车,用于侦察敌方情况。

到了秦朝,不管是用于战场的战车还是用于出行工具的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秦始皇的秦兵马俑出土的战车就可以看出。秦统一后,实行“车同轨”制度,车辆制造进入标准化阶段。早期的车车厢很小,只能站立乘行,后来车厢逐渐扩大,出现了可坐乘的安车。

到了汉代,战车开始慢慢退出了战场,骑兵开始上阵。同时,普遍乘行车辆结构也有很大变化,单辕车逐渐被两辕车取代。三国时期,还出现了计里鼓车和指南车这两种带有精巧机械装置的车辆,前者用于记录行驶里程,后者用于指示行驶方向。

到了魏晋时期,独轮车这种便捷的车式装载工具开始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沿用至今,有人甚至认为,史书中记载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其实就是一种独轮车。早期车辆多以马拉,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牛车。牛车速度虽不及马车,但行驶颠簸小,乘坐相对舒适。

宋代开始,轿子逐渐流行,客观上抑制了载人车辆的发展。乘轿时,虽前呼后拥,极为风光,但从机械科学角度看,以人力的非轮式机械代替畜力的轮式机械,无疑是技术上的一大退步。中国古代造车技术也因此长期停滞不前,最终被来自西方的四轮机械动力驱动车辆取代。

然而,大多数能坐车的坐轿子的都是达官贵人或者夫人级别的弱小女子或者部分平民百姓,一般习武的男人都是骑马,骑马的速度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