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古代皇帝的帽子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皇帝帽子上要挂个帘子?

2022-05-19

  我们都知道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每个人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首饰都是有规定的,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体系。就像皇帝的帽子一样,那么古代皇帝的帽子为什么会不同?为什么皇帝帽子上要挂个帘子?

  古代帝王、诸侯所服之冠,名目众多,装饰华贵,在不同时代,既表现为前后相继、代代沿承的延续性,又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

  汉代皇帝冠冕

  秦汉时期的帝王头戴帝冕。帝冕,即在冠上有覆,元表朱里,上有延板,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每尺为现代的六寸);延板前后各十二旒,每旒五彩玉带,簪导朱缨,黈纩充耳,延板垂有緌带。这种帝冕从商周至秦汉一直为典型的帝王皇冠。

  汉初,中华文明进入“礼乐定,诗书成”的时代。据汉朝初年成书的《周礼·弁师》所载:“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后汉志·舆服志》中对汉代君王所戴的冠冕形制有详尽的描述:“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珠玉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折算成现在的尺寸:冕板大约宽16.1厘米,长27.6厘米;前旒的长度一般为9.2厘米左右,后旒为6.9厘米左右(汉一寸约等于现代2.3厘米)。在“三公”之下,均只有前旒,无后旒。

  冕板主要为木质,前高后低,呈俯仰之状,有象征帝王勤政爱民的含义。其上的玄色(黑色)涂装象征着天;下面为纁色(浅红色),象征着大地。冕板前圆而后方,象征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冕冠的每一旒都贯穿了12颗彩色玉珠,分别按照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以五彩绳穿着玉石,故而称为“玉藻”,象征着“五行”的相生相克以及时间的运转。在冕冠的两侧齐耳的位置有一对黄色丝棉做成的球状的装饰品——充耳。

  隋唐时期的皇帝冠冕

  晋代、隋代基本沿袭了汉朝的冕旒制度。隋唐的帝冕,宽八寸,长一尺二寸,以板为之,黑表深红色里,延板无旒(后恢复饰十二旒),金饰玉簪导,主带为缨。

  《旧唐书·舆服志》中有记载:“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凡十二等。”《新唐书·车服志》曰:“凡天子之服十四。”比前者多“缁布冠”和“弁服”。另外,太宗又制翼善冠,总共十五等。之后,不少冠冕被废。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以后,皇帝的服装只用衮冕服、通天冠服和幞头常服三种。不同冠冕的使用场合不同,冕旒的数目也有差异。

  与皇帝朝服相配的首服为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与公服之相配之首服为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

  自中晚唐时,冠服制度更趋简化,连衮冕和通天冠也逐渐退出了实用的领域。到唐文宗时,常服受朝已成惯例。头戴乌纱帽折上巾,身着赭黄金龙袍,腰带饰有十三环与垞尾,脚踩六合靴。这种从省简约的服饰就是帝王的常服。

  唐朝是中国金器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这个时期,金器的器型与纹饰的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反映在帝王的冠冕上。以晚唐帝王冠冕为例,遍布该冠的纹路属于典型的唐草纹,金冠采用的灵芝云工艺造型也是唐代所流行的,王冠整体造型吻合唐代金器炫奇斗彩、富丽浪漫、极尽奢华的时代艺术风格。冠冕为九龙环绕的圆形金冠,九条金龙的造型特点是尖嘴、身短,金冠边纹上有颗粒。皇冠整体成型以錾刻与捶揲工艺为主。

  宋代皇帝冠冕

  宋代的冠服制度沿袭秦汉,在历代中最为繁复。对于冕板的尺寸、材质用木以及冕板上所裹覆的丝织品的颜色和装饰纹样等,都有详细规定。只是平时很少穿用。

  宋代皇帝在祭祀致斋的途中,大朝会、大册命以及亲耕籍田时服通天冠服。皇太子受册、谒庙和朝会,则服远游冠服。在宋代,这两种服饰严格意义上不仅仅属于朝服,而是在除祭服以外的重要场合中的礼服。此外,皇帝公服与常服首服中还有折上巾(幞头)、乌纱帽和小冠,且色彩和装饰方面更为丰富。

  明代的皇帝冠冕

  明太祖朱元璋强调“复汉官之威仪”。洪武元年(1368)二月,他“诏复衣冠如唐制”。此后,又陆续制定了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庶民、乐妓的一整套服饰制度。朱元璋去掉其他冕服,只留下衮冕,并把它作为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服饰。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代的冕服成了君权的象征。据《明史》记载,明朝对冠冕有严格的礼制规定,皇帝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

  这套制度在其后几经变更。明洪武十六年(1383),定冕服之制。洪武二十六年(1393)及成祖永乐三年(1406)、世宗嘉靖八年(1527)每有更定。嘉靖七年(1526),定皇帝燕弁冠服。最终使得明代天子之服有六:一曰衮冕,二曰通天冠服,三曰皮弁服,四曰武弁服,五曰常服,六曰燕弁服。

  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冕冠,前圆后方,上覆冕板,前后缀十二流。冕板以桐木为质,长38.7厘米,宽19厘米。冕冠形制与《大明会典》中永乐三年所定《皇帝冕服》之制基本相同。

  定陵中还出土了万历皇帝所用的另外一顶冠冕——金丝翼善冠,其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罗纱般轻盈透明。

  明朝皇帝一般是戴“乌丝”的,明太祖载“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

  清代的皇帝冠冕

  清代的服饰不同于前代,具有强烈的女真族特色。在传承与吸纳了汉服饰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成一体的服饰制度。

  清代皇帝的冠分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且有冬夏之别。朝冠是举行庆典与祭祀活动时所佩戴的礼冠;吉服冠用于冬至、元旦、庆寿等活动时与吉服配套穿着;常服冠是在各种祭祀和庆典活动以及平时做事时所戴的冠饰;行服冠是在巡幸、狩猎、出征等活动时所戴的帽子;雨冠则是在朝会、祭祀、巡幸、狩猎、出征等一切聚集活动,遇到雨雪时罩在所戴冠饰上的帽子,另外,在祈雨的时候也会穿戴。

  朱砂宝顶的清朝皇帝冠冕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帝王冠冕。清朝成年皇室所戴冠冕的帽顶上,均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以金为底。上图为清乾隆皇帝夏朝冠,即乾隆帝夏季戴用的朝冠,高约14厘米,外径约28厘米;圆冠式,朝冠顶为纯金镂空累丝为主体,顶衔一颗大东珠,下方分成三层,每层承以四只金龙,半球形底座层之金龙首朝下,上方两层之金龙张口朝上,各龙之间饰以东珠一颗。朝冠金佛为金质镂空累丝,底座呈两层椭圆形,每层饰行龙两条,龙首两两相对于背面,正中坐一佛,火焰式背光上饰两条行龙,绕着坐佛嵌饰15颗东珠。朝冠舍林置于朝冠背后帽檐中央,为细长椭圆形底座,座上饰金累丝行龙两条,第二层饰金累丝花叶纹,最上层饰回首大行龙一条,并嵌饰7颗东珠。

  东珠为宝中至宝,产于松花江流域,曾有“岭南北海产珠,皆不及东珠之色”的记载。一颗东珠的售价相当于外国珍珠1000颗。

  无论是史书还是影视剧,我们总会发现古代皇帝的共同之处——顶着带有“门帘”的帽子。这样的帘子如果快速走路就会左摇右晃,十分不方便,为何历代皇帝还有沿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冕旒(miǎn liú)制度。

  冕旒制度历史悠久,起源于黄帝时期,到周朝就非常完善了。这样受各朝代皇帝推崇的制度,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古时候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这也象征了天子的权威。小小的“帽子”里面有大大的学问。我们知道周朝对于礼方面十分注重,往往体现在一些繁琐的细节上,比如冕旒。冕是头上的帽子,旒是帽子前后的“小门帘”。

  说起这个“旒”,也讲究得很,冕冠的旒数根据典礼轻重、人物地位进行分配的。

  天子祭祀上帝和吉服——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9旒;天子祭祀山川——7旒;天子祭社稷五祀(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5旒;天子祭祀群小——3旒。如果按照身份地位来分,“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只有天子的衮冕才可以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诸侯9旒;侯伯7旒;子男5旒;卿、大夫,根据官职又分为6、4、2。层层划分,更是体现在制度等级的严格。

  难道周朝的冕旒制度只是因为他们重礼仪吗?可想而知,这只是其中的小原因。古代的皇帝走路也需要稳健,不能慌慌张张,如果有失风度,那么旒就会前后晃动,打到自己,这样狼狈的画面,皇帝是不可能让自己的下属看见的。所以要求,天子无论是站还是立,动还是静,都要时刻注意。其次,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下,这样做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万人之上的天子,本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方方面面都要独特唯一,这也表示别人不能僭越。

  冕旒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蔽明”,这要求身为一位统治者,掌握国家大权,必须能够识大体、有度量,不可“察察为明”,要能够包容细小的不足。皇帝戴上了“帘子”,大臣们很难看到皇帝的面容,古代朝中的大臣们无一不是察言观色的“好手”,康熙曾因为这件事斥责大臣,如果大臣们根据顶头上司的一言一行,来迎合皇帝,那么也是不利于整个王朝的发展与稳定的。

  对于这顶“帽子”还有很多小细节,让人称赞。两侧的丝带上各有一颗珠玉,名为“允耳”,来提醒帝王不要听信谗言,我们常说的“允儿不闻”就来自于此。冕冠的顶端有一块冕板,叫“延”。它一般来说是前圆后方,这也象征着古代的天圆地方。

  小小的冕冠,浑身上下充满了学问。古代的帝王之道、为君哲学在冠冕上也充分体现出来了。直到今天,冕冠上的一些道理,还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