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抹黑父兄

2022-05-19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开创的“贞观之治”至今还被视作太平盛世的典范,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个伟大的唐太宗,却首开了中国历史上篡改历史的恶例,抹黑父兄功绩的同时,不惜涂脂抹粉,过分渲染自己开国伟业之君的伟光正形象,影响相当恶劣,可以说流弊所及,贻患无穷。

当然了,李世民这样做似乎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得到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尽管每一个鼎盛王朝无不由白骨蘸着鲜血堆砌而成,但这些鲜血和白骨总是别人家的,而李世民却是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残杀自家兄弟,踏着他们的鲜血白骨,不光彩地登上帝王宝座。为了把这段血腥历史自圆其说,说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李世民就开了中国历史上篡改历史的恶劣先例。

李世民首先抹黑的是自己的父亲。说起来,唐高祖李渊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倒霉开国皇帝。其他的开国鼻祖往往都被自己的子孙描述得英明盖世、威震寰宇,然而李渊却是例外。为了突出儿子的英明,老爹只好受点委屈了。在儿子的万丈光芒之下,李渊留在历史中的身影,显然被平庸化了。不但他出生时没有什么灵异的事情发生,而且连举旗造反的首功也被剥夺了。据篡改后的正史记载,李渊谋反是被李世民逼的。当时李世民与大臣刘文静先商量好起兵,然后告诉李渊,李渊闻之大惊,最后迫于形势,不得不勉强从之。

对于李渊举兵反隋是被李世民所迫的说法,不少后世史学家都提出过质疑。事实上,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常理推断,李渊身处乱世,戎马半生,纵横捭阖于官场而能屹立不倒,绝不可能是平庸之辈,更不是个窝囊废。相反,李家一朝举旗,是李渊经过了数年苦心经营的结果。这点从温大雅撰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可以看出。温大雅是在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记室参军,此书是李渊太原起兵的最原始记载。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的比较客观:“高祖慎之又慎,迟回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阴结豪杰,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而有为,而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镇静之也。”也就是说,当天下乱势之中,李渊沉稳持重、深谋远虑,是太原起兵的主持者,是主角;而李世民则是“阴结豪杰”、勇而有为的得力助手,是积极的配角。

[page]

太子李建成在唐太宗篡改以后的历史中被抹黑的最厉害。李建成成了一个阴险狡诈好色贪功且平庸无能之人,这种人怎么能当太子继承皇帝宝座?最后被襟怀磊落、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取代实属天经地义,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大唐盛世。然而,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可以隐约地看到,李建成与上述形象有着很大的出入。

李建成尽管在角逐帝位的斗争中最后落败,实际上其能力并不容小觑。从史书中披露的李渊对长子李建成十分看重的情况来看,便知道李建成绝非不学无术、只贪酒色的膏梁子弟。在李家父子起兵之前,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并肩作战,所起的作用不相上下。李渊命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而李建成也不负厚望,在河东“倾财赈施,卑身下士”,“故得士庶之欢心,无不至者”。李渊晋阳起兵之后,李建成西渡黄河,攻克隋都长安。随后李世民攻下王世充占领的洛阳。当时,长安的战略地位并不亚于洛阳,甚至犹有过之。李建成在战争初期即占据长安,顿时使唐军成为最有希望问鼎中原的一支割据力量。此后,蜀地的势力不得不下决心依附于唐,西秦霸王薛举被切断在西北成为孤军,王世充占据的洛阳以西也成了死路,当时蠢蠢欲动的突厥更是不得不顾忌强大的唐军,以及坚固的长安城而按兵不动。随后,李建成又与夏王窦建德相持,将当时气势正盛的夏军挡在太原之外,军功与李世民相比毫不逊色。

虽说李世民更善于用奇兵,并且有虎牢一战的经典战例,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定李建成的军事能力比李世民差很多。李世民的军功高于李建成,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于后来李建成被立为了太子,大部分时间只能镇守长安,没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这才让李世民有了更多立功机会。

[page]

而在处理另一武装集团刘黑闼的政治手腕上,李建成比李世民要高明的多。一开始李世民在围剿中采用高压政策,“其党魁皆悬名处死,妻子系虏,欲降无由”。压服的结果是压而不服,仅隔数月,刘黑闼又再度起兵,“旬日间悉复故城”。李建成接受魏征等人的建议,主动请缨,一改其弟的高压而为优抚,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仅两个月,便彻底平定了山东。从此看来,李建成的军政才能并不在李世民之下,有些地方还略胜一筹。清人王夫之说:“太原之起,虽由秦王,而建成分将以向长安,功虽不逮,因协谋而戮力与谐矣,同事而年抑长,且建成亦铮铮自立。若非隋太子勇之失德,高祖又恶得而废之!”

也许有人说李建成的人品有些问题。史书上最不堪的记载大概就是其与父亲的妃子通奸。这还是从李世民口中说出来的,有史书说李世民于武德九年(即玄武门之变当年)密奏高祖,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但李渊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这一点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李渊脾气再好,也不会窝囊到让此事不了了之,并且到对当事人继续宠幸的地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含糊道“宫禁深秘,莫能明也”,或许这条罪名本本来就是莫须有的,说不定是李世民为了激怒父亲打击李建成而捏造的。从后来李世民采取的血腥手段来看,这种伎俩李世民完全是做得出来的。

虽然李建成一直以阴谋家的身份出现,但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稗史小说中,他搞内斗的智慧并不高明,其使出的阴谋屡屡失败,而弟弟则一举成功。这一点充分说明,李建成根本不擅长窝里斗。事实上,李建成不断排挤李世民,起初确实不完全是他的本意,其三弟李元吉在背后煽风点火,起了不小的作用。后来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弟弟方面的威胁,才开始主动地排挤这个弟弟,作为太子,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