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数九”:表达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
2月22日是七九最后一天。最近谈起天气,许多人都会说快到“八九”了,马上就要暖和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唱的这首“数九”歌谣,让我们很直观地知晓天气的变化。但“数九”是什么来历,从什么时候开数,到哪天结束?又有什么样的讲究,有什么样的民俗?我们特意采访了河北民俗博物馆馆长助理、文博研究员随杰。
我国北方更适用“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整个冬季中,这九九八十一天,气候较冷,此期过后,天气回暖,大地将春。在这较冷的“最难将息”时节,人们以九数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数九”;这一段的天气也相应地称“数九天”。
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顾名思义,即是严冬到来之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等方法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九尽桃花开”,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民间各地流传不一样的“九九歌”
“九九歌”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冬至后的一年中最冷时段的形象描述。“九九歌”也叫“九九词”,全称应是“九九消寒歌”。民间广为流传的冬至“九九消寒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广泛流传的“九九消寒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区别,如河北省北部地区流传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湖南的“九九歌”说:“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渐行渐远的九九图
如今,虽说人们仍很重视这个节气,但从“数九”中衍生出来的许多习俗已不再流传。贴绘《九九消寒图》便是其一。
“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在古时候,冬至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因盼望寒冬尽快过去,风和日丽的春天早到来,便形成了在冬至之日开始画消寒图的习俗,也称画九。传说其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在广东海丰被俘,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在墙上绘八十一格,日以墨涂一格,藉以坚信寒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来临。明刘若愚在《酌中志》中也有记载:“冬至后,室内多挂《绵羊引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可见当时已沿袭成俗。
“九九图”的种类多样,有梅花图、文字、圆圈、方孔钱等形式,使用哪种往往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最雅致的应是“素梅图”。明《帝京景物略》载:“冬至之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且点梅时也有一定讲究,即:按每日的天气点染。“上点阴,下点晴,左点雨,右点风,若是下雪点当中。”同时,大多配有一副对联,如:“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或“淡墨空钩写一枝,消寒日日染胭脂。待看降雪枝头满,便是春风入户时”,表达了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深受文人们的喜爱。
继“画九”后,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的文化味十分浓郁,通常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等,双钩成幅,每句九字,每字繁体皆为九笔,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类似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天一笔,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幅“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年画作品中的消寒图也很常见,如《俏皮话九九消寒图》等。每年冬至之前,均有小贩“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其中最简单的是图分九格,每格内绘圆圈各九个,共八十一个,并根据“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圈中加圈半阴晴”的歌诀,每天用墨笔画上一圈,直至春天到来。
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消寒图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作为一种反映当时社会习俗、民俗事项的载体,现在看来仍十分有趣,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带来的乐趣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