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渔民的“水上中秋节” 出湖已是一种传承
剁椒鱼头、清汤鱼、红烧鱼、松鼠鱼、炸腌鱼、蒸糟鱼……相信中秋期间,市民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由鱼制作的美味佳肴。为了给市民献上新鲜的滇池大鱼,近日,滇池沿岸各个村庄的渔民泛舟湖面,每天五六个小时甚至八九个小时不停捕捞,中秋小长假期间也依然如此。和前两年中秋过后才开湖不同的是,今年的开湖期在中秋节前两天就已开始。水上生活的乐与苦昨日(17日)上午10点多,晋宁沙堤村一户农房中,今年已年近六旬的老杨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修补前几天捕捞时弄坏的渔网。“一张网要600多元,坏得不太厉害就自己补补,破的地方多了就只能丢掉。”说着话,老杨手里的活计也没停下,“我们出一次湖,至少都要带着二三十张网,每张差不多有6米长。别看带的多,但是捕到的大鱼多,网坏得也就更厉害。”老杨介绍,渔网一侧是规律分布的金属块,另一侧是泡沫浮标,挂着金属的那边沉入水中,浮标将浮在水面,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堵墙。鱼撞进网以后都会本能地死命扑腾,越大的鱼力气就越大,有时候一网打到的都是大鱼,那很可能那张网也就“废了”。“捕大鱼下网的时候,如果风浪大就不好固定渔网,下不好网还会缠在一起,甚至把人都带进水里。”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这些年渔民都要穿救生衣。太阳大的时候,加之水面上没有遮阴处,不用多久就能热出一身大汗。“你看我的脸啊手啊,是不是像被‘卤’过?”说出这话,老杨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每年都有一个多月在水上“讨生活”,渔民的肤色都和老杨一样黝黑。“下雨的时候更不好捕,划一会船就要舀一会水,不然会翻船,即使穿着雨衣,里面的衣服很快也会被雨水浇透。再说水上的气温本来就要比岸上低很多,入冬以后再开湖的时候,那种寒冷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出湖已是一种传承“这两天都在下雨,来买鱼的人也比预想的少,早上我出去下了一次网之后就回来了。鱼交给老伴去市场上卖,趁着这个机会我也补补网,休息休息,毕竟今年的开湖期要持续到十月下旬,要保存点体力。”老杨点了一支烟,继续向记者“科普”,“各家有各家的‘鱼窝子’,为了避免闹矛盾,大家都会互相避让开来。‘鱼窝子’都是一家家根据捕捞经验代代传下来的,每家都会有好几个,当然也不会外传。下网的时候要一个个地方顺着下,收网的时候再挨着一个个收。开湖第一天的时候,村里有家人一网就捕上来两三吨鱼,那一网至少能有两万块收入,开一次湖,最少也能赚个四五万。但是那种运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撞上的。不过5天下来我家也卖了差不多快三万块,算是不错的收入了。”“出一次湖,至少都要两个人,多的一船有4个人。因为是用人力船,一个人实在撑不下来。”老杨说,每到开湖,他就会把在昆明打工的儿子喊回来帮忙,出湖捕鱼的时候,还会带上已经16岁的小孙子。跟着爷爷出湖捕鱼,这也是沙堤村渔民世代遵循的不成文的规矩。出了湖,一切吃喝拉撒都只能在船上解决。“早早起来先做饭,然后连锅带上渔船。到了中午饭就凉透了,用热水泡着就咸菜吃。今年中秋的时候来买鱼的人特别多,为了能多打点鱼,当天的伙食也是这样。在水上哪能那么讲究!”老杨说,盛饭的时候他们都随手把饭碗放进滇池涮一涮。“这几年水清了,涮涮没事。”看到记者诧异的眼神,老杨又笑了起来,说道:“我小时候出湖的时候就直接捧起滇池的水来喝。相信再过几年水再清些,滇池里的鱼肯定比现在还多。”十多年前开始,老杨一家就不仅仅依靠打渔为生了,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种菜。“这两年菜卖得比较好,一年都有五六万的收入。但是沙堤是昆明最大最传统的渔村,这身技巧是多少代人传下来的,出湖打渔不仅是一种习惯,也必须传承下去。再说了,大家都喜欢吃,捕一下还能增加点收入。”老杨说,滇池鱼难得吃上一次,不少人愿意买,尽管今年的鱼价没有达到预想中的高,但现在价格确实比市场上的贵一些。卖不完的还能腌着吃腌着卖,到时候各家分分都高兴,就像过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