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属于回民的恋爱结婚
回民结婚有一个基本前提:男女双方都要是穆斯林,即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你要问为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回汉之间有很多生活习惯不一样;复杂一些就是信仰已经渗透进各个方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背弃了自己从家庭里继承的传统这种痛苦是多么甜蜜的爱情也弥补不了的。
至于其中会遇到一些困扰纠结,这里不在讨论范围内。用我小舅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带过就是“大学时候也有个男孩子喜欢我,可是我们都一直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
看,她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上一辈人结婚大都是媒人先介绍,男女双方再见面接触,情况类似于相亲。我的粑粑麻麻就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可是这也不妨碍他们的爱情很浪漫。
我妈妈那时年纪还小,二十刚过,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哪里想到谈朋友的事呢?”再加上我姥姥看过一次我爸爸,回来跟我妈形容,大长脸,满脸的疙瘩,还是个跑船的,年纪还不小了。我妈就想见面一次以后就随便找个借口回绝的。
结果见了我爸之后,发现才不是我姥姥说的那样。
她后来跟我形容就是“他无忧无愁的,超凡脱俗,有点像费翔。”她的心一下没有坚定住,拒绝的话硬是没有说出口,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在她的计划之中。
第二次见面分别的时候,我妈不知道自己已经深陷情网不可自拔,为了坚持自己原来的想法,顺便小小试探一下我爸,提出以后不见面了,我爸很爽快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好。
我妈这才意识到:不会吧,居然都不挽留一下?真的结束了?
又后悔又不舍,走也不舍留也没有理由了,只好咬牙走了,走了很远回头瞄了一眼,我爸还站在那里笑着看着她,心下激动就要回去,哪知我爸朝她挥挥手,不要她回来,搞得我妈特别纠结。
回家以后就开始茶饭不思。还好我姥姥姥爷细心,觉得我妈怕是喜欢上了这个小年轻,于是转告媒人,这才让故事继续了。
我爸当然也是为我妈深深倾倒,在他们第三次见面时,我妈偶然说自己不喜欢做饭,结果我爸立马说:“我喜欢做饭,以后我来做饭。”司马昭之心可以想见了。
按照回民的传统,男女青年双方在交往一段时间要确定恋爱关系时,还要得到家长的同意。当然那是老一辈人比较传统的习俗了,男女双方谈婚论嫁一定要经过媒人。
想当年,我爸爸在与我妈交往两个多月后,就主动上门拜访我姥姥姥爷,提出要和我妈咪谈恋爱,希望家长允许。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种风俗保留得更多,媒人和男方家长要提上茶、糖等四色礼,双方家长先互派媒人了解对方情况,决定这门婚事是否合适,然后才安排孩子见面。现在婚恋比较自由一些,程序不用那么讲究。尽管如此,定亲、纳聘礼这些步骤还是不能少的。
至于为什么,这是我们的传统。
当男女双方决定结婚,就要定亲了。男方家长带着媒人、男青年到女方家中商定结婚日期,并给女方聘礼,亲事定下来后,双方家长行“拿手”礼(双方伸出右手紧握,甚至要摇动几下,表示极其深切的问候),这之后一对青年就可以去登记结婚了。
到了我们这一辈,恋爱就更自由了,但是从小家长就会再三叮嘱,“以后只能找回民,汉民想都不用想!”在这个前提下,只要两情相悦那就会受到全家老少的祝福的。
尽管现在的婚礼简单平常得不像话,可以穿婚纱,不用宰牛羊,可是一定要“上头”。
所谓“上头”,就是我们在婚礼当天请阿訇(在伊斯兰教中懂得、传播教义,德行智慧受人尊敬的人)主持伊斯兰教的合婚仪式,表示这是真主准承的婚姻,是受到祝福的。除了新人、双方父母以及众亲朋好友外,一般还要有证婚人,阿訇先要念诵一段《古兰经》中的证婚词,之后嘱咐新婚夫妇伊斯兰教的传统美德,在证婚人的见证下,阿訇询问新人是否愿意结为夫妻,男女双方同意后,阿訇就会写下“依扎布”(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誓言书,以书面形式确定下婚姻在民族上的合法性)。
我爸妈是在腊月末举行的婚礼。我爸带着他的一群朋友把我妈从娘家接到自己家,没有婚纱,我妈穿着一件大红的厚呢子大衣,我印象中(我哪儿来的印象?)她头上还插着一朵鲜红的花儿,在人群簇拥下和我爸一起爬上楼,爷爷奶奶笑咪咪的站在门口迎接,屋子里在放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热气弥漫,喜气洋洋,那一刻当真是幸福啊!
后来的后来,那故事就很长了。因为他们创造了又一个世界,那世界就是我。
回民的恋爱说起来困难,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情投意合、门当户对的穆斯林,那概率似乎要比汉民们低得多,可是也正因为信仰的一致,婚姻的结合有了更牢固的纽带,其他的问题都不再那么重要,幸福来得踏实了许多。
我们惟愿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