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轻松的胜利:三把火打得敌军不战而降
也许爱好南北朝历史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能名留青史都不是随意的,或者说能留下大名的都是牛人之一。杨侃就是这么一个。杨侃(488一531),是杨播之子,杨播的母亲王氏,是冯太后的外婆,也是。南北朝时北魏人。 杨侃,字士业,颇爱琴书,尤好计画。时播一门,贵满朝廷,子侄早通,而侃独不交游,公卿罕有识者。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年三十一,袭爵华阴伯。机敏有才干。
大通元年,即公元527年,投魏多年的萧宝寅叛魏,自称齐王。正平民薛凤贤,宗人薛修义也聚众河东,分据盐池,攻围蒲坂,东西连结以应宝寅。魏以尚书仆射长孙稚为行台以讨萧宝寅。
网络配图
公元528年正月,萧宝寅包围了冯翊,薛凤贤占据了安邑,薛修义包围了河东。
长孙稚的军队到了恒农,他手下的行台左丞杨侃对长孙稚说:昔魏武帝曹操与马超、韩遂在潼关相拒,马超、韩遂的才能不是曹操的敌手,然而胜负久久不能决定,是因为马超、韩遂占据了险要地位的缘故。现在,贼兵的防御已经非常坚固了,就是魏武复生,他也无法施展智勇。不如北取蒲坂,渡河向西,入其腹心,置兵死地,则华州之围不战自解,潼关的守兵也必然內顾而走;枝节的问题解决了,长安可以坐取。如果我的计策可取,我愿意为明公做一先驱。
长孙稚说:你的计策很好;然而,薛修义包围了河东、薛凤贤占据了安邑,宗正珍孙守在虞坂都不能前进,你如何可往?
[page]
杨侃说:珍孙不过是行阵一夫,河东的治所在蒲坂,封疆多在郡东。薛修义驱帅士民西围郡城,其父母、妻子皆留旧村,一旦听说官军来至,皆有內顾之心,必望风自溃也。
于是,长孙稚就让他的儿子和杨侃一道帅骑兵自恒农北渡,占据了石锥壁。杨侃放出风声说:今日停在此处不进军,一是为了等待步兵,同时也是为了看看民情向背。现在命令决定投降官军的都各自还村,等到官军夜里点燃三堆烽火的时候,也要点燃烽火相应;不点烽火相应的,就是和贼同党,到时候,即进军屠灭,以所得的财产赏军。
网络配图
于是,村民们都相互转告,等到官军举火的时候,反与不反的都举火相应。一夜之间,火光遍数百里。贼围城的都不知什么原因,各自散归;薛修义、薛凤贤也逃了回来,请求投降。结果,长孙稚攻克潼关,进入河东。
自古以来,造反最难做到的是齐心,心不齐则事不成。薛修义、薛凤贤驱帅村民造反,可以说参与的村民非常多,村村都有。杨侃用“不举火相应就是叛贼”的看是似是而非的方法,巧妙的利用了人们的趋利避祸的心理,造成了叛军的心理混乱,用三堆烽火就使得叛军不战自降,可以说对叛军的心理把握的非常之准,深得攻心战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