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欧洲三十年战争导火索
1618年发生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德文:Prager Fenstersturz,英文:DefenestrationofPrague)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发端。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从17米高处扔出
1618年5月23日,在布拉格参加捷克新教代表会议的代表冲进城堡,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两个哈布斯王朝的高官连同一个文书从布拉格城堡三层(距地面17米)的窗户扔了出去。三人如果掉在石子路上谁也活不了,幸运的是,当时城市的卫生状况很差,即使在城堡的周围也堆了不少垃圾。他们三人都掉到垃圾堆上,除了受到惊吓、被摔晕外,只有一人摔伤了腿。
这初听起来有点滑稽的“扔出窗外事件”,却有着严峻、残酷的历史背景,并产生了更为严峻、残酷的后果。大的历史背景是,1555年签订《奥格斯堡和约》后,只经历了很短的一段相对平静时期。之后,德意志新、旧教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争斗不断。新教诸侯再接再厉打算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皇帝与旧教诸侯则来个“反攻倒算”,正式的说法是“反宗教改革”。教会系统除了吸取了一些教训,在内部进行改革消除最为臭名昭著的弊病外(如取消赎罪符买卖),还更加重用耶稣会,对一切反对天主教的人进行不择手段的报复。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的近因是,当时统治捷克(波西米亚)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收紧了对信仰新教的当地民众的限制,引起了不满和骚动,进而发生了“扔出窗外事件”、爆发了起义。本来,按照“教随国定”的原则,主子信天主教,臣民百姓应随着信,否则就须出境、走人。但当时的捷克情况有些特殊:捷克于1526年方重新并入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它保有很大的自治权,国会、新教教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皇帝卢道夫二世迫于形势,在1609年的“皇帝诏书”中,对捷克新教徒作了很大让步。但事过境迁,皇帝出尔反尔,于是就引起了前述事件,而这一事件又捅开了三十年战争的蚂蜂窝。[page]
三十年战争 四大阶段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大阶段:捷克―普法尔茨阶段(1618―1624)、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和法国阶段(1635―1648)。交战的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教皇、波兰也站在他们一边);另一方有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瑞典和法国(并得到荷兰、英国和俄国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 三大战神
通常被称为三十年战争三大战神的军事统帅是华伦斯坦、梯里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
捷克国会认为自己有权任免捷克国王,于是在1619年免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迪南二世所兼的捷克国王一职,选举“新教联盟”的领袖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五世(1596―1632)为新国王。年轻的弗里德里希明知捷克属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范围,而且自己完全没有力量与之抗衡,却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他的岳父英王詹姆士一世和德意志新教诸侯届时会出兵支援(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以后完全落空),兴冲冲地跑到布拉格去当国王——后果自然是灾难性的:应皇帝的请求,天主教联盟盟主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派他的大将梯里前往捷克征讨,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大胜捷克军。西班牙军队也抄了普法尔茨的老巢。三十年战争第一阶段,以捷克失败,以弗里德里希既丢了国王头衔、又丢了选帝侯的头衔和原有领地而告终。
梯里是这次胜利的主将。而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华伦斯坦则是打败丹麦的主要军事统帅。在第三阶段,梯里和华伦斯坦对遏制瑞典向南德的进攻分别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1632年,梯里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战死于战场,身后备极哀荣;1634年,身体好好的华伦斯坦却被自己的皇帝派人谋杀。
梯里(1559―1632)从小在科隆耶稣会学校受到严格的天主教教育,从16岁起,即服役于诸天主教君主的军队里,他是一个忠诚的职业军人。在战争的第一阶段,皇帝用上了梯里指挥的军队,这当然必须征得巴伐利亚公爵的同意,而且花了很大的代价:偿付军费、把普法尔茨选帝侯的头衔转封给马克西米利安,并将其很大一块领地划归巴伐利亚。更何况,皇帝与公爵(1621年后为选帝侯)也经常闹矛盾,皇帝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梯里指挥的、公爵的军队。
正当皇帝朝思暮想自己拥有一支像梯里军队那样强大的、且随时服从命令征战的军队之时,1525年,华伦斯坦毛遂自荐找皇帝来了:他可以自筹经费、自募兵丁、组建军队供皇帝调遣。
华伦斯坦(1583―1634)出身于捷克乡村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是最早将新教引入捷克的先驱者之一。华伦斯坦后来却又改了回来信天主教。他是捷克最富有的大地主、大工商经营者和新军阀。他是个冒险家,他身上混合着天才的组织者、商人和毫无顾忌的掠夺者的气质。斐迪南二世同意授权华伦斯坦招募军队之后,华伦斯坦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page]
华伦斯坦一出手就向皇帝提供四万他召募、受过严格训练的雇佣军。他成为丹麦与皇帝在北德开战的主力。1625年4月,华伦斯坦在德绍的易北河大桥上首战告捷,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只是由于怕华伦斯坦独占军功,巴伐利亚选帝侯方赶忙派出梯里出征。虽然华伦斯坦在三十年战争的第二阶段中,打败丹麦功勋卓著,但因得罪遍了天主教诸侯,在他们的压力下,皇帝于1630年免去他的职务,还命令他遣散军队。
恰恰就在1630这一年,瑞典入侵,在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1594―1632)率领下,浩浩荡荡由北德势如破竹地打到南德,连梯里也抵挡不住瑞典人进攻的锋芒。1631年9月,梯里在莱比锡附近的布来登费尔德几乎全军覆没。在1632年春,瑞典攻下纽伦堡、慕尼黑。不久,梯里也在莱希河战役阵亡……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不得不请华伦斯坦再度出山。
华伦斯坦果然不同凡响:1632年11月,率军突入瑞典军的后方——德国中部的萨克森,瑞典人腹背受敌不得不匆忙北撤,华伦斯坦因此解了巴伐利亚之围。在吕岑的鏖战中,华伦斯坦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占先,但被称为“北方之狮”的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却在该战役中负伤致死,瑞典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损伤:华伦斯坦的军队剥去国王身上的所有衣服,听凭他浑身是伤的尸体一丝不挂地暴露在战场上。
在这一时刻,华伦斯坦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弗利德兰公爵、梅克伦堡公爵、帝国军队统帅……然而,华伦斯坦踌躇满志的时光很短:他先是在1634年1月被皇帝解职。同年2月25日,他同他最亲密的心腹被皇帝授意的自己军队的军官杀害于捷克的埃格尔城堡。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学习时报》-金海民) 2
法国——战争最大获利者
三十年战争的前三阶段,法国虽然没有赤膊上阵直接参战,却在外交上极尽煽动鼓噪之能事,唯恐天下不乱:先是为交战双方火上加油,加剧和利用德意志新、旧教联盟的争斗。在战争第二阶段(丹麦阶段),1625年,法国首相黎塞留瞅准了时间,撺掇英国、荷兰、丹麦三国建立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资助丹麦出兵德意志。而1630年瑞典出兵之时,也正是法国怂恿并援助正在谋求波罗的海霸权的瑞典入侵之日。1634年9月,瑞典在诺德林根大败之后,在交战诸方精疲力竭之时,法国终于从后台走向前台:1635年4月,法国和瑞典缔结共同作战的盟约,5月19日,路易十三正式宣战。在持续12年的战争最后一个阶段,最初,法军战绩平平。值得一提的胜仗均发生在后期:1643年5月,法军在法国、比利时交界处的罗克罗瓦战胜西班牙军队。1645年在诺德林根打败了巴伐利亚人和帝国军队。1648年8月,孔代亲王在朗斯告捷……[page]
三十年战争期间的法国首相、红衣大主教黎塞留,在国内镇压胡格诺派新教徒是毫不手软、极为残酷的。在国外,为了法国的利益,为了夺取欧洲霸权,他却也会毫不顾及宗教上的对立,与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瑞典、英国等新教国家结盟,反对同一宗教信仰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他把这种维护法国利益的做法称之为“国家理性”——总之,在他那里,无论是在国内镇压新教徒,还是在国外联合新教徒打击天主教徒,都是有道理的。黎塞留这个红衣主教,给人们上了他的有关“政治超越宗教”的一课。
如此这般,法国在三十年战争的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中,成了最大的获利者:法国取得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和洛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尔、凡尔登),实现了黎塞留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法国成了欧洲的霸主。哈布斯堡王朝势力大大削弱。而对于德意志新、旧教诸侯来说,除了加尔文宗获得与路德宗一样的合法地位外,打了三十年的仗似乎又回到战前的原状——在领土问题上,规定以1618年的占有情况为基准。而在宗教上,“教随国定”的原则被保留,同时,这一原则要受到1624年实际宗教信仰分布状况的限制。就是说,在宗教上以1624年为基准年,在这一年一个地区信什么教就永远信那个教。
倒霉的是平民
对于德意志新、旧教统治者来说,他们有“保持原状”的条款作保证;而平民百姓“战前的原状”则早已一去不复返。恩格斯在《马克》一文中曾对三十年战争的结局作过如下的描述:“在整整一个世代里……到处是焚烧、抢掠、鞭打、强奸、屠杀……物质的破坏,人口的凋零,是无穷无尽的。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国已经不可救药了,已经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在地下,最可怜的,当然还是农民。”
前述在出身、性格、打仗方式诸方面截然不同的战争中的三大统帅,在盘剥、蹂躏、欺压平民百姓方面却是一个赛过一个:华伦斯坦本是一个提出“以战养战”,靠战争大发横财的、皇帝的“雇佣兵队长”。他纵容部队从民众那里掠夺财物作为军饷,每攻克一地,即大肆抢掠粮食和财富,就像蝗虫过境那样。梯里则极为暴虐,如他在1631年5月攻下新教的马格德堡城后,城市几乎完全被摧毁,居民大部分遭到杀害。1632年,古斯塔夫―阿道尔夫二世在攻下纽伦堡、奥格斯堡和慕尼黑后,紧接着的是大肆抢掠……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其他军队、“义勇军”、“民团”,他们在哪里宿营,便要农民供应吃的、喝的,骚扰妇女,稍有怠慢,就将农民杀死……德国成了本国的兵痞、操欧洲各种语言的暴徒的为所欲为的天堂。
战争使德国丧失人口的1/3,在战争的重灾区如德国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人口减少了2/3。战后,德国城乡残破、农工商业凋蔽。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5/6的乡村被毁,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馑和死亡线上挣扎——这正是“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最倒霉的当然还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page]
从布拉格到明斯特
从布拉格被惊恐万状地推出窗户的哈布斯堡王朝官员,到四平八稳坐在明斯特市政厅参加谈判的衮衮诸公,两个镜头的切换耗时30年!谈判在威斯特伐利亚邦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两个城市分头进行。和谈从1644年开始,光谈判就持续4年多的时间,到了1648年10月24日,各方代表终于在明斯特正式签字,这就是前面已提及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鉴于三十年战争对于德意志民族的特殊重大意义,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罕见地写了一部历史学专著《三十年战争史》,他还创作了有关华伦斯坦的戏剧三部曲《华伦斯坦的军营》、《皮柯洛米尼父子》和《华伦斯坦之死》。席勒除了杜撰皮柯洛米尼的儿子和华伦斯坦的女儿恋爱的情节外,均以忠于历史的态度从事创作。当然,写三十年战争最为著名的文学作品,当推德国作家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我国已有译本),他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中国观众从德国现代剧作家布莱希特以三十年战争为背景创作的剧本《大胆妈妈与她的孩子们》中,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百姓遭受的苦难……
前往欧洲旅游的游客能从至今仍矗立在布拉格市中心的古城堡的侧翼,看到当年扔下三个官员的窗户。在德国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明斯特市的市政厅,能看到有关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展览。1350年建成的明斯特市政厅在二次大战中被炸毁,1948―1958年按原样重建,于同年10月重新开放。好在遭轰炸前厅里的文物、装饰都被转移到别处,所以现在看到的多是当时签字时的原物。看到布拉格的古城堡、明斯特的市政厅,不知道人们是否能体会到当初三十年战争时的些许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