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人的敬老习俗
关于傣族,人们早已熟知的是金孔雀一般温顺美丽的小卜哨和刚健善良的小卜冒。其实傣家文化源远而流长。娥并与桑洛的故事早已载入诗章,《孔雀公主》已跨入艺术殿堂,孔雀舞已飞上银屏,铓锣与象脚鼓已在海内外敲响。而傣家的敬老习俗在其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虽然这些敬老爱老的规范并无显见的文本,但已潜移默化融入到日常生活行为中,所以这些习俗尤为真实可贵。
在傣族家庭中,最尊贵的角色正是一家子最年长的老者。晚辈们在他面前就坐,没有一个敢跷起二郎腿。傣家人眼中,搭二郎腿的人,必是松散懒惰的,在老人面前跷起来,更是大大的不恭。久而久之,人人都养成了习惯,就是年龄很大、威望很高、极有资格随便坐卧的老者,也少有跷腿搭脚的行为。
日常中若与长辈答言,年轻人必在每句话的末尾加个“哈(ha)”字,一如汉语中每个“你”字之下都加了“心”字底。如:老人招呼“啷哎”(请坐),就答:“某啷哈”(您者坐);老人问“格巴京毫”答“京哈”,“即吃了饭没有”答“吃过了,您者”;问:“公素如哩(你爷爷好吗)?”答“哩哈(好呢,谢您者记挂)”……回答的无不表示出自己的谦恭与卑微。
座中有老人,家人端茶倒酒皆稍曲着身躯以示敬重;若在老人身旁行走,必定以手轻压裙裾,不让其辟扑拂动,搅扰老人耳目。总之,只要有老者在场,就听不到高门大嗓的喧哗,就看不到鬼跳神舞的胡闹,一切都那么宁静平和。再看看傣家土屋那洁净如漆的泥巴地面和家堂上简朴的佛教氛围很浓的装饰,让人感觉到的是古典的静谧的祥和气氛,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容相让的温暖。
村寨之中若有红白喜事,长者们更是被邀请的首要对象。被邀请的长者到来之后,即为上宾,其座次被排在家中最尊贵的地方———家堂附近。烟酒糖茶饭菜水果,样样优先,一天到晚,享受无尽的款待。
若是娶亲嫁女,还将有新人长跪于前,聆听老者们的谆谆教诲指示人生。
傣家的高寿老人不仅在世时极受敬重,就是仙逝了,也会备受后人景仰。一到发送上山时,会有很多的人前来参加仪式,后生们都会踊跃争抬送葬。寿数极高的老者去世后,以往从未抬过棺木的人,也一定要争取扛上一肩,送上一程,称做“开肩”,图个大吉大利,一生顺顺当当。
傣族家庭,以家中能奉养老人尤其高寿老人为幸事,老人的寿元问题是里巷之间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户人家有老人健康长寿,那就说明他的后人孝道善修,他的子孙在村中、族中都将获得极高的评价。所以,这户人家有个高寿老人,就必定人丁兴旺,必然就会有许多亲戚朋友,往来就热热闹闹,让人感到十分康乐如意红红火火。因此,傣家人更爱讲究几代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