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解读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2022-05-19

“一想到贵州,首先想到的就是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各民族服饰文化,可以说是贵州最耀目的名片和最美丽的传奇。”近日,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大讲坛”系列知识讲座上,该馆馆长助理、副研究馆员田军主讲了《服饰之密—对贵州民族服饰历史遗风的解读》。

他在讲座中说,贵州的各民族服饰,一方面保存了众多古老的服饰样式,另一方面,这些服饰上的刺绣和配饰,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图腾崇拜、传说故事、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等,与民族文化习俗息息相关。田军说:“服饰,是有灵魂的物象,倾诉着特殊的密语。”

十六种古装样式的遗存

“由于贵州开发较晚,所以保留了原始的文化生态。体现在少数民族服饰上,各类传统样式在今天仍然随处可见,并没有在时间的流逝中被淘汰。”正因此,田军说,少数民族服饰又被誉为“服饰发展史的活化石”。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贯首衣”,商周“上衣下裳”的遗风,春秋战国的“深衣”特征,汉代的“长袍”造型,隋唐的“半臂”样式,宋代的“褙子”遗韵,明代的“云肩”款式,清代的“氅衣”样式等共十六种,田军一一用图文展示了它们在贵州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遗存。

《旧唐书·南蛮传》中,记载当时五溪一带,苗、瑶妇女喜好五色衣,穿“横布两幅,穿中而贯首”的服装。历经数千年,“贯首衣”这一古老的服装形式,在贵州苗瑶等民族中仍然可见。

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古代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唯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为了继承上代的传统观念,按规矩在裁剪时仍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又逢接成长衣,以表示尊重祖先的法度。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田军介绍说。

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上衣下裳”样式,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服、礼服,且被用作祭服。威宁彝族毕摩的法衣上衣下裳连为一体,保留着春秋时期深衣的款式特征。

汉末两晋时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不尊礼法,用华美的细绢仿下人穿着裤裙,这一标新立异的另类行为不被主流社会认可,是一种几乎被淹没的历史着装。“在这之前,男装着裙很常见,这一风俗在贵州延续了下来。另外,在梭嘎苗族男装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裙裤。”田军戏称,“穿裙并不是女性的独有。”

十七种民族服饰的“密语”

传统的服饰样式,并不能完整体现出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民族服饰传承下来的装饰上的特征,是一个民族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具象化表达。田军说:“服饰文化中凝固的、约定俗成的‘密码’,就像是在悄悄地告诉你,这个民族文化深处的秘密。”

他梳理了十七种颇有趣味的服饰“密语”:有未婚男女之间的恋爱习俗、体现图腾崇拜、历史传说的印记以及最接地气的民间习俗的表达。

开放的恋俗

在归纳梳理中,田军首先发现的是,少数民族未婚男女表达自己的感情,是直接的、不会拐弯抹角的。纳雍县苗族少女背扇是未婚少女传情达意的表示——未婚少女在成年以前制作好背带,待少女背上自己制作的背带出现在男女青年寻偶“跳花”时的恋爱场上,少女背带即成为了已成年、可求偶的暗示,反映出当地奇异、开放的恋俗。

贞丰县苗族姑娘们极珍视“衣背花”,谈恋爱时情到浓处即将衣背花片作为馈赠情侣的信物。

从江县岜沙苗族男青年腰背后的小花带,是喜爱小伙子的姑娘赠送的。每一根花带即是一位姑娘的爱意,数一数小伙腰背后的花带就可以知道他获得的爱有多少。

崇拜鸟的民族

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图腾在服饰中的运用。田军认为,这些服饰很有观赏性,且功能性很强。

榕江县新华、三都县都江一带苗族男子的礼服,又称“百鸟衣”,属于“深衣”的款式,是几十年一次的“吃鼓藏”祭祀活动中男子穿戴的专用服饰。服饰纹样以鸟纹为主,与他们自称是鸟的氏族有关。穿上这种带有图腾崇拜和祖先符号的服饰,祭祀时既可达祖先,又可通鬼神。

丹寨县排调的苗族盛装,仿锦鸡美丽之造型,穿多层超短百褶裙,身后再系花飘带裙在腰臀间呈隆起之形态,如若美丽的锦鸡。这支苗族自称“嘎闹”(汉语意为“鸟”),是以鸟作为自己祖先的氏族。她们仿照锦鸡来打扮自己,是祈愿祖先常伴,福星高照。

战袍中的历史

最有故事性的是战袍中勾勒出的民族历史、传说。

其中,苗族服饰“兰娟衣”的来头,是讲一位叫兰娟的苗族首领,带领同胞南迁。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她想出了一个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手袖子上用黄丝线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手袖子上绣上一根蓝线;渡洞庭湖时,她在胸口前绣下一个湖泊状的图案;每翻一座山,她都会用彩线缝上一个记号。

越往南,渡的河翻的山越多,她缝下的记号就从领口一直缝到裤脚口。到达武陵山区后,兰娟就按照所记录的符号,用不同的丝线,绣制了一套别异的服装。此后,这套刺绣服装“兰娟衣”便代代相相传,便成了族内子孙寻找自己历史的“线索”。

同样用服饰纪录历史的,还有平塘县新塘乡境内有一支自称为“咕噜”的苗族。每年的九月中旬他们都会身着盛装汇聚在“月场”唱歌跳舞,俗称“跳月”,期间,人们举行祭祖、“迁徙”等活动,以缅怀祖先,传承民俗。她们衣饰图案记载着祖先走过的路线。她们衣饰上的一串串的贝壳,是对来自东方的记忆。

威宁“大花苗”苗族用羊毛和麻编织的花衣,据说来源于格蚩爷老的战袍,百褶裙上的线条图案记忆他们祖先迁徙走过的黄河、长江等一道道河流。

台江施洞苗族的衣袖片上,记载了清咸同年间苗族领袖张秀眉历史起义事件。

在贵州黔东南境内,生活着与一个尚未认定的少数民族群体——革家,他们把羿看成是本民族的祖先,并刻意把祖先的战袍穿在身以印记历史。

贵阳市乌当下坝苗族女挑花贯首服上衣,衣背及衣袖贴布桃花方形图案,传说是苗王大印。苗族在古代是一个在战乱中迁徙不定的民族,为了避免混乱,易于识别,以苗族祖先的印章作为民族标志,既纪念祖先,又受祖灵护佑,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服饰是最直接的民间表达

除了表现某段特定的历史、传说等,田军认为,民族服饰与人的日常生活更加密不可分。

跳花节是安顺苗族最为隆重、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的跳花坡仍以其名命名为杨鲁坡。节日期间,未找到对象的女子可请兄弟代替背上十几床甚至几十床精美的背扇扇面,女子则用包裹包上银铃、银珠、银链等装饰品,展示自己的家底,看谁手巧能干,看谁家富裕。

惠水县的苗族女裙,裙上的百块各式彩色布片,是做裙子的主人逐户索要来小块布片拼缝而成的。穿着这种带着百家吉祥的裙子,可保佑穿着的人祛病免灾,健康长寿。

水族传说古时森林里有“老变婆”,它经常变为老太婆来害人。于是聪明的姑娘手戴竹筒进入林子采集食物。当“老变婆”习惯性地抓人手腕大笑时,姑娘从竹筒中抽出手来,取下尖利的头钗把“老变婆”杀死了。从此后妇女们即用银打制手镯和头钗,亮闪闪的老远都能看到。“老变婆”吓得再也不敢害人了。

从服饰中辨别身份

田军还提到,服饰的穿着随着男女老幼的差异、季节的变化、着装场合的需要等的不同而着装有道。“中国有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体现在服饰上,要求不同场合穿戴不同的服饰,如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一制度对贵州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产生了影响,从服饰中,人们可以辨身份、职业、民族、年龄段、性别、地域、季节以及礼仪规范等。”

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妇女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假壳”是一种帽子,形似簸箕,以竹笋壳为架,用青布结扎而成,戴时再加一块花帕子。布依族未婚姑娘都梳辫,婚后一段时间仍住娘家。在婚后的某一天,由新郎家的两位妇女趁新娘不备,将其搂住,强解发辫,换上“假壳”,之后即到夫家生活。

六枝特区梭戛乡的苗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着传统式样。女子的发型很特别,用约两公斤重的假发挽成“∞”字形发髻,然后用一根白毛毡带将发髻系于木梳,再横卧在妇女头上,称为“戴角”,有了这种标志才能参加社交,表示已经成年。黃平的苗族女裝,头戴小花帽是未婚少女的标志。结婚生小孩后改为包帕帽。

凯里舟溪苗族寨子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项圈、套手镯,只有地位特殊的人家女儿才能如此。

一种对美的崇尚

听了讲座的网友“岁遂”,虽然是学民族学出身,也说自己很少看到有学者全面梳理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听了这场讲座,才知道在服饰美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值得挖掘的故事。”他说。

田军总结道,“贵州是举世闻名的衣冠王国,几千年来先民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这些绚丽多彩的服饰,展现了古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对美的追求和总结。服饰色彩、图纹、款式等集中了古人的审美理想及追求的结晶,显示了服饰内在的意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