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谢万北伐

2022-05-19

谢万北伐是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中一篇文章。谢万北征前燕兵败,因自命不俗、从不体恤将士。军中的人想除掉他。因为哥哥谢安的人情,才得以幸免。

人物简介

文中人物

谢万(321-361) 字万石,谢安的弟弟。又称中郎。父谢裒。妻王荃(扬州刺史太原王述之女)。341年,晋咸康七年辟司徒府掾吏、迁右西曹属;345年,兴宁三年为会稽王抚军大将军司马昱府从事中郎、吏部郎;?年,吏部郎;356年,永和十二年出为吴兴太守;358年,升平二年八月西中郎将、持节、督司豫冀并四州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361年,隆和元年迁散骑常侍。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作者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谢万北伐过程

升平二年(358年),豫州刺史谢奕病逝。谢万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假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领淮南太守。 王羲之认为谢万没有将帅之才,致信劝说桓温,建议不要让其外镇。桓温没有采纳。王羲之又致信谢万,劝他要与士卒同甘共苦,可惜谢万也没有听从。

升平三年(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他命征虏将军刘建修治马头城池,自己率军入涡颍,打算支援洛阳。这时,郗昙因病退回彭城。谢万却以为郗昙是因前燕兵强而退,于是仓促退兵。士卒自行溃败,豫州治下许昌、颍川、谯郡、沛郡等郡县尽皆陷落。谢万单骑狼狈逃还,被废为庶人。

时代背景

北伐失败 恒温独大

谢万才能和器量皆优异出众,升平二年(358年),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任西中郎将,持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肩负北伐大任,表现得高傲豪纵,毫不安抚士众。谢安见此十分忧心。

升平三年(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溃败,谢万回时就被废为庶人。满朝文武害怕桓温一家独大。桓温是当下最有权有势的人,他不仅占据着荆州这样的军事要地,掌控全国近一半地方的实权,而且还拥有强大的军队。

促成谢安东山再起

东晋部队打了一个败仗,损失了15000人,丢了几座城池。其实,这对屡战屡败的东晋部队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总指挥谢万不仅被革职,而且被贬为庶人,永远不能再当官。虽然合情合理,但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了。陈郡谢家面临灭顶之灾,这下满朝文武不干了,劝说的人络绎不绝跑到谢家,要谢安出山。

在强势的桓温面前,一直以来,朝廷依靠拱卫首都建康(今南京)的周边大区扬州、西府豫州和北府徐州,与桓温维持恐怖平衡。特别是豫州,它是谢家经营十五年的领地,桓温用了许多手段,始终不能拿下。谢家在豫州受到重挫,唇亡齿寒,东晋皇室和名门大户人人自危,谢安不得不出山。

人物评价

王羲之:谢万才流经通,处廊庙,参讽议,故是后来一器。而今屈其迈往之气,以俯顺荒余,近是违才易务矣。

房玄龄:① 建元之后,时政多虞,巨猾陆梁,权臣横恣。其有兼将相于中外,系存亡于社稷,负扆资之以端拱,凿井赖之以晏安者,其惟谢氏乎!……奕万以放肆为高,石奴以褊浊兴累,虽曰微颣,犹称名实。② 琰邈忠壮,奕万虚放。为龙为光,或卿或将。

李慈铭:王济之傲纵,王澄之狂暴,殷浩之虚合,谢万之佻率,郗超之奸谄,王忱之轻很,皆乱世无赖,蠢国败家,而士类相矜,以为标准。

余嘉锡:① 诸葛三君,功名鼎盛,彪炳人寰,继以瞻、恪、靓,皆有重名。故渡江之初,犹以王、葛并称。至於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② 万之轻傲诸将,正所谓迈往不屑之气也。右军之言,深中其病。以此等狂妄之徒,而付之征讨之任,其败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