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宰相?只因这三个人让朱元璋失望!

2024-07-09

在中国古代,宰相可以说是人臣之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每一个文臣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因为那个位置,不仅是距离皇帝最近,而且,权势滔天,为官若清,则天下太平,名垂青史流芳千古;为官若浊,则民不聊生,背负骂名遗臭万年。所以,坐上那个位置,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天下之责。

历朝历代,开国盛世都是以明君贤相著称,而亡国之时,都是相对以昏君佞臣被人厌恶。但是在明朝,这一现象却被朱元璋同志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扭转,这是一代狠人啊。按常理说,宰相一职,在朝堂之内位置其实很特殊,他要高于三省六部,同时除了皇帝之外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所以他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发挥着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这一点,从西汉末年宰相王莽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老朱同志在最初对这个位置其实就是抱着一个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当时是在打天下啊,没有这个官职去吸引手下那些人,那他们也不会尽心尽力去辅佐,所以朱元璋心中很是清楚,一旦建国,这个位置肯定是不会留下的。

但是随着明朝根基渐渐牢靠,朱元璋发现,文臣还是要有一个领头羊去带领大家做事,不让三省六部工作效率实在有点低,所以,这个官职本暂时性保留下来。为了保证这个位置既不会制约皇权,又会认真履行自己义务,踏踏实实为老朱家打工,所以,朱元璋选定了第一任宰相人选,李善长

李善长是朱元璋最早起跟随者之一,一路上跟着朱元璋攻城略地,出谋划策,可以说是为了老朱家操碎了心。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受封为国公者,一共有六人,李善长居首位。

但是表面宽厚温和的李善长,内心却十分爱嫉妒他人,并且待人苛刻。只要有人稍微冒犯他的权威,他就会想办法将这人挤出朝堂之外,最著名的就是刘基.刘伯温。李善长这样嚣张跋扈的作风最后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和反感,最后因为胡惟庸案遭牵连,于是连同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被老朱处死。

有人会说,毕竟是开工功臣,为什么会被“诛九族”呢,什么案子这么大?连免死铁券都没用。哎,胡惟庸案就是这么大,因为老朱下的定义是,谋反。胡惟庸是李善长留下继任宰相的接班人,但是很不幸,人在获得一定权力之后就不自量力想要更大的权力,一旦不给或者给不起,那就会让人陷入疯狂。

胡惟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为了爬上丞相这个位置,他一直对朱元璋小心翼翼,后来成功上位,开始得意忘形,大肆安排自己亲信,对那些有不利于自己的奏折统统截下,这样一个态度被李善长警告,但是胡惟庸在春风得意时已经忘记了朱元璋的可怕,依旧我行我随,他认为满朝文武百官只要大部分是他的人,那么朱元璋也拿他没有办法,毕竟法不责众。

但是胡惟庸忘记了一件事,朱元璋不是太平盛世皇帝,而是战争中一点一滴打出来的,所以当朱元璋露出刀锋时,胡惟庸才发现,自己和对手相差太多了。胡惟庸案前后被朱元璋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之后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从此大权再无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