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2024-07-09

  对汉献帝为何不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从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先后多次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他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后被权臣逼迫禅让帝位,最终他安享富贵,得以善终,这位皇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能当上皇帝,是因为董卓的专权,大将军何进被杀后,董卓进京控制了皇帝与朝廷,开始了专权,董卓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汉少帝刘辩,拥立当时的陈留王刘协为帝,这一年刘协只有9岁,从此以后,刘协开始了傀儡的一生。

  刘协最早是被董卓控制,董卓被杀后,王允短暂控制了朝廷,接着又是李傕郭汜等军阀控制,直到曹操迎立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刘协才开始安稳下来,此后刘协的一生都被曹氏所迫,这同时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始。

  汉献帝刘协

  人人都想知道曹操是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从来没有人会想想汉献帝刘协是否甘愿一辈子当个傀儡皇帝。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没有人愿意当傀儡,乱世之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得要有自己的势力,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皇帝的刘协,是否想过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

  肯定有人会说汉献帝不是有衣带诏吗?这不就是汉献帝想要刺杀曹操的证据吗?事实上,衣带诏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后汉书 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

  《三国志 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资治通鉴》: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

  《后汉书》说董承、王服、种辑等人受密诏诛杀曹操,但是事情泄露了,这些人都被曹操诛杀三族,《三国志》说汉献帝刘协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接受皇帝的密诏诛杀曹操,《资治通鉴》则说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皇帝的衣带密诏,与刘备一起谋划诛杀曹操。

  衣带诏

  汉献帝到底在衣带诏事件上做了什么,况且没人说得清,衣带诏事件的主要参与者其实是董承,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有董承参与,而且是带头人,那么董承是什么人?

  董承最初是董卓手下的部将,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董卓被杀后,其女婿牛辅不久也被杀,董承跟随李傕、郭汜等人一起反攻长安,最终打败吕布,再次挟制汉献帝,随即长安处于董卓旧部军阀的控制之中,而且爆发了一系列的内乱。

  董承就在这个时候崛起,在李傕、郭汜、杨奉、杨定、韩暹等人争权夺利的混战中,董承一直负责保护汉献帝,同时他还把女儿嫁给了刘协,成为刘协的岳父,此时的朝廷是由各部军阀组成的一个矛盾重重的混合体,董承在其中为了排斥其他势力,决定联合曹操打击韩暹、杨奉等人。

  到建安元年,董承就因功升任卫将军,并随曹操一起迎立汉献帝刘协到许都,到建安四年,董承就已经是车骑将军了,这是全国地位排在前三的将军名号,车骑将军之前只有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而当时的曹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了袁绍,自己则担任司空。

  在军阀的混战中,不排除刘协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不断给董承升官,毕竟刘协娶了董承的女儿董贵妃,董承就是外戚,自古以来,朝廷的权力斗争就少不了外戚,尤其是宦官被完全消灭的情况下,皇帝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外戚。

  从历史记载来看,汉献帝刘协是个聪明人,曾经因为怀疑侍御史侯汶贪污而专门想出办法,来证明侯汶作弊并处罚,而不像他的父亲汉灵帝一样荒淫无道,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刘协是否有能力、有机会、有条件刺杀曹操呢?

  刘协

  答案是没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来就不是拿着皇帝来要挟诸侯,而是用非常巧妙与体面的方式来控制皇帝,尽管在表面上,曹操仍然表现得像个忠臣。

  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其实是董卓,董卓控制朝廷与皇帝之后,他并不住在皇宫之中,而是住在离皇宫很远的眉坞,平常没事不会面见皇帝,而是由自己手下的亲信来与皇帝打交道,除非有重大事件,才会面见皇帝,这是典型的异地控制皇帝的手法。

  但是董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过于残暴,他采用的是恐吓与嗜杀的方式,这种高压统治难以让人心服,所以不断有人行刺董卓,董卓最终也死于吕布之手,相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就高明得多。

  曹操主要用以下方式来控制皇帝:

  荀彧

  1、建立有名望的文官集团与皇帝打交道。

  曹操一手打造了以荀彧为首的文官集团,颍川荀氏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世家,是当时的顶级门阀,荀彧还向曹操推荐了戏志才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等超级人才,这些门阀世家在当时是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再加上有汉献帝这个皇帝在旁,因此形成了一个相当有名望的朝廷。

  以荀彧为首的朝廷利用东汉皇帝的名义与世家的影响力,号召了天下读书人与士族加入曹操所主导的朝廷,这是名正言顺,也是正统朝廷,因此这个朝廷中的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壮大。

  曹操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并不是挟制皇帝以命令诸侯,而是借用皇帝的名义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并且打着正义与师出有名的旗号,在政治上处于绝对的政治正确,但凡反对曹操的势力,曹操都能在政治上打击对方,同时上军事上消灭对方,比如吕布、袁术等势力,都被曹操所消灭。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需要文官集团来与皇帝打交道,自己并不出面,如果曹操想需要在政治上办到什么事,只需要让自己隐藏在文官集团中的亲信给皇帝上书就行了,汉献帝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曹操所要做的事,一般只能同意。

  曹操所建立的这个文官集团位于许都,这是曹操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实际上朝廷背后的真正控制人还是曹操,这得益于曹操手中强大的兵权。

  2、牢牢把兵权控制在亲信手中。

  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了特权,依靠的是手中的兵权,并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绩,曹操从迎立汉献帝开始,就利用自己强大的兵权控制了朝廷,曹操的控制是非常隐藏的,与董卓是完全相反的。

  曹操起兵是依靠其家族雄厚的实力,起兵后,曹操组建了以曹氏和夏侯氏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曹纯曹真曹休。曹操几乎不会让外人染指兵权。

  曹操把兵权控制在亲信手中

  曹操有兵权,对外可以平定不服从的军阀,比如袁绍,对内可以威慑朝廷,打击异己,比如曹操在衣事诏事件中诛杀了所有参与者,并夷其三族,兵权在握,朝廷中任何反对者都无法对曹操形成威胁。

  3、异地控制皇帝。

  曹操采用了与董卓一样控制皇帝的方式,也就是异地控制,曹操并不与汉献帝刘协住在一起,自从把汉献帝迎立到许都之后,曹操大多数时间都是四处征战,在204年之前,曹操是把自己家乡作为大本营的,在204年之后,曹操攻克了冀州的邺城,才开始把邺城作为大本营的。

  曹操不见皇帝,或者少见皇帝,就能避免很尴尬,也能避免在皇帝面前表现得过于霸道,从而能够维护表面上的君臣关系,也能够在表面上迷惑文官集团。

  曹操这样异地控制皇帝,不怕皇帝造反吗?

  当然不怕,因为掌握兵权的将领都是曹操的亲信,举个例子,公元218年,太医令吉本及其子、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许都是当时曹操名义上的都城,吉本等人攻打长史王必,王必是曹操的亲信,掌握兵权,所以是吉本等人的头号目标。

  曹操异地控制皇帝

  但是吉本等人没有兵权,带了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是王必的对手,王必联合了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一起平定了叛乱,王必和严匡都是曹操的亲信,皇帝即使想造反,由于没有兵权,就算曹操在外征战,也无法刺杀曹操或者据城自立。

  这就是曹操不一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根本没有能力刺杀曹操,也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汉献帝是个聪明人,明知不可能,就不太可能以强硬手段来对付曹操,还不如明哲保身,至于衣带诏,更多可能是外戚董承与曹操之间的权力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