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瑶族支系:世上唯一仍用悬棺洞葬族群
从荔波县城出发,往东驱车行驶35公里后,便可到达瑶族支系之一青瑶(因常穿青蓝色服装得名)的聚集地瑶麓瑶族乡瑶麓村。虽然属于青瑶人的聚集地,但瑶麓乡却是贵州省内最小的乡镇,一个乡就只有瑶麓村一个村,总人口仅有1000多人。
还没走进瑶麓村,就远远看到村口处竖立的“中国青瑶第一寨”招牌。由于不断地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加上本族人口数量很少,这里很早之前不与其他民族通婚的婚俗以及青瑶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但是,瑶麓乡的青瑶人却至今还沿袭着古老的悬棺洞葬葬俗。据荔波县文史委专家估计,瑶麓青瑶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悬棺洞葬的族群。
岩洞葬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葬俗,即人死以后,将棺柩放入崖洞中的一种葬法,葬地大多选在山腰或山脚的天然洞穴中,而洞葬地点大多就在村寨的附近。因其葬地的选择与山崖有关,所以也被称之为“崖葬”、“崖洞葬”等。
神秘的岩洞葬俗开始被外人发现之后,便引起了不少民俗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人们试图从这些远古留下的葬俗中窥探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以便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而瑶麓乡青瑶人至今仍在沿用的洞葬葬俗,无疑提供了一个文化标本、一个活化石。
探访神秘洞葬
瑶麓村村支书韦继金说:“以前除非是老人过世下葬,要不平时没有人来,因为没有几个人敢来。”
沿瑶麓村村口大道向左走3公里左右,路边有一座“瑶麓岩洞简介”石碑,上面介绍,2006年6月瑶麓岩洞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岩洞葬习俗文化的简介。
石碑旁边,一条宽约1米的水泥小路通向大山,蜿蜒地通向茂密的森林深处,看不到尽头。路面上铺满了枯落的树叶,踩上去沙沙作响。
同去的瑶麓村村支书韦继金说,几年前,这座山里根本没有一条完整的路。要想进山,必须手提砍刀边砍杂草边走。后来,出于方便村民进山和文物旅游开发的考虑,政府出资修建了这条直接通往洞葬口的小路。“以前除非是老人过世下葬,要不平时没有人来,因为没有几个人敢来。”
[page]
沿小路往山的深处走去,头顶被上百年的古树枝叶所笼盖,遮天蔽日。道路旁边长满了杂草,耳边不时听到低低的鸟虫鸣叫声。偶尔会有阳光透过树叶折射下来,在路上形成斑驳的影子。
一路上,要合围才能抱住、高50米左右的古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透过路边的杂草丛,隐约可以看到一些已经朽坏的棺木。村支书韦继金说,这些都是没有资格入洞安葬的村民,主要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死者,其中包括溺水、遭遇火灾、难产等等。
再往前走过一段上山的石头台阶后,就看到了瑶语称之为“k斤舞”(音)的葬洞。洞穴位于山腰,洞口高约2米,宽3米左右。洞口的左右两边摆放了不少的棺柩。与其他方形棺木相比,一个长圆形的黑色棺木很是显眼。
“以前这里所有的棺木都是长方形的,这个黑色的棺木是汉族类型的棺木,当地称为拱背棺。”韦继金解释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有少部分较富裕的家庭已经开始使用汉族类型的棺木,但沿用的依然是本民族的丧葬仪式。
弯腰进入洞内,顿感阴冷。洞内与洞外的温差相隔7度左右。
岩洞洞口处只有一个小小的平台可以站立,岩洞内部呈半球行结构,上下、左右之间的距离足足有30米左右,很是宽敞。
带着手电筒往洞内走,左右两边都是摆放整齐的棺柩,约有上百具,按姓氏分为几个地方不同堆放,其中最底层的有不少已经朽坏。层层的棺柩大多以杉木、柏木为主。一般是用6块木板拼合而成,大小不等。为了稳固起见,棺木外还用两个“井”字型木架固定。
韦继金说,“井”字型木架除了起固定棺木的作用外,主要用于抬棺。抬棺时,用竹条将抬杠捆扎在“井”字型木架旁,以防脱落。由于祖上规定棺柩不能预先订制,必须是现用现做,因此岩洞内的棺木大都看起来加工粗糙。
起源一个古老的传说
关于瑶麓岩洞葬的起源,由于时代久远,无据可查。因此,对于为何出现洞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荔波瑶族有三个支系:青瑶、长衫瑶、白裤瑶。据史料记载,瑶族的三个支系原来都实行崖葬。民国初年之后,瑶族的长衫瑶、白裤瑶葬式发生了变化,多改为土葬;而瑶麓青瑶人却仍旧保持古老的崖葬旧制。
[page]
现行的葬式并不是瑶麓青瑶的最早葬式。据《荔波县志》记载:“瑶麓瑶族原散居各地,因受外族地主压迫,乃放弃各地,聚于瑶麓”。因此,现行葬式是青瑶人定居瑶麓后较晚时代的葬式,大约在明朝,只是丧礼和葬礼仍保持古老形制。
洞葬是荔波县瑶族青瑶从古至今一直在保持的一种活文化。关于瑶麓岩洞葬的起源,由于时代久远,无据可查。因此,对于为何出现洞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民俗专家认为瑶麓瑶族祖先世世代代辗转于苗岭的大山深处,早先时候的山洞穴居习惯,也就让后人自然而然地选择岩溶溶洞作为死者的安息之地。
也有人说,在早期的瑶族先民中,由于受外民族的压迫,在不断地迁移中,他们形成了潜在的“进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瑶族先民才对死者进行带有隐蔽性质的悬崖洞葬。
“听别人讨论过,我们也没有办法去考证。但在本族内部,却一直有一个传说。”当地人卢金高说,听老人们介绍,说“努茂”(青瑶自称)在古时候由于条件恶劣,食物经常不够吃,因此连亲人死后都要把尸体分给大家吃。
根据瑶族古老传说,以前瑶族老人快要落气时,由主人家及时通知寨上各家族,每家每户各来一人到主人家的老人住处,面朝老人围成一圈,边转边“啊噎!啊噎!”地呼喊,同时用脚拼命地跺着地板,发出“叭答、叭答”有节奏的震撼声。人们认为这种是对即将逝去的老人的尊重。老人死后,由寨上家族取刀将老人的尸体分割统一共食。
那时候,有瑶人兄妹两个陪着年老多病的老母亲生活,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后来,兄妹两人在放牛时看到母牛生出牛犊的痛苦情景后,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在养育他们兄妹时的艰难煎熬,遂决定等母亲病逝后私自将母亲的遗体安葬,不让族人知道。
母亲病逝后,兄妹两人悄悄的将母亲的遗体抬进了人迹罕至的山崖溶洞中。这个秘密被发现后,瑶麓头人就召集族人来进行询问。后来,族人被两个孩子的孝心所感动,决定以杀牛来代替,并约定后人过世后,砍牛祭亲,悬崖洞葬。
岩洞中残存的古老文化
在瑶族人的心中,亡灵进了山洞,便是去了天堂。瑶族亡灵安息的洞窟是一个圣洁的地方,但不是所有的瑶族人死后都能有此“殊荣”。
瑶麓瑶族乡只有一个瑶麓村,全村1000多人。亲人过世后,实行“洞葬”一直是当地村民至高的民俗。
[page]
根据荔波县文史委调查了解,在瑶麓瑶族乡共有燃角葬洞、几远葬洞、去空葬洞、燃高葬洞、铜鼓坳葬洞和燃鸠葬洞共6处葬洞。
曾经为了争夺“洞葬”位置,不同姓氏的群众有过多次矛盾。为此,瑶麓瑶族乡决定对6处洞葬点进行划分,并要求严格按氏族和家族区分,洞内族属界限明确,绝不混葬。棺柩一律以入洞先后次序集中堆放,先入者置底层,后入者置上层,无高低贵贱、尊长老幼、男女性别、辈分亲疏之分,棺柩上不署名,也不设牌位。
瑶麓老人一旦病故,亲戚寨邻在遗体告别后便一律回避,由媳妇用帕子清洗死者身体,并换上一套新衣服和布鞋。与此同时,丧家会连夜砍木制作棺材。入棺后,棺盖上要放一对麻耳草鞋,斗笠、老人的话要加放拐杖。
卢金高说,在瑶族人的心中,亡灵进了山洞,便是去了天堂。瑶族亡灵安息的洞窟是一个圣洁的地方,但不是所有的瑶族人死后都能有此“殊荣”。其中未满8岁的儿童和所有非正常死亡及在外死去的人的棺木,只能摆放在洞外原始森林的野地里,任其风化。
在瑶麓青瑶中,有覃、卢、韦、欧、莫、常六个姓氏。不过,现在瑶麓乡的常姓已经改为土葬,但其余瑶麓五姓氏仍保持着岩洞葬俗。
瑶麓洞葬是瑶族父母的亡灵圣地,是村民们重点保护的地方。平时,大人、小孩被禁止出入,并且禁止伐木、砍柴、割草,特别禁忌失火烧洞。
卢金高说,在1953年时,卢家寨曾因晚上抬逝者进洞,不小心将火把掉在洞内引起火灾,将整个铜鼓坳洞葬内的韦、卢、欧等家族的棺木烧尽。大火烧了几天几夜,连洞口顶上的岩板都烧熔化。因违反族规,犯了大忌,全族罚卢家赔礼请罪,并请全瑶麓各寨族大人吃一天。
神秘的丧葬过程
按古规,送葬的人不许走有人过的路,也不准许用砍刀开路,他们必须钻刺蓬、踏荆棘,走一条陌生的山路到达岩洞。
卢金高介绍说,老人去世后,按照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由家人更衣、整容。寨上的男人则开始赶制棺木,一般棺木制作简单,由四块木板拼合成为“火柴盒式”棺木,两端各加“井”字架固定。
与此同时,丧家要举行“砍牛”祭祀活动。“砍牛”以后,村寨上的小伙子抬着棺柩在砍牛场上开始兜圈子。他们各自紧拉住棺箍,一边转圈子,一边暗暗用力拉扯。
抬棺的人要不停地拉,不停地扯,直到有一边的人因体力不支而致棺材倒地,这时祭师便看棺材脚部(小的那一头)倒地的方向,如果朝着“崖洞”,便可抬棺上山进洞。否则,还要重新抬起棺材继续兜圈子,直至棺材落地方向正确为止。
[page]
一般进洞都是在夜幕来临之后进行,几十个后生抬起棺木后,全村人会打着火把将亡灵送出村寨。按古规,送葬的人不许走有人过的路,也不准许用砍刀开路,他们必须钻刺蓬、踏荆棘,走一条陌生的山路到达岩洞。
几十个人抬着棺木前拉后推,将沉重的棺木送进半山腰的岩洞后,按姓氏归类的固定方位堆放,将棺木堆放在先辈的棺柩之上,并对棺木顺砍三刀,逆砍三刀,以告慰死者安息。
之后,送葬人一起转身离开,任何人都不能回头再看一眼,而且从此任何人也不再走进这个亡灵安息地。
送葬的人出洞后,在岩洞前祭台上,送葬的人群把扛来的花旗、彩伞砸烂。丧家将亲友带来的酒、肉、饭菜分给送葬的人吃,除糯饭外,一律要吃光、喝光,不准带回村寨。同时吃肉不准用筷子,只可用手抓。
三天后,家人在洞外祭台上祭祀一次,七天后入洞在棺木上供祭一次,谓之“祭三祭七”。
从抬棺进洞安葬起七天内,村寨里的人不准上山砍柴割草。实在无柴草要断炊了,也必须在寨口将柴草用烟火薰过,除去“晦气”,方能挑进寨子。
亟待抢救和保护的岩洞葬文化
随着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外出,如何将洞葬仪式的精神含义,以及它所包含的青瑶人的民族符号准确无误地传承下去,50出头的瑶麓村村支书韦继金有些不知所措。
“以前即使在外面死去的青瑶人,也要求必须回故里安葬,不过现在都已经没有强求了。”村支书韦继金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瑶麓村外出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洞葬仪式也开始慢慢被简化,洞葬文化正在一点点地被时间侵蚀。
从事荔波瑶族历史整理、编辑工作的荔波县文史委主任何羡坤说,黔南州的苗族和瑶族自古以来就流行洞葬习俗,在清代之后,逐渐改为土葬。但在边远地区,依然保存这种古老的葬俗。
据现有资料统计,黔南州已发现有悬棺葬洞20多处,洞葬规模大小不等,主要分布于都匀、惠水、龙里和荔波等地。但不少洞葬遗址已经被人遗忘,有些也已遭到了毁坏。因为有的洞葬相隔数代,后来的家族并不知道当初的洞葬遗址。
何羡坤说,黔南是我国岩洞葬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目前所见的洞葬年代大多为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至今世界上仍保留这种习俗的民族已不多见,这些神秘的葬俗对研究当地民族文化传承、族属、宗教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当人们都认为岩洞葬离我们现代人已经很遥远时,在荔波县瑶麓乡的瑶族却至今沿袭古老的岩洞葬。站在岩洞出口,仍能感觉到洞葬文化的厚重,只是时代太过久远,不能了解它的全部。
目前,虽然瑶麓乡岩洞葬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荔波县将瑶族崖洞葬俗及葬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之列,每年也有不少的游客来参观。但是,随着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外出,如何将洞葬仪式的精神含义,以及它所包含的青瑶人的民族符号准确无误地传承下去,50出头的瑶麓村村支书韦继金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