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文工团长一个笑话,差点把皇帝讲哭了
古代文艺工作者地位最高的是什么时候?
我觉得可能是五代十国了。
原因即在,欧阳修在编《新五代史》里,特意做了一章《伶官传》,把他们的事迹,纳入正史之中。此且章的序言,在我读初中的年代,还被列入语文书,只因其中警句,实在是振聋发聩——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此一句,现在读来,我觉得其实是否定了所谓的君权天授,什么天子,什么皇帝,你做得不好,民不聊生,却还以我老爸是皇帝我爷爷是皇帝我祖宗都是皇帝为由占着金銮殿不晓得让贤,“身死国灭”,就纯为自取其辱了。
欧阳修写的,只是北方政权的文艺工作者,其实当时在南方,他们的地位,同样很高。
申渐高,南唐教坊老大,国家级文艺工作者团体的头儿,在南唐皇帝李昪面前,是很说得上话的。
李昪受吴国禅让,建立齐国(后改唐)。即位未久,四周诸政权虎视眈眈,不得不多征税负以养兵将。
然百姓连年遭兵灾,又遇大旱,人命贱如草芥,苦苦耕种交掉正常税收之后勉强解决温饱,哪里有余钱交多加的呢?
只是,命令即下,自己节衣缩食,卖儿鬻女也得把它交上不是?并非他们觉悟高到无以复加,一切以国为先,而是命都攥在人家手里,要么交,要么死,或者滚到其它形势更加严酷皇帝更加操蛋的地方去,有什么办法呢?
老百姓们的苦,皇上或许不知道,但大臣们一定是知道的,可,没什么人上书,请求减免税收之类。否则,他们想象着,皇上肯定会来一句,好啊,钱不够是现实问题,要么你们马上跟我想个其他有效办法;要么百姓那里少拿一点,你们的工资,每月只发三分之一,共赴时艰,如何——他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我们知道,几百年后,当明朝崇祯皇帝发现国库空虚,没有钱拿来抵抗马上就要打到京师的李自成,号召达官贵人们捐出些家财,一起努力保住大明的时候,有几个人拿了钱出来?他们是没钱吗?非也!大顺军进了城之后,一拷一打,追赃助饷,哇,白花花的银子,大坛大坛从旮旯里挖了出来……
扯远了。
回到南唐。
那日,李昪在北苑宴饮。热不可耐。跟近侍们讲,听说外地都下了雨,唯独京城不下啊。难道我们有冤狱未平?
众近侍皆言,哪里哪里,我们圣上英明神武,四海之内,一片清平,哪里有什么冤狱啊,只不过雨还没下到我们这里来罢了。皇上,不要摆驾回宫?我们让人多备些冰,叫上几个宫女拍拍扇,凉快凉快……
这边马屁还没拍完,申渐高不高兴了,走到李昪跟着,跟皇上拱了拱手,说,“大家(近侍对皇帝的称呼)何怪,此乃雨畏抽税,故不敢入京尔。”
(图取其义)
幽默啊,机智啊!那个大战和珅三百回合的刘墉,脑子都转不到这么快吧?
李昪不是昏君,哈哈大笑之余觉得无地自容,第二天便“下诏弛税额”。
前面我说,没什么大臣就此提过意见,他们与申渐高之间,只隔着两个字——良心。
欢迎关注 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
- 上一篇:循化撒拉族的社会结构
- 下一篇:阳顶天练功走火入魔而死 为什么成昆阳夫人变成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