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战神薛岳齐名 名字却鲜为人知
80多年前,在中华大地,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上。正是他们用殷红的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
抗战时期,不仅仅是共产党队伍中出现了数不清的抗战英雄、抗战名将,十大元帅、将军等,就是在国民党队伍中,也有大批的抗日将领,像是张自忠、孙立人、杜聿明、薛岳等,尤其是薛岳,更是因为歼灭日军人数最多,被誉为“战神”,获得过美国“自由勋章”。
但在抗日战争诸多名将中,其实这个人更牛,只不过名字很少人知道。这个人就是罗卓英,相比起薛岳、张自忠等人而言,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对他听都都没有听说过,但实际在抗战时期,他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抗战时期为人所熟知的几大场役,像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上高战役中,都有他参战的影子。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号慈威,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私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
罗卓英早年参加东征、北伐及中原大战等役,由下级军官累升至国军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之罗店争夺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仁安羌大捷、平满纳战役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军团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兼第5兵团总司令、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青年军总监、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大会代表。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府主席。1946年晋升为陆军上将。1947年8月赴沈阳,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主任陈诚)。1948年2月,随陈诚离职南下,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协助陈诚经营台湾,改编整训败逃的国民党军队。金门战役初起,罗卓英与胡琏从台北抵达金门,原意以胡琏取代汤恩伯与李良荣,惟正值战事激烈进行,罗卓英以第18军老长官身份于旁督战,但未参与指挥。不久,长官公署撤销,改任台湾政权“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职。
1937年,“八·一三”凇沪会战,上海罗店成为中日两国必争之地,而罗卓英亲率第18军把守前线最紧要阵地,有进无退,可以说是拼死据争。当时这战争夺战整整持续了27天,战况最激烈时,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就死亡上千人,日冠都打到胆颤心惊,称罗卓英及其军队为“血肉磨坊”,那句为后人所熟知“一寸山河一寸血”就是自此战而来的。而罗卓英率部坚守东战场近三个月,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淞沪会战,至战役结束,日军未能跨过浏河、嘉定一线。此战过后,罗卓英威震敌国,甚至日本孩童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淞沪会战中,罗卓英的十八军被编入左翼军序列,参加宝山、罗店、浏河一带的防守。8月23日凌晨,日军在小川沙、狮子林、炮台湾等地同时登陆,向宝山、罗店、浏河猛烈进犯,其中又以罗店、嘉定方向作为重点,企图切断京沪线,包围上海的国民党野战部队;8月25日,日军又从吴淞镇、蕴藻浜、张华浜开始登陆,重点仍是指向罗店。由于该地濒临长江口,离大场、闸北不远,日舰的炮火可以直接命中陆上的目标,又有制空权,便于海陆空协同作战。日军集中重兵,对这一带猛攻,其中罗店争夺战最为激烈。全部到达上海时,罗店已经失陷。罗卓英即令第十一师将其夺回,其后一个多月里,罗指挥部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罗店、浏河一带。白天,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夺取阵地;夜晚,罗部将阵地夺回,战斗非常艰苦和激烈,官兵伤亡惨重。在这次战役中,罗卓英先后升为第十六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不久改归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陈诚,由薛岳代),罗为副司令。9月6日,罗部奉命负责防守金家宅、罗店西南、南北的周宅、曹庄至朝王庙、双龙墩、沈家桥、浏河等地,与日军开展阵地战,大量歼灭日军,从而打破了敌人企图打通长江右岸,包围上海的计划。
其后的武汉会战,罗卓英率部临危受命,冲在战争的最前线,跨越三个战区长达千公里,千米战线打出了百米冲刺的架式。上高战役,他更是威名远扬,以劣胜优,痛歼日军一万五千多名,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威名,树立了中国成为亚洲反侵略势力的地位。后来,罗卓英还带兵远征印度、缅甸,也是立下战功无数。
日冦侵华,民族危难,各省军阀摒弃前嫌,公推蒋介石为最高统帅领导抗日。蒋介石用人标准,主要有所谓浙、保、黄三系,即江浙籍贯、保定与黄埔军校毕业。诸将之中,陈诚(字辞修)为浙江青田人,保定八期毕业,后为黄埔教官,悉合三大标准。且对蒋氏极其忠诚,蒋氏于军国大计最为倚重陈诚,其口头禅“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向为世人所习闻。而众人亦呼陈诚为“小委员长”,可谓位高权重。故称陈诚所部为国军第一嫡系王牌实不为过。陈诚人称“袖珍总裁”,而罗卓英则被称为“袖珍智囊”,关系非他人可比。
1961年11月6日,罗卓英因糖尿病在台北去世,蒋介石授予他忠贞为国,殊堪旌扬的旌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