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北洋造光绪元宝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刻解读

2022-05-19

北洋的银元发展历程映衬着中国晚清货币政策的进与退,每一次断档也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了解造币史和造币厂的变迁过程,不仅可以理解银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会对不同时期银元的种类,成色,龙纹特征,齿边特征等方面提高认知。

如果追溯历史的话,清政府于1866年便在天津设立了机器局,它是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所创办的,1867年开始生产西式枪炮,此后一直清政府最为重要的兵工厂。

第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发生在1887年,也就是光绪十三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推动币制改革,缓解因流通不足带来的经济萧条,率先在其创建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内设立“宝津局”鼓铸制币。其机器设备一部分是从北洋机器局(也就是原生产火药为主的东局)分出来的,另一部分是1888年从英国格林活铁厂购买的造币机器,这段时间铸造的主要是机制铜钱。

北洋铸币厂

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清中期以来,美国、英国、日本、荷兰、西班牙、墨西哥等许多国家的银元陆续开始从国外传入我国,并在市场上流通,造成币制混乱,白银外流,银价高涨。为了缓解经济萧条,增加流通,也为币制改革之需要,李鸿章等才筹建的铸币厂。但是这一过程颇为坎坷,主要是受到保守派的抵制,造币厂的发展进程非常缓慢,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一直延续到了下一个时间节点,1895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

清政府准许各省仿制银元,当时的北洋大臣王文韶令北洋机器局试铸造银元。这一年,北洋机器局就利用原有的制造铜钱的机器改造了,两角,一角,半角三种小银元。

后来增购了一元和五角的印花机器,再从国外购置了压片,制坯等设备。于光绪二十二年开始正式试铸银元。

1896年7月,北洋机器局试铸出了一套五种币值的银元,这五种分别为二十二年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和五分,主币为一元。如图: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一元银币

北洋22

这一批所铸造数量较少,铸币总值为7600元,属于罕见品。

从这年开始,银元的元两之争中,维新派主张的元便开始占了上风,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币值改革,因此北洋二十二年龙洋在中国银元铸造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继续铸造了一套,该币的币面上出了更换中英文纪年以外,英文还加上了“大清”,其他和光绪二十二年银币较为接近。

这一年所铸的银币也有五种,分别是二十三年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

由于其使用的机器和造币工艺都没什么改变,所以其成色依然不好,特征近似,这一点北洋二十四也是相同的,所以,全鳞好品的这几年北洋龙就比较难得。这一年所铸造的数量增多,铸币总值117.655万元,开始流通。如图: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造一元银币。

北洋23

光绪二十四年所铸造的银元种类,特征与二十三年基本相同,只是数量更多,铸币总量达到303.095万元,流通广泛。如图所示:

北洋24

北洋二十二到二十四年间,北洋机器局所铸造的大清银币,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不用重量而用元,而北洋25用就是库平重量,这也反映出当时经历过激烈的元两之争,保守派与维新派之争,看似先进于其它省份而纪值造币的北洋机器局银币上演了一场木偶剧,受经济规律和政治活动影响,纪值银币失去其纪值意义,光绪25年北洋局铸造了纪重的北洋银币。

另外这几年的银元龙纹比较复杂,汉文满文相间,也反映了设计方案权衡各方的历史意义,这一批银元的诞生便是在不断的争议中出现的,光绪二十五年,又是一个重要年份。

1899年4月,清政府想收回铸币权,后来经荣禄的极力保留,6月份,清政府又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元,,但是,至此以后北洋铸造银元总局,所铸造的银元,改为北洋造。有25年,26年,29年,31年,33年,34年版数种。

他们的龙纹图案特征自成一个系列。细分的话北洋25年,26年又与后面的有多处不同。如图,北洋25年一元。

北洋25

北洋25年,北洋机器局改名为北洋银元局,改局仿照广东湖北各省的铸币模式,重新设计铸造银币,其成色要比之前几年好很多,被北方各省所接受,流通于全国,铸币数量为164.5798万元。“北洋造光绪元宝”,光绪二十五年铸,面值有“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五种。到了光绪是二十六年,北洋26年的面值和流通数量都比较稀少,铸币总值已不可靠并且面值也只有三种,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和意义。三种面值为:“北洋造光绪元宝”,光绪二十六年铸,面值有“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三分六厘”。如图,北洋26年一元。

北洋26

其原因是当年7月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北洋机器局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座颇具现代生产能力的造币厂,刚形成生产能力就毁于1900年八国联军的炮火,变成一片废墟,“天津机械局铸钱局”开创了中国机械化铸造银元的先河,宝津局也就寿终正寝了。但是北洋银元的历史并未就此结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凯接任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当时的天津刚刚经历了浩劫,社会混乱,经济衰退,物价不稳,流通严重不足,钱庄银号纷纷倒闭。要想稳定社会,安抚民心,必先整顿金融,增加投放,统一币制。于是袁世凯上任伊始,为解决当时市面流通制钱极度缺乏的境况,便责成周学熙创建“北洋银元局”(全称“北洋铸造银元总局”),铸造银元和铜元。 周学熙迅速组织人员在战后废墟上,挖掘“宝津局”被战火损坏掩埋的设备,加以修复,在直隶总督衙门附近、原李鸿章淮军护卫营旧址建起了“北洋银元局造币厂”,周学熙任总办(相当于局长和厂长)。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1902年12月15日)该厂正式开铸,命名“北洋铸造银元总局”。

这家造币厂最先并没有铸造金币和银币,而铜币是其唯一的产品。光绪二十九年才铸造了银币,即北洋造二十九年,该年份只有七钱二分一种,发行量较大。如图:北洋造二十九年。

北洋29

同年,还试铸造了户部一两的银币,其模具委托日本正金银行代办,北洋银元局依照此建设制作饼,经试压证明薄者音清脆、厚者音沉闷。在袁世凯批准后试制了六七千枚,但没有发行,原因不明。以现在的存世量来看,绝大多数都被回炉改铸,泉界习称此为“户部一两”银币。如图:户部一两。

户部一两

后来,光绪三十三年,又铸造出了北洋库平一两,“北洋库平一两”的设计与户部一两雷同,正面除将“户部”两字改成“北洋”外其余相同;背面则是将英文年号、由发行别“hu poo”变更为制作厂别“pei yang”而已。如图:北洋库平一两

北洋33一两

这两种一两银币,都是该铸币厂的珍品,难得一见。

从这两枚一两银币中,我们可以发现,光绪29年到光绪33年,这几年是中国货币史上元两之争最激烈的周期,元单位派和两单位派相互折冲,斗争不断。而在元两之争的这些年中,北洋银元家谱里新添了一个孤独的年品,也有人叫他北洋系列中的孤儿。那就是北洋31年,该年份仅“一钱四分四厘”一种,铸造数量较少,是收藏北洋系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如图:北洋造三十一年。

北洋31

随后在光绪三十三年7月,盛宣怀向载泽建言:“币制尚待调查,而民生日用所需,不可一日无交易之物,可以暂时先照早已通用的银元,成色分量不变。”新拟定的《铸造新银币分两、成色章程》五条,然后在天津总铸币厂重新开铸七钱二分的银元,元两之争正式向“元单位”派倾斜。

因此,北洋三十三年龙洋,仅仅在二十九年的基础上更改年号而已,并未重新制模修模。大家平素看到北洋33年与北洋29跨度了数年,却并未改模,其中内含的历史深意便是如此,这个年份也值得深品。如图:北洋造三十三年。

北洋33

时间延续到了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光绪先后谢世,度支部再议币制之后,载泽彻底否定了两单位,因此光绪三十四年龙洋的发行量最大,成为了最常见的品种。北洋34概要的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类,每一类都蕴含一定的历史意义。

第一类是:北洋34小字版,改版继承的是33年的模具,仅仅是改了年号而已。属于33年向34年的过渡版,该版的修模版极多,其中名誉品卷三锚四就来自这一时期。34年小字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30%。如图:

北洋34 小字

第二类:北洋34长尾龙大字版,该版龙大气,深峻,把北洋龙的恢弘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铸造数量最大,是北洋34年的主版,约占北洋造34年60%左右。如图:

北洋34长尾

第三类:北洋34短尾龙。该版是长尾龙的修模版,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新币铸行前,财政部发文,仍以北洋造34年光绪元宝为主,但版别改为短尾大字版,该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10%。如图:

北洋34短尾

一直到1912年,度支部造币总厂与度支部造币津厂(原北洋银元局)合并,更名为“中国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北洋银元局,至此也就不再单独存在了,北洋银元的历史不仅蕴含着那个时代货币政策不断革新的故事,也深藏着清末世事的更迭兴衰。

【分享】21世纪最有价值的就是信息,闭门造车终成井底之蛙。当你将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出去就是你帮助他人的开始。互相交流沟通才能懂得更多。

主编id:13601634849←长按可复制(艺术品鉴赏评估、每天推送最新收藏资讯)

主编平台id:chineseart99←长按可复制(艺术品鉴赏评估、每天推送最新收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