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封桩库?宋仁宗执政时为何就消失殆尽了?
什么是封桩库?宋仁宗执政时为何就消失殆尽了?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指挥麾下大军南征北讨,终极目的是希望在统一了南方后,再集举国之力拿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为此,赵匡胤单独设立了一个“封桩库”,把从各国收缴上来的财富存入其中,用作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赎金或军资,史载:
初,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封桩库”中的钱财随着北宋逐一消灭南方的各个割据势力而逐渐增多,且到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还将部分国库和“封桩库”和二为一,统改称为“内藏库”:
帝初即位,幸左藏库,视其储积,语宰相曰:“此金帛如山,用何能尽!先帝每焦心劳虑,以经费为念,何其过也!”于是分左藏北库为内藏库,并以讲武殿后封桩库属焉,改封桩库为景福内库。
由此,形成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估计有数千万贯之多,但这笔财富并没有完全用于收复燕云十六州之用,仅仅只传到宋仁宗执政时期,就损耗殆尽。
这么多钱,是如何传承了不到三代就基本消失?起因还是在宋太宗身上,他虽然把钱变得更多,还占用了部分国库,可他也把“封桩库”的名字去掉,让封存财富变成了可以随时动用的财富,且亲口承诺这些钱将用之于民:
帝谓左右曰:“朕置内库,盖虑司计之臣不能节约,异时用度有缺,复赋敛于民,终不以此自供嗜好也。”
宋太宗这么说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遮掩他霸占半个国库的行为,实际上是为了将大笔财富划归皇家掌管,不想自己过上苦日子,从政治方面考虑,没钱的皇帝也硬气不起来。
宋太宗本人在位时,还是有北伐收复故土之雄心的,不过,太平兴国四年时,高粱河一役的惨败让他的雄心化为乌有,也让北宋从此对辽国产生了畏惧心理。
“内藏库”因北宋无法且不敢再去收复燕云之地而变得尴尬,还因为宋太宗亲口承诺的可以随时补充国用,变成了百官眼中的提款机。
宋太祖和宋太宗在位时,凭借自己的威望勉强能压制住百官不开口找皇帝要钱,但皇帝存下来的财富实在让人眼红,只不过这两位硬气,百官虽然也找他们要钱,但名义上是借:
自乾德、开宝以来,用兵及水旱赈给、庆赐赏赍,有司计度支所阙者,必稽其数以贷于内藏,俟课赋有馀即偿之。淳化后二十年间,岁贷百万,有至三百万者,累岁不能偿,则除其籍。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都知道,这就是电视剧中重点描述的亏空,只不过,《雍正王朝》中的亏空是国库,北宋时的亏空是皇家私库,当然,宋太宗用罢官的方法好歹还能压制住一部分贪欲之心。
等到宋太宗死后,后续两代帝王都对百官和士大夫比较软弱,百官再找皇帝要钱,就从借变成了白给,从而导致“内藏库”逐渐失守。
在史书中可以看到,从宋真宗赵恒执政时开始,“内藏库”就真正成为北宋三司(掌管盐铁、度支、户都,为北宋最高财政机构)的提款机。
宋真宗咸平四年,一次释放拖欠官方钱财的欠款人二千多人,而本来由三司追讨又追不回来的欠款,就全部从“内藏库”中划拨:
甲子,三司都催欠司引对逋负官物人,帝亲辨问,凡七日。释二千六百余人。蠲所逋负物二百六十余万;已经督纳而非理者,以内库钱还之,身殁者给其家。
宋真宗景德四年,三司奏请宋真宗划拨钱财赏赐给重臣,其实就是把皇家的钱转到百官家中,但宋真宗没有拒绝:
庚午,三司请令左藏库出次色金为带,以备赐与。帝曰:“朝延褒宠近臣,惜费岂在于此!”即诏:“已成者悉镕之,别用上色金改造。”
除了官员们眼红皇家财物,用各种借口找皇帝要钱外,宋真宗自己也因为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觉得丢人,晚年大修道观给自己封神,到处封禅彰显功绩,这些都花费了巨额的钱财,比如封禅所用的器物因运送到泰山,所花费的运费就达到银十万两:
辛未,赵安仁奏:“得太仆寺状,金玉辂合先赴泰山,辂高二丈三尺,阔一丈三尺,所经州县城门桥道有狭隘,请令修拆。”帝曰:“若此,则劳人矣。可于城外过,于坟墓处避之。”三司假内藏库银十万两,从之。
专门为封禅准备的各种礼仪用品及在封禅之地修筑祭坛等,更是花费无数,仅仅封禅泰山的总花销就超过钱八百万贯,故而,有说法是,在宋真宗朝"内之蓄藏,稍已空尽"。
再到宋仁宗赵祯执政时期,这位历史上对官员和百姓最宽容的皇帝越发守不住皇家仅存的财富,多次从“内藏库”中出钱补贴,比如:
(宝元二年)乙卯,出内库银四万两,易粟赈益、梓、利、夔路饥民。(宝元二年)十一月,戊子朔,出内库珍珠估缗钱三十万赐三司。(康定元年)十二月,癸未,出内藏库绢一百万助籴军储。
给百姓,给官员,给军队,仁宗朝的这种现象太多,当然,这位仁宗皇帝或许是真心不愿意聚集财富,他估计也觉得反正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不如把钱花掉完事,史载:
帝谕辅臣曰:“此无用之物,既不欲捐育,不若散之民间,收其直,助籴边储,亦可少纾吾民之敛也。”
凡此种种,宋真宗和宋仁宗两代帝王或因不好拒绝百官的要求,或为私心奢靡,或为散财于百姓,数十年间就把宋太祖和宋太宗积存的“内藏库”消耗殆尽。
了解和喜欢北宋历史的爱好者们大概都知道,宋仁宗是个特别节俭的皇帝,临终时,宰辅们入宫看望,发现仁宗皇帝用的床铺、被褥、家具等全部是旧的,史载:
见帝所御幄亦、裀褥皆质素暗弊,久而不易。帝顾韩琦等曰:“朕居宫中,自奉正如此耳。此亦生民之膏血也,可轻费之哉!”
宋仁宗说自己不愿意轻费是真的,可实际上,或许也是穷的,皇家的私藏都被百官用各种理由要去了,他不节俭又能怎么办?
宋太祖设立“封桩库”时的本意到底还是落空了,钱财太多,即使是皇帝都守不住这笔庞大的财富,更何况,宋朝号称“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要分赃,皇帝能反对?
宋仁宗之后,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大概又存了些钱,但没过多长时间,北宋不但迎来了宋徽宗这位奢侈无度的皇帝,还迎来了“靖康之耻”,大把财富又送给了金人。
宋室南渡,传承到宋孝宗,这位皇帝为了收复故土,又重新设立“封桩库”,志气可嘉,可宋朝的国都却离燕云十六州越来越远了,设立“封桩库”的愿望也从未实现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