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大汉帝国的最强兵器,是这能击杀三百步之外的强弩

2022-05-19

弩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远程武器,它有着比弓箭更稳定的命中率,以及更加强大的杀伤力,因此是冷兵器时代大力发展的武器之一。

汉弩与秦弩相比有两大进步。其一是青铜的机匣—— “郭” 的出现。汉代对弩的改进,突出体现于弩机上,汉代弩机普遍增设了铜质的机匣——郭。牙、悬刀、牛等部件先装入郭内,再嵌入弩臂上的槽中,使得弩机的装配更加密。而且,贯连弩机各部件的轴销,不仅穿在弩臂之槽的边框上,同时也穿在铜郭的孔中,因而使弩臂能够承受更大的张力。弩的杀伤力因此更加巨大。

其二是在望山上增加了刻度。这使弩射的三点一线瞄准变得更为准确。射手依据目标物的距离远近,选定望山刻度中的某一条标线,将之与弩矢的端头(镞)和目标三点连成一线发射弩矢,即可准确命中目标。

因为弩矢射出后受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影响,不可能直线飞行,而是沿抛物线形的轨迹前进,所以弩手瞄准时,必须将弩臂的前端微微抬起,使望山上的某一点、矢镞和目标物在一条直线上,射出的箭矢以高于瞄准线的路线飞行,才能命中目标。

弩的强度越大,射程就越远,箭矢的飞行路线和瞄准线的误差就越大。如果望山没有刻度,弩手射击时将弩臂前端抬高多少,以望山上的哪一点作为瞄准基点,纯粹靠经验。射程短时还好,射程一长,误差就会增大。望山刻度的出现,说明汉帝国的军人们对于弩矢的弹道不仅有了科学的认识,而且有了定量的把握。

经过以上两项改进,汉帝国的弩愈发凶狠、精准。西北汉代边塞遗址出土的大量简牍文书,以及汉帝国首都长安城未央宫中央官署遗址出土的众多刻字骨签,提供了大量关于汉帝国弩的强度和射程的宝贵资料。弓弩的拉力,中国古人习惯称之为“弓力”、“弩力”,即拉满弓或弩所需之力。

中国古代检测弓弩的强度,一直采取悬垂重物的方法, 即将弓倒挂, 在弓上悬垂重物,直至弓张满为止, 然后称量出重物的重量,这便是张弓所需之力。汉代用来衡量“弓力”、“弩力”的单位是石。石作为重量单位时,一石等于四钧,一钧为三十斤。根据出土文物显示,汉代一斤大约 250 克,只有现代一市斤的一半,因此汉代一石大约相当于 30 公斤。

根据简牍和刻字骨签的显示,当时汉代弩共有十八个等级。从一石到十五石,还有二十石、三十石、四十石。一般来说一到十石的弩都是单兵弩。一石和两石的弩是仅靠手臂就能拉开的臂张弩,三石以上的属于强弩,需要用脚或腰部帮助上弦的蹶张弩和腰引弩。十石到十二石弩也有单兵弩,这种弩被称为“大黄”,不过这种单兵最强弩,需要最强壮的战士才能拉开。 再往上就是需要绞车来张弦的弩炮了。

未央宫中央官署遗址出土的刻字骨签所记载的弩都是强弩甚至弩炮,因此射程都在三百步以上,最远者达到了四百步。步是中国古代常用的距离单位,一般是一个成年男子两跨步的距离,即“两跨为一步”。汉代规定一步为六尺,换算成现代单位大约为 1. 4 米。由此可见,一石和两石的普通弩有效射程在 150 米左右,三石到六石的强弩有效射程在 170 米到 270米之间,弩炮甚至能达到四百步,也就是560 米。

汉帝国非常重视弩的威力、射程和命中率。比如晁错在《言兵事疏》说:“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因此,汉军经常进行弩射考核。根据汉简记载,弩射距离是一百二十步(170 米),每个战士发十二支弩矢,射中靶子六矢,才算合格。如果超出将有奖励,如果不到将被处罚。此外,汉军喜欢用“大黄”或弩炮进行狙击作战,远距离击杀匈奴的指挥官。

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李陵的祖父李广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几百里,结果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重重围困。在这危急时刻,李广前出阵列,用大黄弩连续狙杀匈奴指挥官,打断了匈奴的指挥链,这才抵御住匈奴的猛攻。强弩的惟一弱点是射速太慢,解决办法就是全员备弩,进行三列式射击。一列上箭、一列准备、一列射击,保证弩箭发射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