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为什么长平之战长达两个月却没有人援助赵括?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斗,将领白起一跃而成“战神”,但是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战斗打了两个月,为什么赵王和其他五国能够在一旁看戏,而不出兵援助呢?
长平之战爆发时,赵国的外交形势,更不是一般的好。当时的齐楚两大国,都是站在赵国一边。战争开打时,齐楚就摆出了救援赵国的架势。这三国的关系,也叫秦国十分忌惮。秦国害怕的,并非是与赵国交战,却是赵国打出“合纵”的大旗,来一场联合抗秦的大战。而当长平之战旷日持久,被动防御的赵国,逐渐陷入困难境地时。赵国谋士虞卿,先拿出了犀利方案:既然秦国怕合纵,那赵国不妨咬牙大放血,派使者带着珠宝,贿赂魏楚等邻国,就算不能争得对方出兵,只要摆出三家结盟的架势来,就正戳中秦国的心病。
既然此战的意义对赵国如此重大,那么当赵括被围困时,赵王为何不派援军救他呢?赵王没有派出援军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赵国已然没有多余的援军了。这也是为什么长平战败后,赵国的邯郸保卫战会打得那么艰难,一度只能用老人和孩子来参战。而且,当时赵国还需要用国内少得可怜的兵马来抵御北方强大的匈奴。赵孝成王就算有心相救赵括,也实在是抽不出人马了。
可最奇怪的事,也正在这儿:明明秦军已打到筋疲力尽,明明中原列国的利益,也与这场胜败息息相关,但齐楚魏燕韩这些“关东诸国”,却硬是一声不吭,从头到尾当围观群众,干看着孤军奋战的赵国大军,陷入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唇亡齿寒的严重后果面前,为什么,这些见惯大场面的强国,居然还有着如此昏聩的“淡定”?
即使抛开战国列强的恩恩怨怨,以现代眼光看,长平之战时列国集体“看热闹”的雷场面,也堪称一场典型的外交案例。
其实,并非赵孝成王不想去求援,而是这些友好国家一开始就让赵孝成王得罪光了。早在赵国灭了中山与燕国接壤后,燕国和赵国的关系就一直磕磕绊绊。对于燕国来说,赵国要是因为长平之战变得弱小,等于自家门口少了一个强大的威胁,所以燕国对此乐观其成,压根没想过帮赵国的忙。剩下的国家中,韩国已经被秦国打怕了,不敢出手。
魏国和楚国虽然有实力,但是由于赵孝成王一开始派人跟秦国议和,虽然此事最终没有成功但却被秦国拿出来大肆宣传。结果,魏楚两国认为赵国和秦国唱双簧,目的是图谋自己的国家,于是魏楚也统统不肯救赵。友好国家纷纷不肯出手后,赵国不得不把最后的希望放在齐国身上。可惜,当赵国的使者风尘仆仆的来到齐国后,齐国国君却记恨当年五国伐齐的事情,不愿帮助赵国。害怕“合纵”的秦国,这下可以放心大胆,摁着赵国暴揍。
而赵国的这桩错事,更被秦国捏住了要害,秦国不但拒绝了求和,反过手来更是“秦显郑朱而不与赵媾”。把这件“认怂”的事大肆宣扬,闹得列国人人都知道。明知唇亡齿寒的列国,自然各个躲猫猫。结果,就出现了五国不帮,赵国仅凭一己之力奋力抗秦的一幕。
由此看来,并非是赵王不肯救赵括大军,而是一场战役的成败并非单独的一个人所能操控。赵国只好随着这场国运之战,悲伤而无奈的走入了既定的历史结局中。
新帅赵括接任后,看似拥有四十五万强兵的赵军,其实已经陷入了极其孤立的境地,列国都知道其必败,都等着看赵国的战败。拥有强大粮食补给的秦国耗的起,粮食储备濒临告罄的赵国却再也拖不起。最后的主动出击,身陷重围,看似战略错误,其实,只是46天的悲壮一搏。
这场惨烈的对撞,见证的并非“赵王听信谗言葬送战局”的愚蠢故事,相反,却是苏洵笔下,那声振聋发聩的真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面对虎狼的对手,心存短视的侥幸,其沉重的代价,绝不止赵国一家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