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山川蒙养20年 看川美油画一路走来

2022-05-19

开幕式

参展艺术家合影

“这个展览是在我们收藏的几千件川美油画作品中挑选出来的31位艺术家的17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程丛林的62米长的巨作《送葬的人们》和《迎亲的人们》,也包括罗中立创作的多件在美术史中具有转折地位的作品,例如《故乡情——彭德怀》这样具有政治题材的作品,之后转向对于农民的描绘,这件《大巴山人》完成之后,以肖像的原型创作了《父亲》;在之前的中国油画创作中,只有领袖才可以画这么大尺寸,而罗中立却以大尺寸画幅来创作农民题材。《父亲》画完接着是《春蚕》、《苍天》是对当时改革的写照……”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哲在中国美术馆圆厅里津津乐道的为大家讲述着他所收藏的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

展览主展场中国美术馆圆厅正中作品:罗中立1982年创作的《苍天》

1987年,林明哲首次造访四川美术学院,认识了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川美77届绘画系的艺术家们。那时的川美“伤痕”“乡土”绘画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绘画风格并影响着全国美术界,川美艺术家们的创造力深深的感染了林明哲,他果断的下决心成系列成规模的收藏川美画家的作品,将几千件川美重要作品收入囊中,这其中包含了绝大部分“伤痕”与“乡土”美术的代表作品,于是有了今天的展览: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

“山川蒙养20年”3月14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由策展人赵力策划,展出了四川美院80年代至今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多数早期作品都在大陆极少展出,甚至连艺术家本人都难得一见的作品。罗中立在参观了展览之后感慨:“30年了,又一次看到了这些作品,首先感觉很亲切,真的感谢林明哲先生能够这么完好的保存这批作品,如果没有这个展览的展出,我自己恐怕都很难记得所有的作品。”

杜泳樵的《开拓者》

叶永青《番石榴飘香》

程丛林巨幅作品《送葬的人们》

张晓刚《山的女儿》

艺术家张晓刚的80年代的作品《山的女儿》的展出让张晓刚也很惊讶,他在创作完这件作品之后送往当时的全国青年美展参展,而中间出现很多波折让张晓刚本人也难觅此画的去向,仅是几年前在国外的一个展览上见到,后来才知道由林明哲先生收藏,如今能够在中国美术馆看到这件作品,张晓刚感慨颇多。

王大同《雨过天晴》

杨千作品

龙全《基石》1980

展览还包括伤痕、乡土时期多件重要作品,包括杜泳樵的《开拓者》、王大同的《雨过天晴》、王龙生的《残雪》、何多苓的《雪雁系列》、叶永青的《番石榴飘香》等重要作品。

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程丛林的大型巨作《送葬的人们》和《迎亲的人们》,作品高2米,两件全长62米,从构思到完成整整用了七年时间,前四年为准备,1987年开始创作,取材于彝族风俗,绘画风格可谓是乡土绘画的经典之作,但这两个队伍却被象征性的画幅断开,是程丛林在寻找自己艺术语言中对于思想的重要突破,他在油画中也加入了很多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

程丛林《送葬的人们》

展览不仅囊括了目前艺术界最活跃、最有号召力的中坚力量,也有中坚力量的老师辈的作品,同时也有刚刚崛起的新一代川派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展览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川派艺术家的师承关系和发展脉络,更能认识到每位艺术家在个体创作上的探索与变化。

参展艺术家包括:杜咏樵、王大同、王龙生、简崇民、罗中立、何多苓、程丛林、李东鸣、周春芽、刘虹、龙全、朱毅勇、叶永青、张晓刚、陈安健、王承云、杨千、郭伟、陈树中、贾鹃丽、刘洵、罗发辉、陈可之、冯斌、李强、庞茂琨、任小林、何森、钟飙、陈蔚、罗丹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