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2022-05-19

 ●中文名称:莫高窟

 ●英文名称:mogaocaves

 ●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莫高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概况: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佛龛碑》记载,乐禅师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巨大的石窟群。南区近千米长的崖面上,洞窟鳞次栉比,密若蜂房,中部尤为集中,上下多达5列,已编号洞窟492个,存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位列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艺术的内容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结合为统一的整体,窟的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方形佛殿式的覆斗式。塑像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体,除了几尊高达数十米的石胎泥塑外,都是彩绘泥塑。壁画大致可分为佛像、神怪、故事、肖像、经变、佛教史迹、装饰图案画等七大类。

十六国晚期(北凉)的洞窟,继承和发展了河西走廊汉晋文化的传统,同时由于敦煌与西域各国交流频繁,显现出明显的西域艺术风格。西魏洞窟开始出现中原艺术新风。以中国神话为内容,以秀骨清像为造型特征,注重神韵气度表现。北魏时期璧画多以土红色为底色,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色调热烈厚重。西魏以后则多用白色壁面为底色,色调趋于清新雅致。

隋代是敦煌艺术发展史上体现变革精神的活跃时期,在敦煌艺术的发展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代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彩塑千姿百态,高达30多米的特大塑像出现;壁画题材繁多,场面宏伟,金碧辉煌。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巧,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壁画题材主要有5种:①佛像画。出现较多的单身佛像和菩萨像,如药师佛、卢舍那佛、观音、势至、地藏以及密教题材的菩萨像。②经变画。有阿弥陀、弥勒、东方药师、观无量寿、法华、宝雨、维摩诘、劳度叉斗圣、观音、文殊、普贤、报恩、华严、天清问、思益梵天清问、金光明、金刚、楞伽、密严、报父母恩重、降魔经变等20余种。隋和唐前期经变种类较少,场面宏大,构图谨严,内容精练,每一壁一铺,后期种类增多,内容丰富,构图充塞,一壁二至三铺,甚至经变画下还增加屏风画,以补充经变的内容。③佛教史迹画和瑞像画。唐后期出现,为传自西域于阗以及天竺、尼婆罗、犍陀罗等地的佛教传说,如于阗舍利佛毗沙门天王决海、尼婆罗阿耆波尔水火池、中天竺波罗奈国鹿野苑中瑞像,犍陀罗分身瑞像等数十种题材。④佛经故事画。隋代逐渐消失,至晚唐复又出现,有善事太子入海等。个别洞窟绘《贤愚经》的故事20余种。⑤供养人画像。形象服饰描绘细致讲究,形象逐渐增大,晚唐已出现等身大像。并从四壁下部进入入口甬道两壁。场面宏大、结构严谨的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及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是重要的历史画卷。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在横幅长卷式壁画上,仪仗、音乐、舞蹈、随从护卫等人物分段布满画面,组成浩浩荡荡的出行行列,开创了莫高窟在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艺术匠师们在融合外来艺术精华和继承、发展前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艺术。

五代洞窟承袭了晚唐的遗风。宋代洞窟、形制、内容及技法多沿袭五代旧式,有少数精美之作。西夏时期基本上没有新开洞窟,只对前代窟重修。元代的洞窟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出一种新的风貌,有些精湛的佳作。这一时期的壁画中,虽然新题材很少,但在构图和敷彩上却有特点,构图锐意简化,色彩多用大面积的绿色为底色,用土红色勾线,整个画面色调偏冷。壁画中较多地使用沥粉堆金手法,这是前代所少见的。

在敦煌壁画中所描绘的当时的一些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我国古代狩猎、耕作、纺织、交通、作战以及音乐舞蹈等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内容。壁画中各类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历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饰资料。壁画中所绘的大量的亭台、楼阁、寺塔、宫殿、城池、桥梁和现存的五座唐宋木结构檐,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形象图样和宝贵资料。我国的雕塑和绘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美术史上记载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多已失传,敦煌艺术的大量壁画和彩塑为研究我国美术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后,又受到人们的注意。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

 ●文化遗产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学者都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敦煌艺术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现在敦煌学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瞩目的学科,敦煌遗书被学术界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